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安贫乐道 [ ān pín lè dào ]
释义:安于贫穷,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。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杨彪传》:“安贫乐道,恬于进趣。”
2、岸然道貌 [ àn rán dào mào ]
释义:指严肃的神态。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成仙》:“又八九年,成忽自至,黄巾氅服,岸然道貌。”
3、不辨真伪 [ bù biàn zhēn wěi ]
释义:辨:分辨。伪:虚假。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十九回:“晋文公先年过曹,曹人多有识得的,其夜仓卒不辨真伪。”
4、不苟言笑 [ bù gǒu yán xiào ]
释义:苟:苟且,随便。不随便说笑。形容态度庄重严肃。
出处:《礼记·典礼上》:“不苟訾,不苟笑。”
5、不怀好意 [ bù huái hào yì ]
释义:怀:包藏。没安好心。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七回:“武松听了这话,自家肚里寻思道:‘这妇人不怀好意了。你看我且先耍他。’”
6、乘伪行诈 [ chéng wěi xíng zhà ]
释义:指弄虚作假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列女传·母仪》:“夫伐功施劳,鲜能布仁;乘伪行诈,莫能久长。”
7、出人意外 [ chū rén yì wài ]
释义: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,都没想到的。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一:“却又有转眼贫富出人意外,眼前事分毫算不得准的哩!”
8、揣奸把猾 [ chuāi jiān bǎ huá ]
释义:揣:藏。奸:奸诈,狡诈,虚伪。心藏奸诈,行为狡猾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十样锦》第二折:“因某生前揣奸把猾,死后永做饿鬼。”
9、盗名欺世 [ dào míng qī shì ]
释义:盗:窃取;名:名誉;欺:欺骗。窃取名誉,欺骗世人。
出处:《宋史·郑丙传》:“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者,欺世盗名,不宜信用。”
10、盗钟掩耳 [ dào zhōng yǎn ěr ]
释义:盗:盗窃;钟:古代一种乐器。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。比喻自欺欺人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百姓有得钟者,欲负而走,则钟大不可负,以椎毁之,钟况然有音。恐人闻之而夺己也,遽掩其耳。”
11、低三下四 [ dī sān xià sì ]
释义: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。
出处:清 孔尚任《桃花扇 听稗》:“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,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。”
12、点头哈腰 [ diǎn tóu hā yāo ]
释义:比喻虚假的恭敬或过分的客气。
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四:“比他穷的人,知道他既是钱狠子,手脚又厉害,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敬而远之。”
13、钓名欺世 [ diào míng qī shì ]
释义:钓:捞取。运用不正当手段捞取名著,欺骗世人。
出处:清·郑燮《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》:“不过挪移借贷,改窜添补,便尔钓名欺世。”
14、东张西望 [ dōng zhāng xī wàng ]
释义:张:看。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一:“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,一心只想丈夫回来,从此时常走向前楼,在帘内东张西望。”
15、道远知骥 [ dào yuǎn zhī jì ]
释义:路远才知道马的好坏。
出处:三国·魏·曹操《矫志》:“道远知骥,世伪知贤。”
16、道貌凛然 [ dào mào lǐn rán ]
释义:犹道貌岸然。指神态严肃,一本正经的样子。
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·维摩诘经讲经文》:“光严整行之次,忽见维摩,道貌凛然,仪形垒落。”
17、道貌俨然 [ dào mào yǎn rán ]
释义:犹道貌岸然。指神态严肃,一本正经的样子。
出处:巴金《家》九:“爷爷从前原也是荒唐的人,他到后来才变为道貌俨然的。”
18、盗铃掩耳 [ dào líng yǎn ěr ]
释义:比喻自己欺骗自己。同“盗钟掩耳”。
出处:清·伤时子《苍鹰击·戕藩》:“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,卖国甘心作帝皇,有甚商量。”
19、泛泛而谈 [ fàn fàn ér tán ]
释义:泛泛:平常,不深入。一般地浮泛地谈谈。
出处:茅盾《怎样评价〈青春之歌〉》:“也由于时间关系,不能把《青春之歌》重读一遍然后执笔,故而只能泛泛而谈,不能引证原文作具体的分析。”
20、敷衍了事 [ fū yǎn liǎo shì ]
释义:敷衍:做事不认真;了:完。指办事马马虎虎,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。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也有先作揖,后磕头的,也有磕起头来,再作一个揖的。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,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。”
21、改头换面 [ gǎi tóu huàn miàn ]
释义: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,内容实质不变。
出处:唐·寒山《诗三百三首》第二一四首:“改头换面孔,不离旧时人。”
22、故弄玄虚 [ gù nòng xuán xū ]
释义:故:故意;弄:玩弄;玄虚:用来掩盖真相,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。故意玩弄花招,迷惑人,欺骗人。
出处:韩非《韩非子 解老》:“圣人观其玄虚,用其周行,强字之曰道。”
23、诡言浮说 [ guǐ yán fú shuō ]
释义:指虚假不实的话。
出处:《资治通鉴·梁武帝太清元年》:“[侯景]衅暴恶盈,侧首无托,以金陵逋逃之薮,江南流寓之地,甘辞卑礼,进孰图身,诡言浮说,抑可知矣。”
24、和蔼可亲 [ hé ǎi kě qīn ]
释义:和蔼:和善。态度温和,容易接近。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九回:“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,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。”
25、花言巧语 [ huā yán qiǎo yǔ ]
释义:原指铺张修饰、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。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。
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:“‘巧言’即今所谓花言巧语,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
26、花说柳说 [ huā shuō liǔ shuō ]
释义:形容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哄人。
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5回:“你看不得这些年轻的小老爷们,花说柳说的,不中用。”
27、货真价实 [ huò zhēn jià shí ]
释义:货物不是冒牌的,价钱也是实在的。形容实实在在,一点不假。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回:“但不知可有‘货真价实,童叟无欺’的字样没有?”
