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爱民如子 [ ài mín rú zǐ ]
释义: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,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。
出处: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子,庶民也。”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一》:“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,爱民如子,盖之如天,容之若地。”
2、爱惜羽毛 [ ài xī yǔ máo ]
释义:羽毛:比喻人的声望。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,行事十分谨慎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杂言》:“夫君子爱口,孔雀爱羽,虎豹爱爪,此皆所以治身法也。”
3、爱憎分明 [ ài zēng fēn míng ]
释义:憎:恨。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。
出处:续范亭《延安五老》诗:“爱憎分明是本色,疾恶如仇不宽恕。”
4、八斗之才 [ bā dǒu zhī cái ]
释义:才:才华。比喻人极有才华。
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
5、拔刀相助 [ bá dāo xiāng zhù ]
释义: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。
出处:宋·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二:“师曰:‘路见不平,所以按剑。’”
6、百炼成钢 [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]
释义:比喻经过长期锻炼,变得非常坚强。
出处:汉·陈琳《武军赋》:“铠则东胡阙巩,百炼精刚。”
7、百折不挠 [ bǎi zhé bù náo ]
释义:折:挫折;挠:弯曲。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
出处:汉·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庄,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
8、碧血丹心 [ bì xuè dān xīn ]
释义:满腔正义的热血,一颗赤诚的红心。形容十分忠诚坚定。
出处: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苌弘死于蜀,藏其血,三年而化为碧。”
9、闭月羞花 [ bì yuè xiū huā ]
释义:闭:藏。使月亮躲藏,使花儿羞惭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
出处: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四折:“引动这撩云拨雨心,想起那闭月羞花貌,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。”
10、博施济众 [ bó shī jì zhòng ]
释义:博:广泛;济:救济。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。
出处: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,何如。”
11、博学多才 [ bó xué duō cái ]
释义: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出处: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诜博学多才,环伟倜傥,不拘细行,州郡礼命并不应。”
12、不避斧钺 [ bù bì fǔ yuè ]
释义:斧钺:古代的兵器。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。形容将士英勇无畏,或烈士忠义不屈。
出处: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愚臣伏计孰甚,不敢避斧钺之诛,昧死陈愚,唯陛下省察。”
13、不耻下问 [ bù chǐ xià wèn ]
释义: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,而不觉得不好意思。
出处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
14、不耻最后 [ bù chǐ zuì hòu ]
释义: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。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,就能达到目的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夫诱道争远,非先则后也。而先后心皆在于臣,上何以调于马,此君之所以后也。”
15、不骄不躁 [ bù jiāo bù zào ]
释义:不骄傲,不急躁。
出处:毛泽东《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》:“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(行动和作战)和团结人民的政策,不犯大错误,谦虚谨慎,不骄不躁,是完全有办法的。”
16、不矜不伐 [ bù jīn bù fá ]
释义:矜、伐:自夸自大。不自经为了不起,不为自己吹嘘。形容谦逊。
出处: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汝惟不矜,天下莫与汝争能;汝惟不伐,天下莫与汝争功。”
17、不愧屋漏 [ bù kuì wū lòu ]
释义:愧:惭愧;屋漏: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。原意是虽在宗庙里,但无愧畏之心。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,不起坏念头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相在尔室,尚不愧于屋漏。”
18、不露圭角 [ bù lù guī jiǎo ]
