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傲慢不逊 [ ào màn bù xùn ]
释义:逊:谦逊。态度高傲自大,对人不讲谦让。
出处:《汉书·萧望之传》:“有司奏乐君责使者礼,遇丞相无礼,廉声不闻,敖(傲)不逊。”
2、扒高踩低 [ bā gāo cǎi dī ]
释义:比喻对上奉承攀附,对下欺侮压制。
出处:《中国民间故事选·叛徒李四一》:“[李四一]为人就是扒高踩低,浮上水在行。”
3、鼻孔朝天 [ bí kǒng cháo tiān ]
释义:仰起头来鼻孔朝天。形容高傲自大。
出处:见“鼻孔撩天”。
4、鼻孔撩天 [ bí kǒng liáo tiān ]
释义:仰起头来鼻孔朝天。形容高傲自大。
出处:宋陆游《入蜀记》卷五:“荆州绝无禅林,惟二圣而已。然蜀僧出关,必走江浙,回者又已自谓有得,不复参叩。故语云:‘下江者疾走如烟,上江者鼻孔撩天。徒劳他二佛打供,了不见一僧坐禅。’”
5、惨无人道 [ cǎn wú rén dào ]
释义:惨:狠毒,残暴。残酷狠毒到极点,如野兽一样。
出处:杨玉如《辛亥革命先著记》:“杀伤我人民,系累我妇孺,惨无人道。”
6、城狐社鼠 [ chéng hú shè shǔ ]
释义:社:土地庙。城墙上的狐狸,社庙里的老鼠。比喻依仗权势作恶,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。
出处:《晏子春秋·内篇问上》:“夫社,束木而涂之,鼠因而托焉,薰之则恐烧其木,灌之则恐败其涂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,以社故也。”《晋书·谢鲲传》:“隗诚始祸,然城狐社鼠也。”
7、处心积虑 [ chǔ xīn jī lǜ ]
释义:处心:存心;积虑:经过长时间的老虎。形容蓄谋已久。
出处:《谷梁传·隐公元年》:“何甚乎郑伯?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。”
8、鸱鸮弄舌 [ chī xiāo nòng shé ]
释义:鸱鸮:猫头鹰一类的鸟,比喻小人。鸱鸮卖弄口舌。比喻小人拨弄是非,得以逞强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三折:“枉了你扬威耀武,尽忠竭节,定国安邦,偏容他鸱鸮弄舌,乌鸦展翅,强配鸾凰。”
9、吃里扒外 [ chī lǐ pá wài ]
释义: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,却为那一方面卖力。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。
出处: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六:“人心隔肚皮,备不住有那吃里扒外的家伙走风漏水,叫韩老六跑了。”
10、大发慈悲 [ dà fā cí bēi ]
释义:比喻起善心,做好事。
出处: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》:“伏望母亲大人,大发慈悲,优容苦志。”
11、大慈大悲 [ dà cí dà bēi ]
释义:慈:用爱护心给予众生以安乐;悲:用怜悯心解除众生的痛苦;慈悲:佛家语,救人苦难。形容人心肠慈善。
出处:《妙法莲花经·譬喻品》:“大慈大悲,常无懈倦,恒求善事,利益一切。”
12、倒行逆施 [ dào xíng nì shī ]
释义:原指做事违反常理,不择手段。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。
出处: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吾日暮途远,吾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”
13、得意忘形 [ dé yì wàng xíng ]
释义:形:形态。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。
出处: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嗜酒能啸,善弹琴。当其得意,忽忘形骸。”
14、德高望重 [ dé gāo wàng zhòng ]
释义:德:品德;望:声望。道德高尚,名望很大。
出处:《晋书·简文三子传》:“元显因讽礼官下仪,称已德隆望重,既录百揆,内外群僚皆应尽敬。”
15、刁滑奸诈 [ diāo huá jiān zhà ]
释义:刁钻、油滑、奸邪、诡诈。极其阴险狡猾。
16、妒贤嫉能 [ dù xián jí néng ]
释义:妒、嫉:因别人好而忌恨。对品德、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。
出处: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项羽妒贤嫉能,有功者害之,贤者疑之。”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:“妒贤嫉能,御下蔽之。”
17、阿谀奉承 [ ē yú fèng chéng ]
