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拔刀相助 [ bá dāo xiāng zhù ]
释义: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。
出处:宋·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二:“师曰:‘路见不平,所以按剑。’”
2、乘人之危 [ chéng rén zhī wēi ]
释义: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盖勋传》:“谋事杀良,非忠也;乘人之危,非仁也。”
3、传为佳话 [ chuán wéi jiā huà ]
释义:指传扬开去,成为人们赞美、称颂的事情。
出处:《公羊传·闵公二年》:“鲁人至今以为美谈。”
4、敌力角气 [ dí lì jiǎo qì ]
释义:指以力气相斗。
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譋时》:“敌力角气,能以小胜大者希,争强量功,能以寡胜众者鲜。”
5、非昔是今 [ fēi xī shì jīn ]
释义:昔:过去。今:现在。认为过去是错误的,现在是正确的。
出处:《宣和书谱·隶书叙论》:“秦并六国一统天下,欲愚黔首,自我作古,往往非昔是今。”
6、奋不顾身 [ fèn bù gù shēn ]
释义:奋勇向前,不考虑个人安危。
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。”
7、扶老携幼 [ fú lǎo xié yòu ]
释义:携:拉着,带领。搀着老人,领着小孩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夫至百里,民扶老携幼,迎君道中。”
8、蜂拥而至 [ fēng yōng ér zhì ]
释义: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。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。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十六回:“徐承志等他去远,刚要回船,前面尘头滚滚,喊声渐近,又来许多草寇。个个头戴浩然巾,手机器械,蜂拥而至。”
9、干名采誉 [ gān míng cǎi yù ]
释义:干:求;采:取。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。
出处: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偃已前三奏,无诏,不惟所为不许,而直矫作威福,以从民望,干名采誉,此明圣所必加诛也。”
10、工力悉敌 [ gōng lì xī dí ]
释义:工力:功夫和力量;悉:完全;敌:相当。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。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。
出处:宋·计有功《唐诗纪事·上官昭容》:“及闻其评曰:‘二诗工力悉敌。’”
11、果然如此 [ guǒ rán rú cǐ ]
释义:果真是这样。指不出所料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张既传》:“诸葛恪多辈耳!近张敬仲县论格,以为必见杀,今果然如此。”
12、火灭烟消 [ huǒ miè yān xiāo ]
释义:火苗熄灭,烟云消散。比喻事物消失净尽,不留一点痕迹。亦作“烟消火灭”。
出处:晋·傅玄《四言杂诗》:“忽然长逝,火灭烟消。”
13、河清海竭 [ hé qīng hǎi jié ]
释义:黄河水清,大海干涸。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。
出处:《西京杂记》卷四引汉·枚乘《柳赋》:“小臣莫效于鸿毛,穿街鲜而嗽醪。虽复河清海竭,终无增景于边撩。”
14、节用裕民 [ jié yòng yù mín ]
释义:节约用度,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。
出处:《荀子·富国》:“足国之道,节用裕民,而善藏其余。”
15、解囊相助 [ jiě náng xiāng zhù ]
释义:拿出财物帮助别人。
出处:明·张岱《娘嬛文集·募修岳鄂王祠募疏》:“若有贤士大夫解囊乐助,自为王所式凭。”
16、聚精会神 [ jù jīng huì shén ]
释义:会:集中。原指君臣协力,集思广益。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。
出处:汉·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聚精会神,相得益(章)彰。”
17、今夕何夕 [ jīn xī hé xī ]
释义:今夜是何夜?多用作赞叹语。指此是良辰。
出处:《诗经·唐风·绸缪》:“今夕何夕?见此良人。”宋·张孝祥《念奴娇·过洞庭》词:“扣舷独笑,不知今夕何夕。”
18、竭诚尽节 [ jié chéng jìn jié ]
释义:竭:尽。诚:忠诚。节:节操。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忠诚与节操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极谏用外戚封事》:“赖忠正大臣绛侯、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,然后刘氏复安。”
19、慷慨解囊 [ kāng kǎi jiě náng ]
释义: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。
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鲁智深见李忠、周通不是慷慨之人,做事悭吝,只要下山。”
