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布衣韦带 [ bù yī wéi dài ]
释义: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,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。
出处:《汉书·贾山传》:“布衣韦带之士,修身于内,成名于外。”
2、刺股悬梁 [ cì gǔ xuán liáng ]
释义:形容刻苦学习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(苏秦)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三百六十三引《汉书》:“孙敬字文宝,好学,晨夕不休,及至眠睡疲寝,以绳系头,悬屋梁。”
3、读书破万卷 [ dú shū pò wàn juàn ]
释义:破:突破;卷:书籍册数。形容读书很多,学识渊博。
出处:唐·杜甫《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》: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
4、精益求精 [ jīng yì qiú jīng ]
释义:精:完美,好;益:更加。好了还求更好。
出处:《论语·学而》:“《诗》云:‘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’其斯之谓与?”宋·朱熹注:“言治骨角者,既切之而复磋之;治玉石者,既琢之而复磨之,治之已精,而益求其精也。”
5、两脚书橱 [ liǎng jiǎo shū chú ]
释义: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。
出处:《南史·陆澄传》:“澄当世称为硕学,读《易》三年不解文义,欲撰《宋书》竟不成。王俭戏之曰:‘陆公,书厨也。’”
6、目不识书 [ mù bù shí shū ]
释义: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;不甚识字或不识字。
出处:宋·司马光《涑水记闻》第16卷:“目不识书,而能口占作诗,颇有才思。”
7、纳士招贤 [ nà shì zhāo xián ]
释义:招:招收;贤:有德有才的人;纳:接受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网罗人才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燕昭王即位,卑身厚币以招贤者。”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二折:“早则是泽及黎民,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,币帛降玄纁。”
9、勤学苦练 [ qín xué kǔ zh ]
释义: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
出处:老舍《文艺学徒》:“在他的一幅作品里,四妙咸备,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、奋斗不懈的精神。”
10、日积月累 [ rì jī yuè lěi ]
释义:一天一天地、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。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:“日积月累,有了一大包银子。”
11、手不释卷 [ shǒu bù shì juàn ]
释义:释:放下;卷:指书籍。书本不离手。形容勤奋好学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光武当兵马之务,手不释卷。”
12、书声琅琅 [ shū shēng lǎng lǎng ]
释义:形容读书声音响亮。
出处: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三:“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,闻书声琅琅,怪旷野那得有是。”
13、舌战群儒 [ shé zhàn qún rú ]
释义:舌战:激烈争辩;儒:指读书人。指同很多人辩论,并驳倒对方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3回:“诸葛亮舌战群儒。”
14、舍策追羊 [ shě cè zhuī yáng ]
释义: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。比喻发生错误以后,设法补救。
出处:语出《庄子·骈拇》:“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,而俱亡其羊。问臧奚事?则挟筴读书;问榖奚事?则博塞以游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筴,字又作策,初革反。李云:竹简也。古以写书,长二尺四寸。”
15、世代书香 [ shì dài shū xiāng ]
释义: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7回:“林家虽贫到没饭吃,也是世代书香人家,断不肯将他家的人丢给亲戚,落的耻笑。”
16、书声朗朗 [ shū shēng lǎng lǎng ]
释义: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。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十三回:“ 走过闹市,只听那些居民人家,接二连三,莫不书声朗朗。”
17、韦编三绝 [ wéi biān sān jué ]
释义:韦编: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;三:概数,表示多次;绝:断。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。比喻读书勤奋。