释义:阿谀:用言语恭维别人;奉承:恭维,讨好。曲从拍马,迎合别人,竭力向人讨好。
出处: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八回:“他却小器易盈,况且是个小人,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。”
19、高傲自大 [ gāo ào zì dà ]
释义:自以为了不起,极其骄傲,看不起别人。
出处:毛泽东《学习和时局》:“各种业务专长,都可以成为高傲自大轻视旁人的资本。”
20、光明正大 [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]
释义:心怀坦白,言行正派。
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卷七三:“圣人所说底话,光明正大。”
21、改恶从善 [ gǎi è cóng shàn ]
释义:再不做坏事,决心做好人。
出处:《飞龙全传》二十一回:“应该隐姓埋名,改恶从善,才是正理。”
22、宫邻金虎 [ gōng lín jīn hǔ ]
释义:指小人在位,接近帝王,贪婪如金之坚,凶恶如虎之猛。
出处:汉·应劭《汉官仪》:“不制之臣,相与比周,比周者宫邻金虎。宫邻金虎,言小人在位,比周相进,与君为邻。”
23、狐鸣枭噪 [ hú míng xiāo zào ]
释义:比喻小人气势嚣张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永贞行》:“狐鸣枭噪争署置,睗跳踉相妩媚。”
24、鸡鹜相争 [ jī wù xiāng zhēng ]
释义:鸡鹜:比喻平庸的人。旧指小人互争名利。
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卜居》:“宁与黄鹄比翼乎?将与鸡鹜争食乎?”
25、鸡鹜争食 [ jī wù zhēng shí ]
释义:鸡鹜:比喻平庸的人。旧指小人互争名利。
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卜居》:“宁与黄鹄比翼乎?将与鸡鹜争食乎?”
26、进谗害贤 [ jìn chán hài xián ]
释义:谗:谗言,说他人的坏话;贤:贤良,指好人。说坏话,陷害好人。
27、井底之蛙 [ jǐng dǐ zhī wā ]
释义: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。比喻见识狭窄的人。
出处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。”
28、居心不良 [ jū xīn bù liáng ]
释义:居心:存心;良:善。存心不善。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卿居心不净,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。”
29、居心叵测 [ jū xīn pǒ cè ]
释义:居心:存心;叵:不可;测:推测。指存心险恶,不可推测。
出处:都是这一个狗才设计骗将出来,以为自己富贵之地,是以吾阁部为奇货,居心叵测,天理不容。 清·洪楝园《县嶴猿·归神》
30、嫉贤妒能 [ jí xián dù néng ]
释义:对品德、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。
出处:汉·荀悦《汉纪·高祖纪三》:“项羽嫉贤妒能,有功者害之,贤者疑之。”
形容小人的词语都有什么意思(10个)
- 人杀鬼杀被人杀和被鬼杀。比喻被好人和被坏人杀掉结果是一样的。
- 剥削阶级占有生产资料,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,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阶级。如奴隶主阶级、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。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,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国家政权压迫被剥削阶级。在社会主义社会里,剥削阶级作为完整的阶级已被消灭,但其残余仍然存在。
- 去恶务尽去:除掉;务:务必。清除坏人一定要彻底。比喻不能姑息坏人坏事。
- 去顺效逆顺、逆:指对君主、国家的叛逆和忠顺。比喻背离道,仿效坏人干坏事。
- 君侧之恶恶:佞臣,小人。君子身边的佞臣。
- 呼蛇容易遣蛇难把蛇引过来容易,但要把它赶走就困难了。比喻招小人来容易,而要把他打发走就困难了。
- 城中桃李城里的桃李花,虽艳丽一时,但很快就凋谢了。比喻小人得志是不会长久的。
- 市井庸愚市井:古时称做买卖的地方;庸:庸俗,指庸人;愚:愚昧,指愚人。城镇中无知的平民商贾。形容唯利是图的小人。
- 弃德从贼放弃良好的德行,从事坏人所做的事。比喻弃善从恶。
- 撅竖小人撅竖:卑鄙,恶劣。对卑劣小人的蔑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