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卑不亢 [ bù bēi bù kàng ]
释义:卑:低、自卑;亢:高傲。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,既不低声下气,也不傲慢自大。
出处:明·朱之瑜《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》:“圣贤自有中正之道,不亢不卑,不骄不诌,何得如此也!”
2、不亢不卑 [ bù kàng bù bēi ]
释义:亢:高傲;卑:低、自卑。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,既不低声下气,也不傲慢自大。
出处:明·朱之瑜《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》:“圣贤自有中正之道,不亢不卑,不骄不诌,何得如此也!”
3、低声下气 [ dī shēng xià qì ]
释义: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:“更瘦小低声下气,送暖偷寒,逢其所喜,避其所讳。”
4、恰如其分 [ qià rú qí fèn ]
释义: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。
出处: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08回:“赏分轻重,俱是阎仲端酌度,多寡恰如其分,无不欣喜。”
5、一字褒贬 [ yī zì bāo biǎn ]
释义:褒:赞扬,夸奖;贬:给予不好的评价。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。泛指记事论人,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。
出处:晋·杜预《左传序》:“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,然皆须数句以成言。”
6、彬彬有礼 [ bīn bīn yǒu lǐ ]
释义:彬彬: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,后形容文雅。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。
出处: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叔孙通定礼仪,则文学彬彬稍进。”
7、不抗不卑 [ bù kàng bù bēi ]
释义:抗:高傲;卑:低、自卑。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,既不低声下气,也不傲慢自大。
出处:《红楼梦》第五六回:“他这远愁近虑,不抗不卑,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,听他这一番话,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。”
8、宽严得体 [ kuān yán dé tǐ ]
释义:得体:合乎分寸。宽厚和严格掌握得恰如其分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39回:“众将见绤彀宽严得体,无不悦服。”
扩展阅读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