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博采众长 [ bó cǎi zhòng cháng ]
释义: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。
出处:北齐 魏收《魏书 刘芳传》:“考括坟籍,博采群议。”
2、不遗寸长 [ bù yí cùn cháng ]
释义:寸长:微小的长处。不遗漏一点点长处。形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给予称赞。
出处:《宋史·娄机传》:“称奖人才,不遗寸长。”
3、惭凫企鹤 [ cán fú qǐ hè ]
释义:比喻惭愧自己的短处,羡慕别人的长处。
出处: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养气》:“若夫器分有限,智用无涯,或惭凫企鹤,沥辞镌思。”
4、尺寸可取 [ chǐ cùn kě qǔ ]
释义:比喻有些许长处。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三回:“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,以吾有尺寸可取,能忍辱负重故也。”
5、尺短寸长 [ chǐ duǎn cù cháng ]
释义: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,也各有短处。
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卜居》:“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,物有所不足。智有所不明,数有所不逮,神有所不通。”
6、才华横溢 [ cái huá héng yì ]
释义:才华:表现于外的才能。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,很有才华。
出处:清·曾国藩《曾国藩家书·道光26年4月16日》:“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,长安诸友多称赏之。”
7、裁长补短 [ cái cháng bǔ duǎn ]
释义:指吸收别人长处,以弥补自己的不足。
出处: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,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。”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下:“安道诗嫩弱,有清上之句,裁长补短,袁彦伯之亚乎?”
8、尺有所短 [ chǐ yǒu suǒ duǎn ]
释义:比喻事物有其短处,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。
出处:南朝·梁锤嵘《诗品》卷下:“元长士章,并有盛才,词美英净,至于五言之作,几乎尺有所短。譬应变将略,非武侯所长,未足以贬卧龙。”
9、寸善片长 [ cùn shàn piàn cháng ]
释义:形容微小的优点和长处。同“寸长片善”。
出处:宋·陈亮《覆吴叔异》:“寸善片长,辄欲与圣贤参列,豪杰争长,何暇争百世事业乎!”
10、寸长片善 [ cùn cháng piàn shàn ]
释义:寸长:一点儿长处。片:零碎的。形容微小的长处和优点。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乞补馆职札子》:“稍有寸长片善为人所称者,皆已擢用之矣。”
11、大公无私 [ dà gōng wú sī ]
释义:指办事公正,没有私心。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,毫无个人打算。
出处:汉·马融《忠经·天地神明》:“忠者中也,至公无私。”
12、风流倜傥 [ fēng liú tì tǎng ]
释义:风流:有才学而不拘礼法;倜傥:卓异,洒脱不拘。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。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十四回:“这边北院里同居的,也是个京官,姓车,号文琴,是刑部里的一个实缺主事,却忘了他在那一司了。为人甚是风流倜傥。”
13、刚直不阿 [ gāng zhí bù ē ]
释义:刚强正直,不逢迎,无偏私。
出处: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救金鲤海龙王报德》:“并一生宦迹,刚直不阿之志,具表奏闻。”
14、和蔼可亲 [ hé ǎi kě qīn ]
释义:和蔼:和善。态度温和,容易接近。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九回:“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,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。”
15、绝长补短 [ jué cháng bǔ duǎn ]
释义:截取长的,补充短的。比喻用长处补短处。
出处: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16、宽宏大量 [ kuān hóng dà liàng ]
释义:形容度量大,能容人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鱼樵记》第三折:“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,元(原)来那相公宽宏大量。”
17、宽以待人 [ kuān yǐ dài rén ]
释义:宽:宽容。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回:“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,柔能克刚,英雄莫敌。”
18、乐善好施 [ lè shàn hào shī ]
释义:喜欢做善事,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。
出处:《史记·乐书二》:“闻徵音,使人乐善而好施;闻羽音,使人整齐而而好礼。”
19、勤学好问 [ qín xué hǎo wèn ]
释义:勤奋学习,不懂的就问。比喻善于学习。
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语》:“它而今是勤学好问,便谥之以文。”
20、温文尔雅 [ wēn wén ěr yǎ ]
释义:温文:态度温和,有礼貌;尔雅:文雅。形容人态度温和,举动斯文。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,做事不大胆泼辣,没有闯劲。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陈锡九》:“此名士之子,温文尔雅,乌能作贼?”