释义:圭角:圭玉的棱角。比喻才干不外露。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张子野墓志铭》:“遇人浑浑,不见圭角。”
19、不愧不作 [ bù kuì bù zuò ]
释义:愧、怍:惭愧。光明正大,问心无愧。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二乐也。”
20、不偏不倚 [ bù piān bù yǐ ]
释义:倚:偏。不偏向任何一方。表示中立或公正。
出处:宋·朱熹《中庸章句》题注:“中者,不偏不倚,无过不及之名。”
21、不知肉味 [ bù zhī ròu wèi ]
释义: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,因而辨不出肉味。后形容专心学习,吃东西辨不出味道。也形容生活困难,无肉可吃。
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在齐闻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曰:‘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。”
22、不忮不求 [ bù zhì bù qiú ]
释义:忮:嫉妒;求:贪求。指不妒忌,不贪得无厌。
出处:《诗经·邶风·雄雉》:“百尔君子,不知德行。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。”
23、不栉进士 [ bù zhì jìn shì ]
释义:栉:梳头。不绾髻插簪的进士。旧指有文采的女人。
出处:唐·刘讷言《谐喙录·不栉进士》:“关图有妹能文,每语人曰:‘有一进士,所恨不栉耳。’”
24、才貌双全 [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]
释义:才学相貌都好。
出处: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风月瑞仙亭》:“孩儿见他文章绝代,才貌双全,必有荣华之日,因此上嫁了他。”
25、才高八斗 [ cái gāo bā dǒu ]
释义:比喻人极有才华。
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
26、才气过人 [ cái qì guò rén ]
释义:才:才能;气:气魄。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。
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,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。”
27、沧海遗珠 [ cāng hǎi yí zhū ]
释义: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。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。
出处:《新唐书·狄人杰传》:“仲尼称观过知仁,君可谓沧海遗珠矣。”
28、藏龙卧虎 [ cáng lóng wò hǔ ]
释义: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,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。
出处:北周·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》诗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
29、超尘拔俗 [ chāo chén bá sú ]
释义:尘、俗:指尘世、人间;拔:超出。原指佛教徒功夫深,已超出尘世。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刘孝标注引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徐穉,字儒子,豫章南昌人,清妙高跱,超世绝俗。”
30、超然物外 [ chāo rán wù wài ]
释义:超:高超脱俗;物外:世外。超出世俗生活之外。引申为置身事外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超然台记》:“予弟子由适在济南,闻而赋之,且名其台曰‘超然’。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,盖游于物之外也。”
形容喜爱赞美的成语(664个)
••阅读 3576
形容喜爱赞美的词语(1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描写喜爱秋天的成语
不见舆薪,春兰秋菊,春去秋来,春华秋实,春秋笔法,春秋鼎盛,春蚓秋蛇,春秋无义战,春蛙秋蝉,春生秋杀,春花秋月,春蛇秋蚓,洞察秋毫,独有千秋,多事之秋,多故之秋,富于春秋,桂子飘香,过耳秋风,红衰翠减,华屋秋墟,华星秋月,疾风扫秋叶,兼葭秋…
有关爱的英语成语大全
爱莫能助,比下有余,不眠之夜,不遗余力,拆东墙补西墙,大事化小,大开眼界,恶事传千里,国泰民安,过犹不及,和气生财,活到老学到老,既往不咎,脚踏实地,金玉满堂,时不我待,殃及池鱼,爱屋及乌,百闻不如一见,笨鸟先飞,礼尚往来,相濡以沫
形容母亲和母爱的成语
阿家阿翁,哀哀父母,阿姑阿翁,蔼然可亲,不可侵犯,重生父母,春晖寸草,鹑居鷇食,寸草春晖,断杼择邻,断织之诫,恩同父母,恩重如山,恩逾慈母,儿行千里母担忧,父母恩勤,含辛茹苦,寒泉之思,昊天罔极,和蔼可亲,画荻丸熊,画荻教子,画荻和丸,回干…
形容老师对孩子爱的成语
百世之师,冰寒于水,不悱不发,不愤不启,不知不觉,不耻下问,称心如意,程门立雪,春风化雨,得意门生,废寝忘食,高业弟子,高足弟子,公门桃李,共枝别干,宫墙重仞,关怀备至,好为人师,和蔼可亲,和蔼近人,后来居上,后继有人,火传穷薪,减师半德,…
关于喜爱唱歌的成语
荡气回肠,鸾凤和鸣,绕梁三日,婉转悠扬,娓娓动听,燕语莺呼,抑扬顿挫,余味无穷,余音绕梁,余音缭绕,余音袅袅,珠圆玉润
查找关于母爱的成语
哀哀父母,重生父母,春夏秋冬,春晖寸草,鹑居鷇食,寸草春晖,断杼择邻,恩同父母,恩逾慈母,父母恩勤,高官厚禄,含辛茹苦,寒泉之思,昊天罔极,凯风寒泉,老牛舐犊,孟母三迁,母以子贵,升堂拜母,生我劬劳,舐犊情深,舐犊之爱,思绪万千,乌鸟私情,…
形容宝宝很可爱的成语
聪明伶俐,虎头虎脑,欢蹦乱跳,活蹦乱跳,烂漫天真,生气勃勃,天真烂漫,天真无邪,心地善良
儿子对父亲爱的成语
安车蒲轮,报冰公事,宝马香车,抱冰公事,弊车羸马,冰天雪窖,冰山难靠,冰壶秋月,冰寒于水,冰柱雪车,冰清玉润,冰肌玉骨,冰肌雪肠,冰清玉洁,冰炭不投,冰解冻释,冰炭不相容,冰魂雪魄,博览五车,滴水成冰,覆车之戒,辅车相依,骥伏盐车,鸠车竹马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