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东张西望 [ dōng zhāng xī wàng ]
释义:张:看。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一:“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,一心只想丈夫回来,从此时常走向前楼,在帘内东张西望。”
2、动魄惊心 [ dòng pò jīng xīn ]
释义: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
出处: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上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。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!”
3、废寝忘食 [ fèi qǐn wàng shí ]
释义:废:停止。顾不得睡觉,忘记了吃饭。形容专心努力。
出处:南朝·齐·王融《曲水诗》序:“犹且具明废寝,昃晷忘餐。”
4、分秒必争 [ fēn miǎo bì zhēng ]
释义: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。形容抓紧时间。
出处: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常语人曰:‘大禹圣者,乃惜寸阴,至于众人,当惜分阴。’”
5、风风火火 [ fēng fēng huǒ huǒ ]
释义:形容急急忙忙,冒冒失失的样子。
出处: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忽然老曹一头撞进来,忽闪忽闪眨着两只眼,风风火火地连叫:‘大队长,大队长!’”
6、黑云压城城欲摧 [ hēi yún yā chéng chéng yù cuī ]
释义:摧:毁坏。黑云密布在城的上空,好象要把城墙压塌似的。比喻恶势力一时嚣张造成的紧张局面。
出处:唐·李贺《雁门太守行》诗:“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。”
7、集思广益 [ jí sī guǎng yì ]
释义:思:思考,意见;广:扩大。指集中群众的智慧,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。
出处: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》:“夫参署者,集众思,广忠益也。”
8、剑拔弩张 [ jiàn bá nǔ zhāng ]
释义:剑拔出来了,弓张开了。形容气势逼人,或形势紧张,一触即发。
出处:南朝梁·袁昂《古今书评》:“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,剑拔驽张。”
9、金鼓齐鸣 [ jīn gǔ qí míng ]
释义:金钟战鼓一齐响起。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不二》:“有金鼓,所以一耳。”
10、兢兢业业 [ jīng jīng yè yè ]
释义:形容做事谨慎、勤恳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云汉》:“兢兢业业,如霆如雷。”
11、聚精会神 [ jù jīng huì shén ]
释义:会:集中。原指君臣协力,集思广益。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。
出处:汉·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聚精会神,相得益(章)彰。”
12、箭拔弩张 [ jiàn bá nǔ zhāng ]
释义:比喻形势紧张,一触即发。
出处:洪深《电影戏剧表演术》第六章:“大部分的时候是含精养锐的,必要时才一用力,正不必面红耳赤,箭拔弩张的。”
14、山雨欲来风满楼 [ shān yǔ yù lái fēng mǎn lóu ]
释义:欲:将要。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。
出处:唐·许浑《咸阳城东楼》诗“溪云初起日沉阁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”
15、手忙脚乱 [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]
释义:形容遇事慌张,不知如何是好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问:‘如何是大悲境?’师曰:‘千眼都来一只收。’曰:‘如何是境中人?’师曰:‘手忙脚乱。’”
16、手足无措 [ shǒu zú wú cuò ]
释义:措:安放。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。形容举动慌张,或无法应付。
出处: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刑罚不中,则民无所措手足。”
17、丝丝入扣 [ sī sī rù kòu ]
释义:丝丝:每一根丝;扣:织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。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。比喻做得十分细致,有条不紊,一一合拍。
出处: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:“此为丝丝入扣:‘暗中抛索,如道家所云三神山舟不得近,近者辄被风引回也。’”
18、心神不定 [ xīn shén bù dìng ]
释义:定:安定。心里烦躁,精神不安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十三回:“便把丰儿等支开,叫刘老老坐在床前,告诉他心神不宁,如见鬼的样子。”
19、悬梁刺股 [ xuán liáng cì gǔ ]
释义:形容刻苦学习。
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(苏秦)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,血流至足。”东汉·班固《汉书》:“孙敬字文宝,好学,晨夕不休。及至眠睡疲寝,以绳系头,悬屋梁。”
