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百读不厌 [ bǎi dú bù yàn ]
释义:厌:厌烦,厌倦。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。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,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》诗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
2、不计其数 [ bù jì qí shù ]
释义:没法计算数目。形容很多。
出处:宋·魏了翁《奏措京湖诸郡》:“或谓官民兵在城内者约二十万,而散在四郊者,不计其数。”
3、博览古今 [ bó lǎn gǔ jīn ]
释义:博:广博。广泛阅读古今书籍,通晓古今学识。形容学问渊博。
出处:《汉书·成帝纪赞》:“博览古今,容受直辞。”
4、残编断简 [ cán biān duàn jiǎn ]
释义:指残缺不全的书籍。
出处:北周·庚信《谢滕王集序启》:“某本乏财用,无多作述……至如残编落简,并入尘埃;赤轴青箱,多从灰烬。
5、残缺不全 [ cán quē bù quán ]
释义:残:残破;缺:缺少;全:完整。残破、缺少,很不完全。
出处: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十二:“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,不是虚造骗人的;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,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。”
6、舛讹百出 [ chuǎn é bǎi chū ]
释义:舛:错乱。讹:错误。错乱的地方很多。一般指书籍的写作或印制不精。
7、残编裂简 [ cán biān liè jiǎn ]
释义: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。
出处:明·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经籍会通三》:“古书历世兵革洊更,间有残编裂简,仅以空名,寓于载籍。辑录之家,存而不论。”
8、残篇断简 [ cán piān duàn jiǎn ]
释义:残缺不全的书籍。
出处:北周·庚信《谢滕王集序启》:“某本乏财用,无多作述……至如残编落简,并入尘埃;赤轴青箱,多从灰烬。”
9、插架万轴 [ chā jià wàn zhóu ]
释义:插架:将藏书安放在书架上。轴:古代书卷中的杆,借指书籍。形容藏书丰富。
出处:语出唐·韩愈《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》诗:“邺侯家多书,插架三万轴。”
11、大书特书 [ dà shū tè shū ]
释义:书:写。大写特写。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答元侍御书》:“而足下年尚强,嗣德有继,将大书特书,屡书不一书而已也。”
12、丹黄甲乙 [ dān huáng jiǎ yǐ ]
释义:指点校书籍,评定次第。
出处:清·钱谦益《葛端调编次诸家文集序》:“句读之有析,文理之不通,而俨然丹黄甲乙,衡加于经传,不已傎乎!”
13、丹铅甲乙 [ dān qiān jiǎ yǐ ]
释义:指点校书籍,评定次第。
出处:清·戴名世《序》:“千子慨然悯之,取一代之文,丹铅甲乙,辨其黑白。”
14、发愤忘食 [ fā fèn wàng shí ]
释义:努力学习或工作,连吃饭都忘了。形容十分勤奋。
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
15、废寝忘食 [ fèi qǐn wàng shí ]
释义:废:停止。顾不得睡觉,忘记了吃饭。形容专心努力。
出处:南朝·齐·王融《曲水诗》序:“犹且具明废寝,昃晷忘餐。”
16、焚膏继晷 [ fén gāo jì guǐ ]
释义:膏:油脂,指灯烛;继:继续,接替;晷:日光。点上油灯,接续日光。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焚膏油以继晷,恒兀兀以穷年。”
17、焚书坑儒 [ fén shū kēng rú ]
释义:焚:烧;坑:把人活埋;儒:指书生。焚毁典籍,坑杀书生。
出处:汉·孔安国《〈尚书〉序》:“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,焚书坑儒,天下学士逃难解散。”
18、旰食宵衣 [ gàn shí xiāo yī ]
释义:天色很晚才吃饭,天不亮就穿衣起来。形容勤于政事。
出处:南朝·陈·徐陵《陈文帝哀策文》:“勤民听政,旰食宵衣。”
19、汗牛充栋 [ hàn niú chōng dòng ]
释义:栋:栋宇,屋子。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,存放时可堆至屋顶。形容藏书非常多。