20、困而不学 [ kùn ér bù xué ]
释义: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。
出处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”
21、乐善好施 [ lè shàn hào shī ]
释义:喜欢做善事,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。
出处:《史记·乐书二》:“闻徵音,使人乐善而好施;闻羽音,使人整齐而而好礼。”
22、面朋口友 [ miàn péng kǒu yǒu ]
释义:指非真诚相交的朋友。
出处: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崔秀才》:“面朋口友,固不足怪。欲明通财之义,非道义之交不可。”
23、民安国泰 [ mín ān guó tài ]
释义:泰:平安,安定。国家太平,人民安乐。
出处:宋·吴自牧《梦梁录·山川神》:“每岁海潮太溢,冲激州城,春秋醮祭,诏命学士院,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。”
24、戚戚具尔 [ qī qī jù ěr ]
释义:戚戚:互相亲爱的样子。具:俱,都。尔:迩,靠近。指兄弟友爱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行苇》:“戚戚兄弟,莫远具尔。”
25、气壮山河 [ qì zhuàng shān hé ]
释义:气:气概;壮:使壮丽;山河:高山和大河。形容气概豪迈,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。
出处:族高辰象,气壮河山,神作铜钩,天开金印。 唐·张说《孔补阙集市》
26、惹事生非 [ rě shì shēng fēi ]
释义:招惹是非,引起争端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三十六:“如今再说一个富家,安分守己,并不惹事生非。”
27、舍己救人 [ shě jǐ jiù rén ]
释义:舍己:牺牲自己。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。
出处: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:“舍己救人也要凑好了机会,不然,你把肉割下来给别人吃,人们还许说你的肉中含有传染病的细菌。”
28、守望相助 [ shǒu wàng xiāng zhù ]
释义:守望:防守了望。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,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,互相援助。
出处: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出入相友,守望相助,疾病相扶持。”
29、石心木肠 [ shí xīn mù cháng ]
释义:石、木都是硬物,形容坚定不动摇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谢失察妖贼表》:“布衣蔬食,或木死于饥寒;石心木肠,誓不忘于忠义。”
30、神色张皇 [ shén sè zhāng huáng ]
释义:张皇:惊慌,慌张。指在紧急的情况下,神气和面色紧张惊慌,失去常态。同“神色仓皇”。
出处:清·张春帆《九尾龟》第七十六回:“正在无可奈何,只听得楼梯上一阵脚步声音,当差的已经回来,和那先去的李升一同走了进来,神色张皇,满头流汗。”
形容扶贫成效成语(57个)
••阅读 3737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用什么成语形容成效
屏气凝神,不知肉味,才高八斗,持之以恒,出类拔萃,吹糠见米,春华秋实,废寝忘食,分秒必争,焚膏继晷,丰功伟绩,功成名就,攻苦食淡,滚芥投针,滚汤浇雪,鸡鸣而起,坚持不懈,金榜题名,精卫填海,聚精会神,空谷传声,苦心孤诣,旷日持久,劳而无功,…
才能有成效的成语
立竿见影,马到成功,清净无为,事半功倍,万乘之国,行之有效,犹解倒悬,著有成效,卓有成效,青牛道士
形容坚持成效的成语
屏气凝神,不知肉味,持之以恒,出类拔萃,吹糠见米,废寝忘食,分秒必争,焚膏继晷,丰功伟绩,功成名就,攻苦食淡,滚芥投针,滚汤浇雪,急功近利,鸡鸣而起,坚持不懈,金榜题名,精卫填海,聚精会神,空谷传声,苦心孤诣,旷日持久,劳而无功,立竿见影,…
形容成效很大的成语
吹糠见米,滚芥投针,滚汤浇雪,空谷传声,旷日持久,劳而无功,立竿见影,马到成功,旗开得胜,千篇一律,清净无为,事半功倍,徒劳无功,万乘之国,行之有效,因人而异,犹解倒悬,智勇双全,著有成效,卓有成效,循序渐进,青牛道士
形容成效大的成语
屏气凝神,不知肉味,持之以恒,出类拔萃,吹糠见米,废寝忘食,分秒必争,焚膏继晷,丰功伟绩,功成名就,攻苦食淡,滚芥投针,滚汤浇雪,鸡鸣而起,坚持不懈,金榜题名,精卫填海,聚精会神,空谷传声,苦心孤诣,旷日持久,劳而无功,立竿见影,炉火纯青,…
形容成效差的成语
屏气凝神,不知肉味,持之以恒,出类拔萃,吹糠见米,废寝忘食,分秒必争,焚膏继晷,丰功伟绩,功成名就,攻苦食淡,滚芥投针,滚汤浇雪,鸡鸣而起,坚持不懈,金榜题名,精卫填海,聚精会神,空谷传声,苦心孤诣,旷日持久,劳而无功,立竿见影,炉火纯青,…
形容有点成效的成语
屏气凝神,不知肉味,才高八斗,持之以恒,出类拔萃,吹糠见米,春华秋实,废寝忘食,分秒必争,焚膏继晷,丰功伟绩,功成名就,攻苦食淡,滚芥投针,滚汤浇雪,鸡鸣而起,坚持不懈,金榜题名,精卫填海,聚精会神,空谷传声,苦心孤诣,旷日持久,劳而无功,…
形容很实用成效的成语
屏气凝神,不知肉味,才高八斗,持之以恒,出类拔萃,春华秋实,废寝忘食,分秒必争,焚膏继晷,丰功伟绩,功成名就,攻苦食淡,鸡鸣而起,坚持不懈,金榜题名,精卫填海,聚精会神,苦心孤诣,立竿见影,炉火纯青,马到成功,埋头苦干,名列前茅,磨穿铁砚,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