20、夜以继日 [ yè yǐ jì rì ]
释义:晚上连着白天。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。
出处:《庄子·至乐》:“夫贵者,夜以继日,思虑善否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。”
21、一触即发 [ yī chù jí fā ]
释义:触:碰;即:就。原指把箭扣在弦上,拉开弓等着射出去。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,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。
出处:宋 张咏《乖崖集》:“鯸鯣愤悱,迎流独逝,偶物一触,厥怒四起。”
22、一心一意 [ yī xīn yī yì ]
释义:只有一个心眼儿,没有别的考虑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恕传》:“免为庶人,徙章武郡,是岁嘉平元年。”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书》:“故推一心,任一意,直而行之耳。”
23、争分夺秒 [ zhēng fēn duó miǎo ]
释义:一分一秒也不放过。形容充分利用时间。
出处: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常语人曰:‘大禹圣者,乃惜寸阴,至于众人,当惜分阴。’”
24、专心致志 [ zhuān xīn zhì zhì ]
释义:致:尽,极;志:意志。把心思全放在上面。形容一心一意,聚精会神。
出处: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夫今弈之为数,小数也,不专心致志,则不得也。”
25、坐立不安 [ zuò lì bù ān ]
释义:坐着也不是,站着也不是。形容心情紧张,情绪不安。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四十回:“自从哥哥吃官事,兄弟坐立不安,又无路可救。”
26、全神贯注 [ quán shén guàn zhù ]
释义:贯注:集中。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。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。
出处: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人事太忙,不许我们全神贯注,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。”
27、忐忑不安 [ tǎn tè bù ān ]
释义:忐忑:心神不定。心神极为不安。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卷九:“两道听了这话,心里忐忑不定。”
28、孜孜不倦 [ zī zī bù juàn ]
释义:孜孜:勤勉,不懈怠。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。
出处:《尚书·君陈》:“惟日孜孜,无敢逸豫。”《后汉书·鲁丕传》:“性沉深好学,孳孳不倦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向朗传》:“乃更潜心典籍,孜孜不倦。”
29、如坐针毡 [ rú zuò zhēn zhān ]
释义:象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。形容心神不定,坐立不安。
出处:《晋书·杜锡传》:“累迁太子中舍人。性亮直忠烈,屡谏愍怀太子,言辞恳切,太子患之。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,刺之流血。”
30、凿壁借光 [ záo bì jiè guāng ]
释义:凿:挖。在墙上凿一小孔,借邻居的灯光读书。形容家贫刻苦读书
出处:晋·葛洪《西京杂记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
形容学习紧张的成语(32个)
••阅读 1560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关于每天学习的优美成语
出类拔萃,丰功伟绩,功成名就,金榜题名,炉火纯青,名列前茅,品学兼优,首屈一指,数一数二,硕果累累,独占鳌头,捷足先登
鼓励学习的八字成语
从头做起,尽如人意,金无足赤,精诚所至,人无完人,金石为开,自强不息
关于学习的英语成语带翻译
大雨滂沱,隔墙有耳,孤掌难鸣,进退维谷,居安思危,理直气壮,木已成舟,倾盆大雨,人孰无过,日以继夜,入乡随俗,熟能生巧,死而后已,五彩缤纷,闲言闲语,言行一致,一心一意,一览无余,有志者事竟成,百闻不如一见,丢三落四,咄咄逼人,坚贞不屈,锲…
描写紧张的心理活动的成语
屏气敛息,诚惶诚恐,触目惊心,大惊失色,寒心酸鼻,惶恐不安,急不可待,急急忙忙,惊天动地,惊心动魄,惊慌失色,惊魂未定,口不择言,六神无主,毛骨悚然,迫不及待,七上八下,热锅上的蚂蚁,任人宰割,如坐针毡,如履薄冰,手忙脚乱,手脚无措,手足无…
形容心理紧张焦虑的成语
百爪挠心,屏气敛息,不知所措,趁火抢劫,诚惶诚恐,触目惊心,大惊失色,怛然失色,担惊受怕,胆战心寒,胆裂魂飞,瞪目结舌,动魄惊心,骨寒毛竖,骇人听闻,寒心酸鼻,寒毛卓竖,汗不敢出,汗流满面,黑云压城城欲摧,惶恐不安,惶惶不安,魂飞魄散,火烧…
内容心里紧张的成语
屏气慑息,屏气敛息,不知所措,不遑暇食,趁火抢劫,诚惶诚恐,措手不及,大惊失色,呆若木鸡,瞪眼咋舌,瞪目结舌,动魄惊心,寒毛卓竖,汗不敢出,黑云压城城欲摧,惶恐不安,慌不择路,慌慌张张,惶惶不安,魂不附体,魂飞魄散,急张拘诸,剑拔弩张,焦躁…
描写紧张时心里的成语
八公草木,拔刃张弩,屏气慑息,屏气敛息,不蔽风雨,不遑暇食,趁火抢劫,诚惶诚恐,触而即发,喘息未定,寸晷风檐,大汗涔涔,瞪眼咋舌,瞪目结舌,动魄惊心,风檐寸晷,寒毛卓竖,汗不敢出,汗出如渖,汗流满面,黑云压城城欲摧,惶恐不安,急处从宽,急张…
高中生励志学习的成语
背道而驰,不耻下问,晨钟暮鼓,防萌杜渐,大公无私,邯郸学步,囫囵吞枣,画虎不成反类犬,画虎不成,黄雀在后,坚持不懈,艰苦奋斗,脚踏实地,截长补短,井井有条,精疲力尽,卷土重来,困兽犹斗,揽辔澄清,力争上游,良药苦口,盲人摸象,盲人瞎马,南辕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