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触目恸心 [ chù mù tòng xīn ]
释义:恸:极悲哀;大哭。看到眼前景物而引起内心悲伤。
出处:南朝·梁武帝《追赠张弘籍诏》:“朕少离苦辛,情地弥切,虽宅相克成,辂车靡赠,兴言永往,触目恸心。”
3、干啼湿哭 [ gàn tí shī kū ]
释义:干啼:没有眼泪地啼哭。湿哭:有眼泪地啼哭。无泪和有泪地哭。①形容哭哭啼啼。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。亦作“湿哭干啼”。
出处:《北齐书·尉景传》:“景曰:‘小儿惯去,放使作心腹,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!’”
4、号啕大哭 [ háo táo dà kū ]
释义:号啕:大哭声。放声大哭。
出处:《周易·同人》:“同人先号咷而后笑。”
5、呼天抢地 [ hū tiān qiāng dì ]
释义:抢地:触地。大声叫天,用头撞地。形容极度悲伤。
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回:“肖云仙呼天抢地,尽哀尽礼,治办丧事,十分尽心。”
6、嚎天喊地 [ háo tiān hǎn dì ]
释义:大声哭叫。形容极端悲痛。
出处: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里边丈母嚎天喊地的哭。”
7、呼天号地 [ hū tiān hào dì ]
释义:哭叫天地。形容极为冤屈、怨恨或痛苦。亦作“呼天叫地”。
出处: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嘉定宝玺》:“我祖我父,一心王宝……不死于虏,则死于盗贼;若子若孙,呼天号地,此恨难磨。”
8、哭天喊地 [ kū tiān hǎn dì ]
释义:提高嗓门又哭又叫。
出处:凌力《少年天子》第六章:“公堂上三十棍打下来,大人都要哭天喊地,他小小年纪却一声不哼。”
9、狼号鬼哭 [ láng háo guǐ kū ]
释义:形容哭叫的声音凄厉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八回:“等两日咱们去痛回一回,大家把这威风煞一煞儿才好呢!况且宝玉才好了些,连我们也不敢说话,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。”
10、泣不成声 [ qǐ bù chéng shēng ]
释义:哭得噎住了,出不来声音。形容非常伤心。
出处:《吴越春秋·越王无余外传》:“尽夜哭泣,气不属声。”
11、深恶痛绝 [ shēn wù tòng jué ]
释义:恶:厌恶;痛:痛恨;绝:极。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。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下》“斯可谓之乡愿矣” 宋·朱熹集注:“过门不入而不恨之,以其不见亲就为幸,深恶而痛绝之也。”
12、声泪俱下 [ shēng lèi jù xià ]
释义:一边说一边哭。形容极其悲恸。
出处:《晋书·王彬传》:“因勃然数敦曰:‘兄抗旌犯顺,杀戮忠良,谋图不轨,祸及门户。’音辞慷慨,声泪俱下。”
13、神号鬼泣 [ shén hào guǐ qì ]
释义: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同“神号鬼哭”。
出处:陈毅《满江红·黄金海岸》词:“尽是黄金,这海岸,摩天壁立。任掠夺,大洋风雨,神号鬼泣。”
14、神嚎鬼哭 [ shén háo guǐ kū ]
释义: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同“神号鬼哭”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二折:“可怎生神嚎鬼哭,雾惨云昏,白日为幽。”
15、痛哭流涕 [ tòng kū liú tì ]
释义:涕:眼泪。形容伤心到极点。
出处: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臣窃惟事势,可为痛哭者一,可为流涕者二,可为长太息者六。”《宋史·胡铨传》:“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,国势陵夷不可复振,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。”
16、痛不欲生 [ tòng bù yù shēng ]
释义:悲痛得不想活下去。形容悲痛到极点。
出处:宋·吕大钧《吊说》:“其恻怛之心、痛疾之意不欲生。”
17、啼啼哭哭 [ tí tí kū kū ]
释义:哭泣不止。
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只见许多男女,啼啼哭哭,在街上过。”
18、啼天哭地 [ tí tiān kū dì ]
释义:呼天叫地的哭号,形容非常悲痛。
出处:元·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阑路驾上书》:“奉使来时,惊天动地,奉使去时,乌天黑地,官吏都欢天喜地,百姓却啼天哭地。”
19、涕泗交颐 [ tì sì jiāo yí ]
释义:眼泪鼻涕流满脸颊。形容哀恸哭泣。
出处:宋·陈亮《祭徐子宜内子宋氏恭人文》:“男抛未下,女失所依。矧姑钟爱,涕泗交颐。”
20、涕泗流涟 [ tì sì liú lián ]
释义:鼻涕眼泪直往下流。形容痛哭流涕。
出处: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孔时为太常,形素羸瘦,着重服,竟日涕泗流涟,见者以为真孝子。”
