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闭目塞听 [ bì mù sè tīng ]
释义:闭上眼睛不看,堵住耳朵不听。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。
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:“闭目塞聪,爱精自保。”
2、目中无人 [ mù zhōng wú rén ]
释义:眼里没有别人。形容骄傲自大,看不起人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十六回:“赵奢子赵括,自少喜谈兵法,家传《六韬》、《三略》之书,一览而尽;尝与父奢论兵,指天画地,目中无人,虽奢亦不能难也。”
3、若无其事 [ ruò wú qí shì ]
释义:象没有那回事一样。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。
出处:《晚清文学丛钞》:“雪岩若无其事,说不妨事,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,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。”
4、视而不见 [ shì ér bù jiàn ]
释义:指不注意,不重视,睁着眼却没看见。也指不理睬,看见了当作没看见。
出处: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
5、熟视无睹 [ shú shì wú dǔ ]
释义:熟视:经常看到,看惯;无睹:没有看见。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。也指看到某种现象,但不关心,只当没有看见。
出处:晋·刘伶《酒德颂》:“静听不闻雷霆之声,熟视不睹泰山之形。”唐·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“是以有力者遇之,熟视之若无睹也。”
6、置若罔闻 [ zhì ruò wǎng wén ]
释义:置:放,摆;若:好象。放在一边,好象没有听见似的。指不予理睬。
出处:明 朱国祯《涌幢小品》:“当中书言时,沈宜厉声力折,只因心中恼他,置若罔闻。”
7、置之不理 [ zhì zhī bù lǐ ]
释义:之:代词,它;理:理睬。放在一边,不理不睬。
出处:清·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第十六回:“各人听了,反不以为是,就有说他是嫌钱多的,又有说他是愿贫不愿富的,邓仪卿种种置之不理而已。”
8、置之度外 [ zhì zhī dù wài ]
释义:度:考虑。放在考虑之外。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帝积苦兵间,以嚣子内侍,公孙述远据边陲,乃谓诸将曰:‘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。’”
9、装聋作哑 [ zhuāng lóng zuò yǎ ]
释义:假装聋哑。指故意不理睬,只当不知道。
出处:元·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四折:“可怎生装聋作哑?”
10、不闻不问 [ bù wén bù wèn ]
释义:闻:听。人家说的不听,也不主动去问。形容对事情不关心。
出处: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,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,竟如‘槁木死灰’一般,一概不问不闻,惟知侍亲养子。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四回
11、充耳不闻 [ chōng ěr bù wén ]
释义:充:塞住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。
出处:《诗经·邶风·旄丘》:“叔兮伯兮,褎如充耳。”
形容听见了像是没听见的成语(11个)
••阅读 933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看见了却装作没看见的成语
目中无人,视而不见,视若无睹,熟视无睹,熟视不睹
形容东西不见了的成语
暗室屋漏,黯晦消沉,百念皆灰,冰散瓦解,冰消气化,冰消云散,冰消瓦解,冰消冻解,冰消雪释,冰消雾散,冰销叶散,冰销雾散,冰解云散,不可磨灭,不欺暗室,不知所以,不见舆薪,不露斤斧,藏形匿影,铲迹销声,重振旗鼓,出头露面,大呼小叫,大张旗鼓,…
形容当作没听见的成语
充耳不闻,熟视无睹,置之不理,置若罔闻,置之度外
形容听到了装没听见的成语
充耳不闻,熟视无睹,置之不理,置若罔闻,置之度外
形容看见了就害怕的四字成语
触目惊心,大惊失色,寒心酸鼻,惶恐不安,惊天动地,惊心动魄,惊慌失色,惊魂未定,毛骨悚然,失魂落魄,提心吊胆,畏缩不前,畏首畏尾,心惊肉跳,心惊胆战,心有余悸,战战兢兢,胆战心惊,惊弓之鸟
形容人没听见话的成语
充耳不闻,熟视无睹,置之不理,置若罔闻,置之度外
形容好像没听见的成语
闭目塞听,不闻不问,充耳不闻,目中无人,若无其事,视而不见,熟视无睹,置之不理,置若罔闻,装聋作哑,置之度外
形容像是有又像是没有的成语
不好意思,风风火火,官报私仇,举足轻重,可有可无,闹闹哄哄,拍案惊奇,凭空捏造,忍俊不禁,若明若暗,若存若亡,若有若无,若隐若现,说黄道黑,似是而非,提心吊胆,铁证如山,无关紧要,无足轻重,下不了台,虚无缥缈,虚虚实实,隐隐约约,有国难投,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