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痴心妄想 [ chī xīn wàng xiǎng ]
释义:痴心: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;妄想:荒诞的打算。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。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大凡人不做指望,到也不在心上;一做指望,便痴心妄想,时刻难过。”
3、胡说八道 [ hú shuō bā dào ]
释义: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。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十八回:“你那曾见《素问》、《难经》、《本草》、《脉诀》,是甚般章句,怎生注解,就这等胡说乱道,会甚么悬丝诊脉!”
4、胡思乱想 [ hú sī luàn xiǎng ]
释义:指没有根据,不切实际的瞎想。
出处:《朱子全书·学》:“宜于日用之间,稍立课程,不要如此胡思乱量,过却子也。”
5、开门见山 [ kāi mén jiàn shān ]
释义: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,不拐弯抹角。
出处:唐·刘得仁《青龙寺僧院》:“此地堪终日,开门见数峰。”
6、可想而知 [ kě xiǎng ér zhī ]
释义:不用说明就能想象得到。
出处:宋·王楙《野客丛书》:“……而郊以吟诗废务,上官差官以摄其职,分其半禄,酸寒之壮,可想而知。”
8、前言不搭后语 [ 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 ]
释义: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。多形容思想混乱,不能自圆其说。
出处: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六章:“四科长急得前言不搭后语地说:‘701,不是我!’”
9、吞吞吐吐 [ tūn tūn tǔ tǔ ]
释义:想说,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。形容说话有顾虑。
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;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?”
10、拖泥带水 [ tuō ní dài shuǐ ]
释义:比喻说话做事不干脆利落。
出处:宋《碧岩录》卷一:“道个佛字,拖泥带水;道个禅字,满面惭惶。”宋·释道元《五灯会元》:“狮子翻身,拖泥带水。”
11、惜墨如金 [ xī mò rú jīn ]
释义:惜:爱惜。爱惜墨就象金子一样。指不轻易动笔。
出处: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》卷八:“李成惜墨如金,是也。”
12、信以为真 [ xìn yǐ wéi zhēn ]
释义:相信他是真的。指把假的当作真的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李汧公穷邸遇侠客》:“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,在人前夸炫家世,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,信以为真,把他十分敬重。”
13、油嘴滑舌 [ yóu zuǐ huá shé ]
释义:形容说话油滑,耍嘴皮子。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十一回:“俺看他油嘴滑舌,南腔北调,到底算个甚么?”
14、有口难分 [ yǒu kǒu nán fēn ]
释义:分:分辩。有嘴难分辩。形容难分辩清楚。
出处:元·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第一折:“直着我有口难分,进推无门。”
15、有口难言 [ yǒu kǒu nán yán ]
释义:言:说。虽然有嘴,但话难以说出口。指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醉睡者》诗:“有道难行不如醉,有口难言不如睡。”
16、慢条斯理 [ màn tiáo sī lǐ ]
释义: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,不慌不忙。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,不不慌不忙。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:“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,慢条斯理,如在意如不在意。”
17、默默无言 [ mò mò wú yán ]
释义:不声不响,闭口无言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二折:“忧的我神思竭,默默无言;愁的我魂胆丧,兢兢打战。”
18、欲言又止 [ yù yán yòu zhǐ ]
释义:想说又停止不说。形容有难言的苦衷。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:“语甚凄楚,惊问之,欲言而止者再。”
19、不可收拾 [ bù kě shōu shí ]
释义: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送高闲上人序》:“泊与淡相遭,颓堕委靡,溃败不可收拾。”
20、痴人说梦 [ chī rén shuō mèng ]
释义:痴:傻。原指对痴人说梦话而痴人信以为真。比喻凭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乱语。
出处:宋·释惠洪《冷斋夜话》卷九:“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也。”
21、胡言乱语 [ hú yán luàn yǔ ]
释义:指没有根据,不符实际的瞎说,或说胡话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六:“这二老汉,各人好与三十棒。何故?一个说长说短,一个胡言乱语。虽然如是,且放过一著。”
22、自圆其说 [ zì yuán qí shuō ]
释义:圆:圆满,周全。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。
出处:以世俗之情遇意外之事,实难自圆其说。 清·方玉润《星烈日记》七十
23、一发不可收拾 [ yī fā bù kě shōu shí ]
释义:一发:更加。指一件事情发展势头很猛,无法收手,不可阻挡。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,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,局面无法收拾 。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二回:“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,及文七爷醉后之言,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,所以又是气,又是醋,并在一处,一发而不可收拾。”
24、痴儿说梦 [ chī ér shuō mèng ]
释义:痴:呆,傻。原指对傻子说梦话而傻子信以为真。比喻凭妄想说不可靠或根本办不到的话
出处:宋·辛弃疾《水调歌头》:“莫向痴儿说梦,且作山人索价,颇怪鹤书迟。”
25、难于启齿 [ nán yǐ qǐ chǐ ]
释义:启齿:开口。话很难说出口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22回:“欲告庆父,而难于启齿,乃于门外号啕大哭。”
26、欲说还休 [ yù shuō hái xiū ]
释义:休:停止。想说又停下来不说
出处:宋·辛弃疾《丑奴儿》词:“如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,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。”
27、痛痛快快 [ tòng tòng kuài kuài ]
释义:马上,毫不犹豫。尽情
出处: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第一回:“依我看来,泰山是五岳之一,既然来到此地,索兴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。”
28、邪说异端 [ xié shuō yì duān ]
释义:邪说:有害的学说;异端:不正统。指和正统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学说或指荒诞不经的道理
出处: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18回:“鹏儿开口,即为高蹈之路。孩儿正脑着他入于邪说异端,母亲怎反奖起他来。”
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成语(29个)
••阅读 4574
想说又说不出来的词语(1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做出来题兴奋的神态和动作的成语
浩浩荡荡
描写小草长出来的成语
生生不息
形容委屈说不出口的成语
闭口无言,不置可否,瞠目结舌,理屈词穷,默不作声,默默无言,目瞪口呆,如鲠在喉,哑口无言,有口难言,张口结舌
表达有话说不出的成语
断断续续,骨鲠之臣,结结巴巴,难言之隐,如鲠在喉,食骨在喉,哑口无言,鸦雀无声,一言难尽,有口难言,欲言又止,欲说还休,忠言逆耳,吞吞吐吐
说不知好歹的人的成语
不知好歹,不识好歹,感恩戴德,黑白不分,是非不分,是非分明,是非轻重,不识抬举
形容话说不出口的成语
闭口无言,不置可否,瞠目结舌,理屈词穷,默不作声,默默无言,目瞪口呆,如鲠在喉,哑口无言,有口难言,张口结舌
表达心里的苦不能说出来的成语
解铃还须系铃人
有苦说不出的高雅成语
苦不堪言,苦海无边,难言之隐,有口难分,有口难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