1、背本趋末 [ bèi běn qū mò ]
释义:古代常以农业为本,手工、商贾为末。指背离主要部分,追求细微末节。
出处: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时民近战国,皆背本趋末。”
2、避俗趋新 [ bì sú qū xīn ]
释义: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
出处:叶圣陶《未厌集·苦辛》:“‘拜年’有什么意义呢?无非是崇尚虚文的陋俗罢了。于是相率不‘拜年’,表示避俗趋新。”
3、弛高骛远 [ chí gāo wù yuǎn ]
释义:犹好高骛远。比喻不切合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。
出处:清李渔《闲情偶寄·器玩·制度》:“但其构思落笔之初,未免弛高骛远。”
4、打破沙锅问到底 [ dǎ pò shā guō wèn dào dǐ ]
释义: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。
出处:宋·黄庭坚《拙轩颂》:“觅巧了不可得,拙从何来?打破沙盆一问,狂子因此眼开,弄巧成拙,为蛇画足,何况头上安头,屋下安屋,毕竟巧者有余,拙者不足。”
5、好高骛远 [ hào gāo wù yuǎn ]
释义:好:喜欢;骛:追求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。
出处:《宋史·道学传一·程灏传》:“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,卒无成焉。”
6、兼收并蓄 [ jiān shōu bìng xù ]
释义:把不同内容、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,保存起来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玉札丹砂,赤箭青芝,牛溲马勃,败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无遗者,医师之良也。”
7、精益求精 [ jīng yì qiú jīng ]
释义:精:完美,好;益:更加。好了还求更好。
出处:《论语·学而》:“《诗》云:‘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’其斯之谓与?”宋·朱熹注:“言治骨角者,既切之而复磋之;治玉石者,既琢之而复磨之,治之已精,而益求其精也。”
8、青出于蓝 [ qīng chū yú lán ]
释义:青:靛青;蓝: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。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,但颜色比蓝更深。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。
出处: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”
9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[ qīng chū yú lán ér shèng yú lán ]
释义: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,但颜色比蓝草更深。青:靛青,青色颜料。蓝:蓼蓝,一种可以提炼颜料的草。靛青是从蓼蓝里提炼出来的,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。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。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。
出处:青,出于蓝,而胜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——荀子 劝学
10、舍本逐末 [ shě běn zhú mò ]
释义:舍:舍弃;逐:追求。抛弃根本的、主要的,而去追求枝节的、次要的。比喻不抓根本环节,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。
出处: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弃本逐末,耕者不能半,奸邪不可禁,原起于钱。”
11、虚怀若谷 [ xū huái ruò gǔ ]
释义:虚:谦虚;谷:山谷。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。形容十分谦虚,能容纳别人的意见。
出处:《老子》:“敦兮其若朴,旷兮其若谷。”
12、学无止境 [ xué wú zhǐ jìng ]
释义: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,应奋进不息。
出处:清·刘开《问说》:“理无专在,而学无止境也,然则问可少耶?”
13、学海无涯 [ xué hǎi wú yá ]
释义:学海:知识。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。
出处:明·张岱《小序》:“学海无边,书囊无底。世间书怎读得尽。”
14、不务空名 [ bù wù kōng míng ]
释义:务:追求。切实地工作,不追求虚名。
出处:毛泽东《发刊词》:“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,他们应该有知识,有能力,不务空名,会干实事。”
15、百尺竿头 [ bǎi chǐ gān tóu ]
释义: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。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,或学问、事业有很高的成就。
出处:唐·吴融《商人》诗:“百尺竿头五两斜,此生何处不为家。”
16、避毁就誉 [ bì fuǐ jiù yù ]
释义:回避诋毁而追求称誉。
出处:《墨子·耕柱》:“且翟(墨翟)闻之:‘为义非避毁就誉。’支之苟道,受枉何伤?”
17、不切实际 [ bù qiē shí jì ]
释义:指不符合实际。
出处:丁寅生《孔子演义》第98回:“若是徒有虚名,不切实际,那就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了!”
