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在话下 [ bù zài huà xià ]
释义:指事物轻微,或者理所当然,不值得一提。
出处:元·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四折:“以下各随次第加官赐赏,这且不在话下。”
2、冰解的破 [ bīng jiě dì pò ]
释义:冰冻融解,箭靶射中。比喻问题解决,障碍消除。
出处:清·曾国藩《序》:“惟校雠之学,我朝独为卓绝,乾嘉间巨儒辈出,讲求音声故训,校勘疑误,冰解的破,度越前世矣。”
3、冰壸秋月 [ bīng kǔn qiū yuè ]
释义: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赠潘谷》诗:“布衫漆黑手如龟,未害冰壶贮秋月。”
4、冰清水冷 [ bīng qīng shuǐ lěng ]
释义:指冷冷清清。
出处:《何典》第四回:“初时还有些和尚道士,有家中闹弗清楚,到也不甚觉着。及至断了七,出过棺材,诸事停当,弄得家里冰清水冷。”
5、繁文缛节 [ fán wén rù jié ]
释义:文:规定、仪式;缛:繁多;节:礼节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上圆丘合祭六仪》:“仪者必又曰:省去繁文末节,则一岁可以再郊。”
6、化为乌有 [ huà wéi wū yǒu ]
释义:乌有:哪有,何有。变得什么都没有。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。
出处:汉·司马相如作《子虚赋》:“楚使子虚使于齐,王悉发车骑,与使者出畋。畋罢,子虚过姹乌有先生,亡是公存焉。”
7、火上弄冰 [ huǒ shàng nòng bīng ]
释义:比喻一下子消失净尽。
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5回:“泼魔苦苦用心拿我,诚所谓水中捞月;老孙若要擒你,就好似火上弄冰。”
8、尖酸刻薄 [ jiān suān kè bó ]
释义:说话带刺,待人冷酷。
出处:宋·陈抟《心相编》:“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。”
9、煎水作冰 [ jiān shuǐ zuò bīng ]
释义:比喻不可能的事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堂隆传》:“以若所为,求若所致,犹缘木求鱼,煎水作冰,其不可得,明矣。”
10、冷语冰人 [ lěng yǔ bīng rén ]
释义:用冷酷的话伤人。
出处:宋·曾造《类说·〈外史梼杌〉》:“潘柱迎,孟蜀时,以财结权要,或戒之,乃日:‘非是求愿,不欲以冷语冰人耳。’”
11、镂冰炊砾 [ lòu bīng chuī lì ]
释义:比喻徒劳无益。
出处:语出宋·黄庭坚《送王郎》诗:“炊沙作糜终不饱,镂冰文字费工巧。”
12、敲冰玉屑 [ qiāo bīng yù xiè ]
释义:泛指精美的纸张。
出处:元·刘埙《隐居通议·诗歌》:“后三年,当予亡命,萧永言同醉,见予举似,急索纸而恨无敲冰玉屑,以备恶语。”
13、融为一体 [ róng wéi yī tǐ ]
释义:融合为整体。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,配合自然,如同一个整体。
出处:先秦·管仲《管子·七法》:“有一体之治,故能出号令,明宪法矣。”
14、枘凿冰炭 [ ruì záo bīng tàn ]
释义:比喻事物尖锐对立,互不相容。参见“枘凿方圆”。
出处:清王鸣盛《十七史商榷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·顾欢论道佛二家》:“愚谓欢所引道经颇确,老子子即佛,本是一人,故无二法……惟与吾儒,则如枘凿冰炭之不相合耳。”
15、枘凿方圆 [ ruì záo fāng yuán ]
释义:枘、凿,榫头与卯眼。一方一圆,则无法投合。比喻不调协,扞格不入。
出处:明吾邱瑞《运甓记弃官就辟》:“一官寥落误儒绅,枘凿方圆迕世情。”
16、提心吊胆 [ tí xīn diào dǎn ]
释义: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。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七回:“众僧闻得此言,一个个提心吊胆,告天许愿。”
17、徒劳无功 [ tú láo wú gōng ]
释义: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成效。
