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昂首阔步 [ áng shǒu kuò bù ]
释义:昂:仰,高抬。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。形容精神抖擞,意气风发。
出处:李大钊《青春》:“惟有昂首阔步,独往独来,何待他人之援手。”
2、昂首挺胸 [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]
释义:抬起头,挺起胸膛。形容斗志高,士气旺。
出处:《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》:“个个视死如归,坚贞不屈,昂首挺胸站在那里。”
3、傲然屹立 [ ào rán yì lì ]
释义:形容坚定,不可动摇地站立着。
出处:古华《芙蓉镇》:“抽茎了,长叶了,铁骨青枝,傲然屹立。”
4、百炼成钢 [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]
释义:比喻经过长期锻炼,变得非常坚强。
出处:汉·陈琳《武军赋》:“铠则东胡阙巩,百炼精刚。”
5、百战百胜 [ bǎi zhàn bǎi shèng ]
释义:每战必胜。形容所向无敌。
出处:《孙子·谋攻》:“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。”
6、百折不挠 [ bǎi zhé bù náo ]
释义:折:挫折;挠:弯曲。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
出处:汉·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庄,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
7、背水一战 [ bèi shuǐ yī zhàn ]
释义:背水:背向水,表示没有退路。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。
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中说,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,穿出井陉口,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,与敌人交战。韩信以前临大敌,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,结果大破赵军。
8、碧血丹心 [ bì xuè dān xīn ]
释义:满腔正义的热血,一颗赤诚的红心。形容十分忠诚坚定。
出处: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苌弘死于蜀,藏其血,三年而化为碧。”
9、不辞劳苦 [ bù cí láo kǔ ]
释义:辞:推托。劳苦:劳累辛苦。不逃避劳累辛苦。形容人不怕吃苦,毅力强。
出处:唐·牛肃《纪闻·吴保安》:“今日之事,请不辞劳苦。”
10、大公无私 [ dà gōng wú sī ]
释义:指办事公正,没有私心。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,毫无个人打算。
出处:汉·马融《忠经·天地神明》:“忠者中也,至公无私。”
11、顶天立地 [ dǐng tiān lì dì ]
释义:头顶云天,脚踏大地。形容形象高大,气慨豪迈。
出处: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·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》:“汝等诸人,个个顶天立地……更来这里觅个甚么?”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一折:“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。”
12、端人正士 [ duān rén zhèng shì ]
释义:指端庄正直的人。
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80卷:“他好放肆,见端人正士以礼自持,却恐他来检点。”
13、奋不顾身 [ fèn bù gù shēn ]
释义:奋勇向前,不考虑个人安危。
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。”
14、奋勇当先 [ fèn yǒng dāng xiān ]
释义:鼓起勇气,赶在最前面。
出处:《隋书·史祥传》:“公竭诚奋勇,一举克定。” 元·关汉卿《哭存者》第二折:“更有俺五百义兵家将,都要的奋勇当先,相持对垒。”
15、赴汤蹈火 [ fù tāng dǎo huǒ ]
释义:赴:走往;汤:热水;蹈:踩。沸水敢蹚,烈火敢踏。比喻不避艰险,奋勇向前。
出处: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故能使其众,蒙矢石,赴汤火。”晋·稽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长而见羁,则狂顾顿缨,赴汤蹈火。”
16、光明正大 [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]
释义:心怀坦白,言行正派。
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卷七三:“圣人所说底话,光明正大。”
17、光明磊落 [ guāng míng lěi luò ]
释义:磊落:心地光明坦白。胸怀坦白,正大光明。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聂小倩》:“公子光明磊落,为天人所钦瞩。”
18、居高临下 [ jū gāo lín xià ]
释义:占据高处,俯视下面。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登高临下,无失所秉。”