出处:唐·柳宗元《陆文通墓表》:“其为书,处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”
20、浩如烟海 [ hào rú yān hǎi ]
释义:浩:广大;烟海:茫茫大海。形容典籍、图书等极为丰富。
出处:隋·释真观《梦赋》:“若夫正法宏深,妙理难寻,非生非灭,非色非心,浩如沧海,郁如邓林。”
21、回肠荡气 [ huí cháng dàng qì ]
释义:回:回转;荡:动摇。使肝肠回旋,使心气激荡。形容文章、乐曲十分婉转动人。
出处: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感心动耳,回肠伤气。”三国·魏·曹丕《大墙上蒿行》:“女娥长歌,声协宫商,感心动耳,荡气回肠。”
22、回味无穷 [ huí wèi wú qióng ]
释义:回味: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。比喻回想某一事物,越想越觉得有意思。
出处:宋·王禹偁《橄榄》诗:“良久有回味,始觉甘如饴。”
23、黄麻紫书 [ huáng má zǐ shū ]
释义:皇帝的文告,用黄麻纸书写,用紫泥封缄,故称。同“黄麻紫泥”。
出处:清·钱谦益《福建道监察御史赠通议大夫大仆寺卿谥忠毅李公墓志铭》:“黄麻紫书,照耀夜壑。”
24、家书抵万金 [ jiā shū dǐ wàn jīn ]
释义:比喻家信的珍贵。
出处:唐·杜甫《春望》诗:“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”
25、精妙绝伦 [ jīng miào jué lún ]
释义:精:精巧。绝伦:无与伦比。精巧美妙到了极点。
出处:宋·周密《武林旧事·灯品》:“灯只至多,苏、福为冠,新安晚出,精妙绝伦。”
26、兢兢业业 [ jīng jīng yè yè ]
释义:形容做事谨慎、勤恳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云汉》:“兢兢业业,如霆如雷。”
27、尽信书不如无书 [ jìn xìn shū bù rú wú shū ]
释义: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。
出处:语出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尽信书,则不如无书。吾于武成,取二三策而已矣。”宋·陆九渊《政之宽猛孰先论》:“鸣呼,尽信书不如无书。”
28、扣人心弦 [ kòu rén xīn xián ]
释义:把心比作琴,拨动了心中的琴弦。形容事物激动人心。
出处:魏巍《东方》第二部第七章:“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,但那天的几句话,却是那样扣人心弦,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。”
30、洛阳纸贵 [ luò yáng zhǐ guì ]
释义:比喻著作有价值,流传广。
出处:《晋书·左思传》:“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,洛阳为之纸贵。”
形容快速写书的成语(76个)
••阅读 4061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快速发应的成语
白驹过隙,奔逸绝尘,长驱直入,成家立业,大步流星,风驰电掣,呱呱坠地,疾如雷电,健步如飞,快马加鞭,老态龙钟,潜滋暗长,入土为安,寿终正寝,速战速决,天真无邪,血气方刚,牙牙学语,一泻千里,颐养天年,而立之年,一目十行
形容经济快速发展的成语
风起云涌,日升月恒,日新月异,如火如荼,瞬息万变,欣欣向荣,有增无已,与日俱增,与时俱进,蒸蒸日上,突飞猛进,一日千里
形容快速飞翔的成语
比翼齐飞,比翼双飞,插翅难飞,雏鹰展翅,儿女英雄,飞云掣电,飞沙走砾,飞龙在天,飞龙乘云,凤翥鸾翔,凤翥龙翔,风驰电掣,扶摇直上,高飞远翔,高飞远举,横翔捷出,鸿翔鸾起,龙翔凤翥,鹏程万里,翩翩起舞,青云直上,腾云驾雾,天马行空,雪泥鸿爪,…
形容眼睛快速看的成语
过眼烟云,见钱眼开,冷眼旁观,另眼相看,眉高眼低,目不转睛,三眼一板,手疾眼快,望眼欲穿,心明眼亮,眼花缭乱,眼高手低,一目了然,有眼无珠
形容安全快速的成语
安分守己,安室利处,安然无事,安然无恙,安营下寨,安若泰山,百不失一,避凶趋吉,变危为安,剥茧抽丝,擘肌分理,不可动摇,不差毫发,不遗巨细,长治久安,沉李浮瓜,盛水不漏,抽丝剥茧,大汗淋漓,得荫忘身,堤溃蚁孔,滴水不漏,睹微知著,儿女英雄,…
形容快速精准的成语
不差毫厘,弹无虚发,箭不虚发,精益求精,丝毫不差,惟妙惟肖,一语中的,一针见血,百发百中,百步穿杨
形容可以快速干燥的成语
唇焦舌干,唇焦口燥,费尽心思,管秃唇焦,焦心如焚,舌干唇焦,烟熏火燎,燥荻枯柴,炙冰使燥
形容快速跑步的成语
昂头阔步,步履艰难,步履维艰,超轶绝尘,大步流星,风旋电掣,风驰电掣,健步如飞,快步流星,快马加鞭,狼奔鼠窜,慢条斯理,行步如风,行疾如飞,行步如飞,行走如飞,迅雷不及,迅雷不及掩耳,遥遥领先,一马当先,昂首阔步,一日千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