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露锋芒 [ bù lù fēng máng ]
释义:锋芒:比喻锐气或才干。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。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、抱负等加以掩饰。
出处: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·补笔谈》:“(寇准)能断大事,不拘小节;有干将器,不露锋芒。”
2、出处语默 [ chū chǔ yǔ mò ]
释义:出仕和隐退,发言和沉默。
出处:语出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君子之道,或出或处,或默或语。”
3、大辩若讷 [ dà biàn ruò nè ]
释义:讷:语言迟钝,不善于讲话。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。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,不露锋芒。
出处:《老子》第四十五章:“大真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。”
4、照本宣科 [ zhào běn xuān kē ]
释义:照:按照;本:书本;宣:宣读;科:科条,条文。照着本子念条文。形容讲课、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、讲稿,没有发挥,不生动。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西蜀梦》第三折:“也不用僧人持咒,道士宣科。”
5、长篇大论 [ cháng piān dà lùn ]
释义:滔滔不绝的言论。多指内容烦琐、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。
出处:元 朱士凯《录鬼簿序》:“乐府小曲,大篇长什,传之于人,每不遗藁,故未以有就编焉。”
6、短小精悍 [ duǎn xiǎo jīng hàn ]
释义:形容人身躯短小,精明强悍。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。
出处: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“解为人短小精悍。”
7、巧发奇中 [ qiǎo fā qí zhòng ]
释义:发:射箭,比喻发言。形容善于乘机发表意见,后能为事实所证实。
出处: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少君资好方,善为巧发奇中。”
8、滔滔不绝 [ tāo tāo bù jué ]
释义:滔滔:形容流水不断。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。指话很多,说起来没个完。
出处:五代后周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走丸之辩》:“张九龄善谈论,每与宾客议论经旨,滔滔不竭,如下阪走丸也。”
扩展阅读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