21、心明眼亮 [ xīn míng yǎn liàng ]
释义:心里明白,眼睛雪亮。形容看问题敏锐,能辨别是非。
出处:南北朝 王俭《褚渊碑文》:“风仪与秋月齐明,音徽与春云等润,韵宇弘深,喜愠莫见其际,心明通亮,用人言必由于己。”
22、扬长避短 [ yáng cháng bì duǎn ]
释义: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,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。
出处:秦牧《漫记端木蕻良》:“选择这样一个题材来写作,既扬长避短,也施展了抱负。”
23、严于律己 [ yán yú lǜ jǐ ]
释义:律:约束。严格地约束自己。
出处:宋·陈亮《谢曾察院君》:“严于律己,出而见之事功;心乎爱民,动必关天治道。”
24、严于律已 [ yán yú lǜ jǐ ]
释义:律:约束。严格要求自己。
出处:宋·陈亮《谢曾察院启》:“严于律己,出而见之事功;心乎爱民,动必关夫治道。”
25、仗义疏财 [ zhàng yì shū cái ]
释义:仗义:讲义气;疏财:分散家财。旧指讲义气,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来生债》第四折:“则为我救困扶危,疏财仗义,都做了注福消愆。”
26、足智多谋 [ zú zhì duō móu ]
释义:足:充实,足够;智:聪明、智慧;谋:计谋。富有智慧,善于谋划。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一折:“此人足智多谋,可与共事。”
27、表里如一 [ biǎo lǐ rú yī ]
释义:表:外表;里:内心。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。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。
出处:《朱子全书·论语》:“行之以忠者,是事事要着实,故某集注云:‘以忠,则表里如一。’”
28、寸有所长 [ cùn yǒu suǒ cháng ]
释义:寸比尺短,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。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,也会有他的长处。
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卜居》:“夫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”
29、美中不足 [ měi zhōng bù zú ]
释义:大体很好,但还有不足。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七:“破镜重圆,离而复合,固是好事;但王夫人所遭不幸,失身为妾,又不曾根究奸人,报仇雪恨,尚为美中不足。”
30、取长补短 [ qǔ cháng bǔ duǎn ]
释义:吸取别人的长处,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。
出处: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今滕绝长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”
形容自己希望有别人优点的成语(41个)
••阅读 2994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自己占了便宜的成语大全
蚌鹬争衡,便宜从事,便宜施行,吃肥丢瘦,东行不见西行利,多贱寡贵,和尚吃八方,浑水摸鱼,价廉物美,物美价廉,将虾钓鳖,两败俱伤,偶变投隙,赔了夫人又折兵,取巧图便,食亲财黑,食言而肥,贪小失大,天值地值,偷鸡不着蚀把米,唯利是图,唯利是视,…
形容和别人做同样的事成语大全
事倍功半,事半功倍,以身作则,得不偿失,舍本逐末
形容自己知识不够用的成语大全
才疏学浅,材疏志大,得薄能鲜,德薄才鲜,孤陋寡闻,渐入佳境,平步青云,食古不化,学浅才疏,学疏才浅,一知半解,相形见绌
形容不是自己本意但不得不做的成语大全
逼不得已,力所不及,勉为其难,迫不得已,情不自禁,情非得已,身不由己,无可奈何
形容自己很明白的成语大全
炳如观火,博物通达,不愤不启,不明事理,不明真相,不清不白,不甚了了,不言而谕,不通时宜,达地知根,躲躲闪闪,耳聪目明,发明耳目,分星擘两,固不可彻,光明正大,罕譬而喻,恍然大悟,豁然确斯,简单明了,简切了当,简明扼要,简要清通,见经识经,…
形容自己很高贵的成语大全
巴人下里,冰清玉洁,不同流俗,不登大雅之堂,不登大雅,不能登大雅之堂,不落俗套,才望高雅,超凡脱俗,崇雅黜浮,舂容大雅,从容不迫,大家风范,大雅之堂,大雅君子,到此为止,典则俊雅,尔雅温文,风华绝代,风尘物表,风尘外物,风度翩翩,风尘表物,…
形容自己不孤单的成语大全
别鹤孤鸾,成群结队,单鹄寡凫,根孤伎薄,苟且偷生,孤孤单单,孤傲不群,孤形吊影,孤掌难鸣,孤标傲世,孤苦零丁,孤苦伶仃,孤身只影,孤鸿寡鹄,光彩夺目,孑然一身,伶仃孤苦,另楚寒巫,凌弱暴寡,零丁孤苦,鸾只凤单,偶影独游,茕茕孑立,茕茕孑立,…
形容别人得到温暖的成语大全
春风中坐,春风化雨,如坐春风,如坐针毡,如沐春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