出处: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读《易》,韦编三绝。”
18、闻鸡起舞 [ wén jī qǐ wǔ ]
释义: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。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。
出处:《晋书·祖逖传》:“中夜闻荒鸡鸣,蹴琨觉,曰:‘此非恶声也。’因起舞。”
19、五行并下 [ wǔ háng bìng xià ]
释义:五行文字一并看。形容读书速度快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应奉传》:“奉少聪明,自为童儿及长,凡所经履,莫不暗记。读书五行并下。”
20、五车腹笥 [ wǔ chē fù sì ]
释义:比喻读书多,学识渊博。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
21、悬梁刺骨 [ xuán liáng cì gǔ ]
释义:形容刻苦学习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(苏秦)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三百六十三引《汉书》:“孙敬字文宝,好学,晨夕不休,及至眠睡疲寝,以绳系头,悬屋梁。后为当世大儒。”
22、学而不厌 [ xué ér bù yàn ]
释义:厌:满足。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
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23、学富五车 [ xué fù wǔ chē ]
释义:五车:指五车书。形容读书多,学识丰富。
出处: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
24、学识渊博 [ xué shí yuān bó ]
释义:指学识深而且广。
出处:孙犁《小说杂谈》:“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,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。”
25、一箪一瓢 [ yī dān yī piáo ]
释义:一箪食物,一瓢饮料。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。
出处: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
26、一目十行 [ yī mù shí háng ]
释义: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
出处:《梁书·简文帝纪》:“读书十行俱下。”宋·刘克庄《杂记六言五首》诗:“五更三点待漏,一目十行读书。”
28、源头活水 [ yuán tóu huó shuǐ ]
释义:原比喻读书越多,道理越明。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。
出处:宋·朱熹《观书有感》诗:“问渠哪得清如许,谓有源头活水来。”
30、凿壁偷光 [ záo bì tōu guāng ]
释义: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。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。
出处: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。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形容读书美好的成语(41个)
••阅读 1686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好的时代的成语大全
悲从中来,斗转星移,海桑陵谷,海水桑田,好景不常,人民城郭,人非物是,日往月来,深谷为陵,事过境迁,时异事殊,时异势殊,时移世变,时移世易,时易世变,万事皆休,物是人非,星移物换
形容教室氛围好的成语大全
窗明几净,干干净净,焕然一新,焕然如新,井然有序,面目一新,明窗净几,一尘不染,一新面目,有条不紊,整整齐齐
形容天气好的春天成语大全大全
触手生春,春光明媚,春意阑珊,春暖花开,春暖花香,春生秋杀,春风沂水,春风雨露,大地回春,繁花似锦,风和日丽,花明柳暗,花明柳媚,李白桃红,生机勃勃,万古长春,杏雨梨云,沂水春风,莺歌燕舞,莺歌燕语,有脚阳春,雨后春笋,雨丝风片
形容两个小孩子感情好的成语大全
不拘形迹,二童一马,尔汝之交,缟纻之交,河同水密,恨相知晚,恨相见晚,金兰之友,伉俪情深,两小无猜,蜜里调油,难舍难分,契合金兰,亲密无间,秦晋之好,情深一往,情深伉俪,情逾骨肉,青梅竹马,如胶似漆,如胶投漆,深情厚意,深情厚谊,天真无邪,…
形容女的歌唱得好的成语大全
不堪入耳,歌声绕梁,喉清韵雅,清歌雅舞,绕梁三日,声动梁尘,一串骊珠,余音绕梁,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,余音缭绕
形容女的气色好的成语大全
闭月羞花,冰肌玉骨,沉鱼落雁,齿白唇红,春风得意,绰约多姿,淡妆浓抹,粉妆玉琢,粉装玉琢,肤如凝脂,国色天香,国色天姿,红飞翠舞,花容月貌,娇小玲珑,精神焕发,绝代佳人,眉目如画,千娇百媚,倾城倾国,倾国倾城,容光焕发,双瞳剪水,天生丽质,…
形容每件是好的成语大全
不可磨灭,不可逾越,不败之地,立于不败之地,了若指掌,旁观者清,如指诸掌,同日而语,无与伦比,相提并论,不可同日而语,洞若观火,无价之宝,知己知彼
形容幼儿风貌好的成语大全
八难三灾,冰雪聪明,不耻下问,才貌双全,尘饭涂羹,聪明伶俐,聪明才智,出类拔群,触类旁通,多才多艺,儿怜瘦扰,儿怜兽扰,发愤图强,肥头大耳,肥头胖耳,飞鸟依人,粉妆玉琢,妇孺皆知,扶老携幼,各抒己见,革故鼎新,过目不忘,虎头虎脑,欢蹦乱跳,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