18、哺糟啜醨 [ bǔ zāo chuò lí ]
释义:吃酒糟,喝薄酒。指追求一醉。亦比喻屈志从俗;随波逐流。亦比喻文字优美,令人陶醉。同“哺糟歠醨”。
出处:汉·王延寿《王孙赋》:“同甘苦于人类,好哺糟而啜醨。”
19、梦寐以求 [ mèng mèi yǐ qiú ]
释义: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。
出处: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:“窈窕淑女,寤寐求之。”
20、取长补短 [ qǔ cháng bǔ duǎn ]
释义:吸取别人的长处,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。
出处: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21、不求闻达 [ bù qiú wén dá ]
释义:闻:有名望;达:显达。不追求名誉和地位。
出处:三国蜀·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不求闻达于诸候。”
22、餐腥啄腐 [ cān xīng zhuó fǔ ]
释义:比喻追求功名利禄。
出处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夫鹓雏,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,非梧桐不止,非练实不食,非醴泉不饮。于是鸱得腐鼠,鹓雏过之,仰而视之曰:‘哧!’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哧我邪?”
23、功名利禄 [ gōng míng lì lù ]
释义:指名利地位。
出处:郭沫若《南冠草》第一幕:“只因功名利禄得不到保障,所以他们便想到要和流寇苟合,铤而走险。”
24、朝闻夕死 [ zhāo wén xī sǐ ]
释义:早晨闻道,晚上死去。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。
出处:《论语·里仁》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
25、如蚁附膻 [ rú yǐ fù shān ]
释义:附:趋附;膻:羊肉的气味。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。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。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。
出处:《庄子·徐无鬼》上说:“蚁慕羊肉,羊肉膻也。”
26、爱财舍命 [ ài cái shě mìng ]
释义:指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而追求钱财
27、鸟为食亡 [ niǎo wéi shí wáng ]
释义:鸟儿为了吃食而死。比喻人为了名利而丧失生命
出处:清·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13回:“‘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。’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话,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。”
28、切合实际 [ qiē hé shí jì ]
释义:指想法或做事合乎实际情况
出处:毛泽东《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》:“做一切工作,必须切合实际。”
29、不汲汲于富贵 [ bù jí jí yú fù guì ]
释义:汲汲:心情急切。不迫切追求富贵。指人清高,安于清贫生活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不汲汲于富贵,不戚戚于贫贱。”
30、艺高人胆大 [ yì gāo rén dǎn dà ]
释义: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
出处: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66回:“这正是艺高人胆大。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:‘实是半路出家,何必施主追问呢?’”
形容追求对象的成语(33个)
••阅读 898
形容追求对象的词语(1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追求爱情幸福的成语
比翼双飞,海枯石烂,君子好逑,若即若离,生死不渝,窈窕淑女,一心一意,相濡以沫,一见钟情,情比金坚
形容持久追求的成语
瞋目扼腕,持久之计,持之以恒,迟日旷久,坚持不懈,经久不息,经久不衰,旷日持久,锲而不舍
追求安逸的生活的成语
安安逸逸,安富尊荣,安居乐俗,安老怀少,安闲自得,饱暖生淫欲,饱食思淫欲,吃喝玩乐,得过且过,反劳为逸,富贵荣华,高情逸态,苟且偷安,好逸恶劳,锦衣玉食,劳思逸淫,买静求安,驽马恋栈,清闲自在,让逸竞劳,世外桃源,贪图安逸,偷安旦夕,偷安苟…
有关梦想追求的成语
脚踏实地,夸父逐日,锲而不舍
坚持追求梦想的成语
持之以恒,奋发图强,奋起直追,急流勇进,坚持不懈,精卫填海,逆流而上,绳锯木断,始终如一,始终不渝,水滴石穿,勇往直前,有志者事竟成,知难而进,锲而不舍,一鼓作气,自强不息
追求产品品质的成语
背本趋末,不切实际,不务空名,餐腥啄腐,发奋图强,功名利禄,好高骛远,利傍倚刀,梦寐以求,灭绝人性,鸟为食亡,巧伪趋利,群蚁附膻,如蚁附膻,如蝇逐臭,杀妻求将,舍本求末,舍身求法,唯利是图,细微末节,臭味相投,有钱有势,暗室不欺,舍本逐末,…
有追求的女人的成语
暗送秋波,蹦蹦跳跳,改朝换代,君子好逑,穷追不舍,死心踏地,窈窕淑女,众星拱月,众星攒月,众星捧月,死心塌地,一往情深
形容追求一个人的成语
魂牵梦萦,夸大其词,没心没肺,无理取闹,一孔之见,一概而论,以偏概全,以管窥天,粗枝大叶,丢三落四,无中生有,无事生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