出处:《庄子·天运》:“推舟于陆也,劳而无功。”《管子·形势》:“与不可,强不能,告不知,谓之劳而无功。”
18、徒劳无益 [ tú láo wú yì ]
释义:白费劲,没有一点用处。
出处:清·林则徐《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》:“倘实系硐产全枯,徒劳无益,则名是实非之厂。”
20、雪操冰心 [ xuě cāo bīng xīn ]
释义:志行品德高尚纯洁。
22、炙冰使燥 [ zhì bīng shǐ zào ]
释义:炙:烤。用火烤冰,想使它干燥。比喻事情办不到。
出处:《抱朴子·刺骄》:“欲望萧雍济济,后生有武,是犹炙冰使燥,积灰令炽矣。”
23、钻冰求火 [ zuān bīng qiú huǒ ]
释义:比喻徒劳无功。
出处: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102卷:“影离响绝,云销雾除,钻冰求火,探巢捕鱼,不足言其无也。”
24、报冰公事 [ bào bīng gōng shì ]
释义: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。
25、冰肌雪肠 [ bīng jī xuě cháng ]
释义:比喻身心洁白,没有污点。
出处: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筵席》:“东林伯仲,俺青楼皆知敬重。干儿冰肌雪肠原自同,铁心石腹何愁冻。吐不尽鹃血满胸。”
26、冰炭不投 [ bīng tàn bù tóu ]
释义:比喻彼此合不来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夫冰炭不同器而久,寒暑不兼时而至。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。”
27、冰肌玉骨 [ bīng jī yù gǔ ]
释义:冰:晶莹。肌骨如同冰玉一般。形容女子肌肤莹洁光滑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洞仙歌》词:“冰肌玉骨,自清凉无汗。”
28、炊沙镂冰 [ chuī shā lòu bīng ]
释义:炊沙不能成饭,刻冰不能作器。比喻徒劳无功。
出处:宋·张淏《云谷杂记》卷首:“绝编坏简徒自苦,炊沙镂冰初何功?”
29、冬温夏凊 [ dōng wēn xià jìng ]
释义:凊:凉。冬天使父母温暖,夏天使父母凉爽。本指人子孝道。现亦泛称冬暖夏凉。
出处: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凊。”
30、昏定晨省 [ hūn dìng chén xǐng ]
释义:昏:天刚黑;省:探望、问候。晚间服侍就寝,早上省视问安。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。
出处: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清,昏定而晨省。”
形容冰被化了的词语(10个)
- 二十四孝1.指古代二十四名尽孝的典型人物。旧传元郭守敬弟守正辑虞舜﹑汉文帝﹑曾参﹑闵损﹑仲由﹑董永﹑郯子﹑江革﹑陆绩﹑唐夫人﹑吴猛﹑王祥﹑郭巨﹑杨香﹑朱寿昌﹑庾黔娄﹑老莱子﹑蔡顺﹑黄香﹑姜诗﹑王褒﹑丁兰﹑孟宗﹑黄庭坚等二十四人孝行,成《二十四孝》一书。元张宪有《题王克孝二十四孝图》诗。
- 冰壑玉壶壑:深沟。像冰那样清澈的深山沟里的水,盛在晶莹的玉壶里。比喻人节操高尚,品性高洁。
- 冰弦玉柱筝和美称。
- 冰炭相爱爱:亲近。冰和炭互相接近。比喻互相救助。
- 励志冰檗形容在清苦的生活环境中激励自己的意志。
- 励志如冰指激励意志使身心如同晶莹的冰一样清白。
- 势如冰炭就像冰块和炭火一样。形容两者不能相容。
- 敦煌变文1.敦煌石室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。是中国唐五代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。王重民等所编《敦煌变文集》中搜罗的敦煌变文较为宏富。参见"变文"﹑"敦煌石室"。
- 遗矢如冰1.东晋王敦谋反,晋明帝化装去察看王敦营垒。走后,王敦使五骑追帝。"帝亦驰去,马有遗粪,辄以水灌之";而追的人"见马粪冷,以为信远而止不追"。事见《晋书.明帝纪》。后以"遗矢如冰"指代其事。
- 雕冰画脂在冰上雕刻,在凝固的油脂上绘画。比喻白费工夫,劳而无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