28、狐假鸱张 [ hú jiǎ chī zhāng ]
释义:比喻倚仗别人,虚张声势。
出处: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“初则狐假鸱张,自谓骁雄莫敌;旋则鸟鱼烂,无非破账而终。”
29、话不虚传 [ huà bù xū chuán ]
释义:指传言不假,与实际相符。
出处:元·郑光祖《王粲登楼》第二折:“人说此人矜骄傲慢,果然话不虚传。”
30、假仁假义 [ jiǎ rén jiǎ yì ]
释义:伪装仁慈善良。
出处:《朱子全书·历代一·唐》:“汉高祖私意分数少,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。”
形容虚假的事情成语(154个)
••阅读 1263
形容虚假的事情词语(9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没能力做这个事情的成语大全
爱莫能助,百无一能,鞭长莫及,不学无术,才疏意广,独木难支,绠短汲深,敬谢不敏,力不从心,力不能支,力不胜任,力有未逮,力所不及,碌碌无能,平平庸庸,山珍海味,山珍海错,无能为力,心余力绌,心有余而力不足,一无所成,一无所能,一无所长,一无…
形容和别人做一样的事情的成语大全
事倍功半,以身作则,得不偿失,舍本逐末
形容事情不是完全的成语大全
暗昧之事,不事城府,操之过急,尺有所短,出乎意料,触事面墙,寸有所长,胆小怕事,断事以理,阿尊事贵,额外主事,分内之事,甘瓜苦蒂,国家大事,荒诞不经,机事不密,尽如人意,金无足赤,锦上添花,精明能干,平居无事,平静无事,七事八事,前尘影事,…
形容做事情要趁早的成语大全
沉着痛快,殚精竭虑,多快好省,废寝忘食,尽心尽力,尽力而为,精义入神,精益求精,精雕细刻,聚精会神,口快心直,快人快语,快人快事,快步流星,快马加鞭,能说会道,能言快语,亲痛仇快,勤勤恳恳,全神贯注,任劳任怨,慎小谨微,胜任愉快,说长道短,…
形容对待事情不上心的成语大全
掉以轻心,毫不关心,聚精会神,漫不经心,没心没肺,漠不关心,视若无睹,随随便便,专心致志,心不在焉
形容什么事情都自己干的成语大全
八面玲珑,从容不迫,独当一面,独树一帜,多才多艺,奋发有为,聚精会神,另辟蹊径,全知全能,三头六臂,神通广大,事必躬亲,通天本领,无所不包,无所不知,无所不能,一心一意,一无所能,一无所长,应付自如,游刃有余,专心致志,自学成才,自食其力,…
重复性的事情用那个成语大全形容
不可动摇,不拔之志,超世之才,持之以恒,重振旗鼓,出类拔萃,毫不动摇,坚忍不拔,坚持不懈,坚定不移,坚韧不拔,上下同心,孜孜不懈,百折不挠,半途而废,坚贞不屈,锲而不舍,推心置腹,知难而退
形容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情的成语大全
安分守己,不务正业,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,触类旁通,独善其身,奋发有为,敷衍了事,各司其职,各尽所能,各司其事,各尽其责,功败垂成,规规矩矩,好逸恶劳,精益求精,马马虎虎,埋头苦干,满盘皆输,弄巧成拙,前功尽弃,惹是生非,世外桃源,事不关己,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