19、决一死战 [ jué yī sǐ zhàn ]
释义:对敌人拼死决战。
出处:《清史稿 文宗本纪》:“周天爵素称勇敢,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,独不能与贼决一死战耶。”
20、鞠躬尽瘁 [ jū gōng jìn cuì ]
释义:指恭敬谨慎,竭尽心力。
出处:明·宋濂《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》:“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,誓勿蹶其门。”
21、慷慨激昂 [ kāng kǎi jī áng ]
释义:精神振奋,情绪激昂,充满正气。
出处:汉·李陵《录别诗》:“悲意何慷慨,清歌正激扬。”唐·柳宗元《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》:“今将慷慨激昂,奋攘布衣,纵谈作者之筵,曳裾名卿之门。”
22、慷慨就义 [ kāng kǎi jiù yì ]
释义:慷慨:情绪激昂;就义:为正义而死。正气凛然,意气高昂地为正义而死。
出处:李六如《六十年代的变迁》:“现在是四更时分,彭、刘、杨三位,同在制台衙门前慷慨就义了。”
23、临危不惧 [ lín wēi bù jù ]
释义:遇到危难的时候,一点也不怕。
出处:《邓析子·无厚》:“死生自命,贫富贱者,不知时也,故临难不惧。”
24、气冲牛斗 [ qì chōng niú dǒu ]
释义:气:气势;牛、斗:即牵牛星和北斗星,指天空。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。
出处:宋·岳飞《题青泥赤壁》诗:“雄气堂堂贯牛斗,誓将真节报君仇。”
25、气冲霄汉 [ qì chōng xiāo hàn ]
释义:形容魄力非常大。
出处:元 陈以仁《存孝打虎》第二折:“便有那吐虹霓志气冲霄汉。”
26、气宇轩昂 [ qì yǔ xuān áng ]
释义:形容人精力充沛,风度不凡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三回:“张昭等见孔明丰神飘洒,器宇轩昂,料到此人必来游说。”
27、气壮山河 [ qì zhuàng shān hé ]
释义:气:气概;壮:使壮丽;山河:高山和大河。形容气概豪迈,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。
出处:族高辰象,气壮河山,神作铜钩,天开金印。 唐·张说《孔补阙集市》
28、气吞山河 [ qì tūn shān hé ]
释义:气势可以吞没山河。形容气魄很大。
出处:元 金仁杰《追韩信》第二折:“背楚投江,气吞山河,知音未遇,弹琴空歌。”
29、无所畏惧 [ wú suǒ wèi jù ]
释义:畏惧:害怕。什么也不怕。形容非常勇敢。
出处:此是绍之壮辞,云巴人劲勇,见敌无所畏惧,非实瞎也。 《魏书·董绍传》
30、万夫不当 [ wàn fū bù dāng ]
释义:夫:人。当:抵挡。上万个人也抵挡不住。形容人非常勇猛。亦作“万夫莫当”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二折:“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。”
描写人物正气的成语(58个)
••阅读 3048
描写人物正气的词语(1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古代小说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
黯然销魂,闭月羞花,冰肌玉骨,冰清玉洁,才子佳人,肠肥脑满,长身玉立,沉鱼落雁,城北徐公,齿如瓠犀,鸱目虎吻,齿如含贝,齿白唇红,丑态百出,愁眉苦脸,愁眉啼妆,出水芙蓉,出淤泥而不染,绰约多姿,大家闺秀,淡妆浓抹,淡扫蛾眉,道貌岸然,婀娜多…
描写人物性格冰冷的成语
傲骨嶙嶙,不劣方头,不通时宜,沉静寡言,聪明伶俐,胆小怕事,多愁善感,方头不劣,好吃懒做,豪放不羁,患得患失,见利忘义,见异思迁,快言快语,老实巴交,慢条斯理,婆婆妈妈,普普通通,善解人意,少言寡语,实事求是,温柔体贴,心地善良,循规蹈矩,…
描写人物性格的英语成语
不屈不挠,沉默寡言,吹毛求疵,多才多艺,多嘴多舌,锋芒逼人,个人主义,光明正大,和蔼可亲,精力充沛,宽宏大量,乐于助人,崎岖不平,生气勃勃,实事求是,天真烂漫,温文尔雅,现实主义,小题大作,雄心壮志,有条不紊,忠心耿耿,孜孜不倦,足智多谋,…
人物的神态词语成语
唉声叹气,岸然道貌,黯然神伤,黯然销魂,昂首挺胸,百感交集,半信半疑,卑躬屈膝,悲不自胜,悲愤填膺,悲痛欲绝,屏声息气,勃然大怒,不动声色,不苟言笑,怅然若失,沉吟不决,沉默寡言,瞠目结舌,诚惶诚恐,迟疑不决,愁眉苦脸,愁眉不展,楚楚可怜,…
描写人物说的话的成语
百感交集,半吞半吐,薄唇轻言,悲不自胜,悲愤填膺,悲痛欲绝,比手划脚,不卑不亢,不厌其烦,不露声色,长吁短叹,沉默寡言,齿落舌钝,辞不达义,大发雷霆,大放厥词,低声细语,颠三倒四,沸沸扬扬,愤愤不平,感慨万端,顾左右而言他,拐弯抹角,欢欣鼓…
描写人物有才气的成语
八斗之才,百年树人,便宜行事,辩才无碍,别具一格,别具只眼,别树一帜,冰雪聪明,博学多才,博学多闻,博洽多闻,不栉进士,不觉技痒,才气过人,才貌双全,才高八斗,沧海遗珠,藏龙卧虎,曾经沧海,出口成章,出将入相,出类拔萃,踔绝之能,大才盘盘,…
描写人物头发的词语和成语
艾发衰容,白发苍苍,白发苍颜,白发相守,白发红颜,白发千丈,白发偕老,白头到老,白叟黄童,白发朱颜,白首同归,白首相知,白首空归,白首无成,闭门不出,鬓影衣香,鬓乱钗横,不擒二毛,钗横鬓乱,冲冠眦裂,尨眉皓发,断发文身,耳鬓撕磨,耳鬓斯磨,…
描写人物动作的超短成语
暗送秋波,昂首挺胸,跋山涉水,百感交集,抱头痛哭,悲不自胜,悲痛欲绝,笨手笨脚,步履艰难,察言观色,长吁短叹,瞠目结舌,愁眉苦脸,捶胸顿足,促膝谈心,大惊失色,大摇大摆,大步流星,呆若木鸡,道听途说,得意忘形,电光石火,调兵遣将,顶天立地,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