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方寸不乱 [ fāng cùn bù luàn ]
释义:方寸:指心。心绪不乱。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。
出处:唐·吕温《凌烟阁勋臣赞·屈突蒋公通》:“……徇日,方寸不乱。”
2、拱揖指挥 [ gǒng yī zhǐ huī ]
释义:指从容安舒,指挥若定。同“拱挹指麾”。
出处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富国》:“上下一心,三军同力,名声足以暴炙之,威强足以捶笞之,拱揖指挥,而强暴之国莫不趋使。”
3、举止自若 [ jǔ zhǐ zì ruò ]
释义:自若:象原来的样子。举动不失常态。形容临事镇定,举动不失常态。
出处:《资治通鉴·唐高祖武德六年》:“孝恭将发,与诸将宴集,命取水,忽变为血,在坐皆失色,孝恭举止自若。”
4、面不改容 [ miàn bù gǎi róng ]
释义:指脸色不改变。形容遇到危难时,镇定自若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3回:“吉平面不改容,略无惧怯。”
5、轻裘缓辔 [ qīng qiú huǎn pèi ]
释义:犹言轻裘缓带。形容态度从容镇定。
出处:明·郭贞顺《上俞将军》:“轻裘缓辔踏地来,不减襄阳晋羊祜。”
6、若无其事 [ ruò wú qí shì ]
释义:象没有那回事一样。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。
出处:《晚清文学丛钞》:“雪岩若无其事,说不妨事,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,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。”
7、如无其事 [ rú wú qí shì ]
释义:象没有那回事一样。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。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八回:“统领听不见,庄大老爷也听不见,就作为如无其事,不去提他了。”
8、神色不动 [ shén sè bù dòng ]
释义:神色:神情。神情显得没有受到惊动而十分镇定。
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灵》卷十:“和尚当时被节度使抛向水中,神色不动,如今何得恁么地?”
9、有条有理 [ yǒu tiáo yǒu lǐ ]
释义:形容层次、脉络清楚。
出处: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若网在纲,有条而不紊。”孔安国传:“如网在纲,各有条理而不乱也。”
10、从容不迫 [ cóng róng bù pò ]
释义:从容:不慌不忙,很镇静;不迫:不急促。不慌不忙,沉着镇定。
出处:《旧唐书·刘世龙传》“而思礼以为得计,从容自若,尝与相忤者,必引令枉诛。”
11、慢条斯理 [ màn tiáo sī lǐ ]
释义: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,不慌不忙。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,不不慌不忙。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:“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,慢条斯理,如在意如不在意。”
12、轻裘缓带 [ qīng qiú huǎn dài ]
释义:轻暖的皮袍,宽松的衣带。形容态度从容镇定。
出处: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祜在军常轻裘缓带,身不披甲。”
13、不慌不忙 [ bù huāng bù máng ]
释义:不慌张,不忙乱。形容态度镇定,或办事稳重、踏实。
出处:元·高文秀《襄阳会》第三折:“轮起刀来望我脖子砍,不慌不忙缩了头。”
14、镇定自若 [ zhèn dìng zì ruò ]
释义: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
出处:王朔《过把瘾就死》:“当时女主人公的厄运刚露萌芽,同看电影准备了手帕的女人们还都镇定自若,她便抢先一步哭了。”
形容说话做事不慌不忙的样子词语(1个)
- 了无遽容遽:恐慌。完全没有恐慌的表情。形容从容镇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