21、喜出望外 [ xǐ chū wàng wài ]
释义:望:希望,意料。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与李之仪书》:“契阔八年,岂谓复有见日?渐近中原,辱书尤数,喜出望外。”
22、向隅而泣 [ xiàng yú ér qì ]
释义:向:对着;隅:墙角;泣:小声地哭。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。形容没有人理睬,非常孤立,只能绝望地哭泣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贵德》:“今有满堂饭酒者,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,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。”
23、西台痛哭 [ xī tái tòng kū ]
释义: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。八年后,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,并作《登西台恸哭记》以记其事。后用以称亡国之痛。
出处:柳弃疾《怀人诗》之四:“西台痛哭谢晞发,眢井沉书郑亿翁。”
24、枕戈泣血 [ zhěn gē qì xuè ]
释义:枕着兵器,哭泣见血。形容极度悲愤,矢志杀敌雪恨。
出处: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枕戈泣血,志在复雠。”
26、抱头大哭 [ bào tóu dà kū ]
释义: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。
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:“两人抱头大哭,哭了一场坐下。”
27、抱头痛哭 [ bào tóu tòng kū ]
释义:指十分伤心或感动,抱头大哭。
出处: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四回:“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。”
28、长歌当哭 [ cháng gē dàng kū ]
释义:长歌:长声歌咏,也指写诗;当:当作。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,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。
出处:汉杂曲歌辞《悲歌》:“悲歌可以当泣,远望可以当归。”
29、穷途之哭 [ qióng tú zhī kū ]
释义: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,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。
出处: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时率意独驾,不由径路,车迹所穷,辄痛哭而返。”唐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阮籍猖狂,岂效穷途之哭!”
30、泣血稽颡 [ qì xuè jī sǎng ]
释义:稽颡:古代一种跪拜礼仪,屈膝下跪,以额触地。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。
出处:巴金《家》:“虽然讣闻上说过‘寝苫枕块’,‘泣血稽颡’的话,但是他们整天躲在灵帏里,既不需要哭,又不必出来答礼。”
形容哭声凄惨的成语(43个)
••阅读 2152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家凄惨环境描写的成语
惨不忍睹,惨不忍闻,耳不忍闻,苦雨凄风,凄风苦雨,伤心惨目
形容很恐怖哭声的成语
深恶痛绝,声泪俱下,痛不欲生,痛哭流涕,喜笑颜开,喜出望外
描写哭的很惨的成语
抱头痛哭,不由自主,不露声色,触目恸心,鬼哭狼嚎,号啕大哭,见哭兴悲,哭天喊地,哭天抹泪,泣下沾襟,泣不成声,情不自禁,秦庭之哭,身不由己,声泪俱下,啼天哭地,无动于衷,昼吟宵哭,鹤林玉露,死去活来,撕心裂肺
描写秋天大树凄惨的成语
百年树人,古木参天,桂子飘香,枯枝败叶,蚂蚁缘槐,蚍蜉撼树,树大招风,树欲静而风不止,西风落叶,一叶知秋,叶落归根,一叶障目,绿树成荫
关于下场很惨的成语
惨不忍睹,粉身碎骨,身败名裂,首足异处,碎尸万段,五马分尸,血肉模糊
形容凄凉凄惨的成语
白头之叹,惨绿愁红,缠绵悱恻,愁红怨绿,愁红惨绿,风雨凄凄,风雨交加,鬼哭天愁,鹤怨猿啼,黄云白草,苦雨凄风,柳啼花怨,陋室空堂,满目凄凉,满目萧然,鸟啼花落,凄风冷雨,凄入肝脾,凄风寒雨,凄风苦雨,凄然泪下,凄凄楚楚,凄风楚雨,凄怆流涕,…
形容自己悲惨的成语
阿鼻叫唤,挨饿受冻,悲不自胜,悲从中来,悲歌击筑,悲歌慷慨,悲愤填膺,悲痛欲绝,悲声载道,悲观厌世,悲愁垂涕,不忍卒读,惨不忍睹,惨淡经营,惨无人道,惨无人理,惨不忍闻,惨然不乐,惨无天日,惨绝人寰,惨绿少年,惨不忍言,惨澹经营,惨绿愁红,…
形容生活凄惨的成语
挨饿受冻,遍体鳞伤,不忍卒读,惨不忍睹,惨不忍闻,惨绝人寰,多灾多难,饿莩遍野,负老携幼,号寒啼饥,红颜薄命,回头是岸,佳人薄命,家破人亡,家败人亡,苦不堪言,苦不可言,苦海无边,苦雨凄风,流离失所,罗雀掘鼠,卖妻鬻子,卖儿鬻女,目不忍睹,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