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逞强好胜 [ chěng qiáng hào shèng ]
释义:指显示自己能力强并想胜过别人。
出处:杨朔《北线》十五:“自从那天诉苦以后林四牙的思想一咬破口,狡猾变成机警,但总有点逞强好胜,不大服人。”
2、大辩若讷 [ dà biàn ruò nè ]
释义:讷:语言迟钝,不善于讲话。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。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,不露锋芒。
出处:《老子》第四十五章:“大真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”
3、大巧若拙 [ dà qiǎo ruò zhuō ]
释义:拙:笨。指真正聪明的人,不显露自己,从表面看,好象笨拙。
出处:《老子》第四十五章: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辨若讷。”
4、大智若愚 [ dà zhì ruò yú ]
释义:某些才智出众的人,看来好象愚笨,不露锋芒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》:“大勇若怯,大智如愚。”
5、古今中外 [ gǔ jīn zhōng wài ]
释义:指从古代到现代,从国内到国外。泛指时间久远,空间广阔。
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九:“翻遍了古今中外的历史,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用这种所谓示威运动而变成了既富且强的。”
6、鹤立鸡群 [ hè lì jī qún ]
释义: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。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。
出处:晋·戴逵《竹林七贤论》:“嵇绍入洛,或谓王戎曰:‘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,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。’”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”
7、糊里糊涂 [ hú lǐ hú tú ]
释义:认识模糊,不明事理。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
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?”
8、力挽狂澜 [ lì wǎn kuáng lán ]
释义: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障百川而东之,回狂澜于既倒。”
9、舍我其谁 [ shě wǒ qí shuí ]
释义:舍:除了。除了我还有哪一个?形容人敢于担当,遇有该做的事,决不退让。
出处: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如欲平治天下,当今之世,舍我其谁也?”
10、深藏若虚 [ shēn cáng ruò xū ]
释义:虚:无。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,好象没有这东西一样。比喻人有真才实学,但不爱在人前卖弄。
出处:《史记·老庄申韩列传》:“吾闻之,良贾深藏若虚,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。”
11、盛气凌人 [ shèng qì líng rén ]
释义:盛气:骄横的气焰;凌:欺凌。以骄横的气势压人。形容傲慢自大,气势逼人。
出处:不得盛气凌人,自取耻辱。 宋·朱熹《朱子全书·学五·教人》
13、胸有成竹 [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]
释义: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。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:“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。”
14、一心一意 [ yī xīn yī yì ]
释义:只有一个心眼儿,没有别的考虑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恕传》:“免为庶人,徙章武郡,是岁嘉平元年。”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书》:“故推一心,任一意,直而行之耳。”
15、真才实学 [ zhēn cái shí xué ]
释义:真正的才能和学识。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十九回:“这一扑,有名唤做‘玉环步,鸳鸯脚’。——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。”
16、卓尔不群 [ zhuó ěr bù qún ]
释义:卓尔:特出的样子;不群:与众不同。指才德超出寻常,与众不同。
出处:《汉书·河间献王传赞》:“夫唯大雅,卓尔不群。”
17、出类拔萃 [ chū lèi bá cuì ]
释义:拔:超出;类:同类;萃:原为草丛生的样子,引伸为聚集。超出同类之上。多指人的品德才能。
出处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出于其类,拔乎其萃,自生民以来,未有盛于孔子也。”
18、高人一等 [ gāo rén yī děng ]
释义:高过一般人。
出处: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献子加于人一等矣。”
19、良贾深藏 [ liáng jiǎ shēn cáng ]
释义:会做买卖的人把贵重的东西深深收藏起来,不让你摸清底细。比喻真正有学识的人不在人前表露。亦作“良贾深藏若虚”。
20、炉火纯青 [ lú huǒ chún qīng ]
释义:道士炼丹,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。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。
出处: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五回:“到了现在,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,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。”
21、与众不同 [ yǔ zhòng bù tóng ]
释义:跟大家不一样。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这是今日令中第一个古人,必须出类拔萃,与众不同,才觉有趣。”
22、无声无息 [ wú shēng wú xī ]
释义:没有声音,没有气味。比喻没有名声,不被人知道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。”
23、一清二楚 [ yī qīng èr chǔ ]
释义:十分清楚、明白。
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,不然怎么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。”
24、大直若屈 [ dà zhí ruò qū ]
释义: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。亦作“大直若诎”。
出处:《后汉书荀淑传论》:“及后潜图董氏,几振国命,所谓‘大直若屈,道固逶迤’也。”
25、大智如愚 [ dà zhì rú yú ]
释义:指才智极高的人,不炫耀自己,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》:“大勇若怯,大智如愚。”
26、大勇若怯 [ dà yǒng ruò qiè ]
释义:怯:怯儒。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。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》:“力辞于未及之年,退托以不能而止,大勇若怯,大智如愚,至贵无轩冕而荣,至仁不导引而寿。”
形容一个人很厉害但不张扬的成语(27个)
••阅读 2239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表达一个人老了的成语
白发苍苍,白首之心,宝刀未老,宝刀不老,迟暮之年,垂暮之年,春归人老,返老还童,鹤发童颜,老当益壮,老态龙钟,老而弥坚,老骥伏枥,两鬓如霜,露往霜来,明日黄花,暮去朝来,七老八十,人老珠黄,岁月如流,雪鬓霜鬟,行将就木,精神矍铄
喜欢一个人不敢表白的成语
爱莫能助,点点滴滴,死皮赖脸,望而却步,心肝宝贝,捷足先登
形容对一个人心动的成语
两心相悦,怦然心动,三心二意,无动于衷,心灰意冷,一刀两断,一见倾心,一往情深,一见钟情,一见如故,心不在焉
想要忘掉一个人的成语
半面不忘,背义忘恩,背恩忘义,不忘母训,不忘故旧,宠辱皆忘,出公忘私,疮好忘痛,从流忘反,得兔忘蹄,得意忘言,得意忘形,得意忘象,得鱼忘荃,丢三忘四,发愤忘食,废寝忘食,废寝忘餐,负义忘恩,负恩忘义,感遇忘身,公尔忘私,公而忘私,贵人多忘事…
很爱一个人伤感的成语
关怀备至,海誓山盟,情投意合,体贴入微,无微不至,嘘寒问暖
愧对一个人内疚的成语
卑陬失色,悔恨交加,立足之地,满面羞愧,面有愧色,无立足之地,羞愧难当,一生愧辱,追悔莫及,自惭形秽,无地自容,于心不安
爱一个人却不敢说出口的成语
百辞莫辩,无可置辩,有口难言
想拒绝一个人的成语
碍难从命,吃闭门羹,辞富居贫,分甘绝少,拒之门外,拒人于千里之外,拒谏饰非,来者不拒,面目一新,却之不恭,一人耳目,一指蔽目,一新面目,一新耳目,倒打一耙,一叶障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