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不可名状 [ bù kě míng zhuàng ]- 释义:名:用言语说出;状:描绘,形容。无法用语言来形容。 - 出处:《老子》第十四章:“绳绳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,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。”晋·葛洪《神仙记·王远》:“衣有文采,又非锦绮,光彩耀目,不可名状。” 
- 2、不着边际 [ bù zhuó biān jì ]- 释义:着:接触;边际:边界,边缘。挨不着边儿。多指说话空泛,不接触实际。 - 出处:何涛思想:在此不着边际,怎生奈何!我须用自去一遭。 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十九回 
- 3、词不达意 [ cí bù dá yì ]- 释义:词:言词;意:意思。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。 - 出处:《仪礼·聘礼》:“辞多则史,少则不达,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。”宋·惠洪《高安城隍庙记》:“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,辞不达意,余尝叹息之。” 
- 4、乘虚蹈隙 [ chéng xū dǎo xì ]- 释义:犹言切中窾窍。比喻叩击中节。 - 出处:《老残游记》第十回:“黄龙举起磬击子来,在磬上铿铿锵锵的乱击,协律谐声,乘虚蹈隙。” 
- 5、单刀直入 [ dān dāo zhí rù ]- 释义:用短柄刀直接刺入。原比喻认定目标,勇猛精进。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,不绕弯子。 - 出处:宋·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二:“若是作家战将,便请单刀直入,更莫如何若何。” 
- 6、对症下药 [ duì zhèng xià yào ]- 释义:针对病症用药。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,采取有效的措施。 - 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陀传》:“府吏倪寻、李延共止,俱头痛身热,所苦正同。佗曰:‘寻当下之,延当发汗。’或难其异,佗曰:‘寻外实,延内实,故治之宜殊。’即各与药,明旦并起。” 
- 8、泛泛之谈 [ fàn fàn zhī tán ]- 释义:泛泛:浮浅不深入。一般化地泛泛地谈谈。 - 出处:孙犁《澹定集·辟栏说明》:“一切泛泛之谈,故弄玄虚,自我吹嘘之作,虽名家不收。” 
- 9、海阔天空 [ hǎi kuò tiān kōng ]- 释义:象大海一样辽阔,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。形容大自然的广阔。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,没有中心。 - 出处:唐·玄览诗:“大海从鱼跃,长空任鸟飞。” 
- 10、刻画入微 [ kè huà rù wēi ]- 释义:微:细小。精心细致地描摹,连极小之处也不大意。形容认真细致,一丝不苟。 - 出处: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中册:“本来就是最好的话题,胡雪岩又有意刻画入微,所以把王有龄夫妇听得津津有味。” 
- 11、空洞无物 [ kōng dòng wú wù ]- 释义:空空洞洞,没有什么内容。多指言谈、文章极其空泛。 -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此中空洞无物,然容卿辈数百人。” 
- 12、离题万里 [ lí tí wàn lǐ ]- 释义:形容写文章或说话同要讲得主题距离很远,毫不相干。 - 出处:有些人说话爱跑野马,闹得‘游骑无归’。有些人作文‘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’。 朱自清《论废话》 
- 13、力透纸背 [ lì tòu zhǐ bèi ]- 释义:形容书法刚劲有力,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。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,词语精练。 - 出处:唐·颜真卿《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》:“当其用锋,常欲使其透过纸背,此成功之极也。” 
- 14、蜻蜓点水 [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]- 释义: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。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。 - 出处:唐·杜甫《曲江》诗:“穿花蛱蝶深深见,点水蜻蜓款款飞。” 
- 15、切中要害 [ qiē zhōng yào hài ]- 释义: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。 - 出处:林语堂《看见碧姬芭杜的头发谈小品文》:“亦可于偶语中道得款曲,切中要害。” 
- 16、人人皆知 [ rén rén jiē zhī ]- 释义:皆:都。所有的人都知道。 -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1回:“老少男女,俗语口头,人人皆知皆说的。” 
- 17、天花乱坠 [ tiān huā luàn zhuì ]- 释义: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,感动了上天,天上纷纷落下花来。形容说话有声有色,极其动听(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)。 - 出处:《心地观经·序品》:“六欲诸天来供养,天华(花)乱坠遍虚空。” 
- 18、天南地北 [ tiān nán dì běi ]- 释义:一在天之南,一在地之北。形容地区各不相同。也形容距离极远。 - 出处:金·元好问《迈陂塘》词:“天南地北双飞客,老翅几回寒暑。” 
- 19、天南海北 [ tiān nán hǎi běi ]- 释义: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。亦形容(谈话)漫无边际。 - 出处:杨朔《熔炉》:“他素来最能关心战士,天南海北,不管怎样调皮捣蛋的人,一经他教育改造,都能脱胎换骨。” 
- 20、惟妙惟肖 [ wéi miào wéi xiào ]- 释义: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。 - 出处:宋 岳珂《英光堂帖赞》:“永之法,妍以婉,(米)芾之体,峭以健。马牛其风,神合志通;彼妍我峭,惟妙惟肖。” 
- 21、无的放矢 [ wú dì fàng shǐ ]- 释义:的:靶心;矢:箭。没有目标乱射箭。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,或不切合实际。 - 出处:清 梁启超《中日交涉汇评》:“如是,则吾本篇所论纯为无的放矢,直拉杂摧烧之可耳。” 
- 22、无边无际 [ wú biān wú jì ]- 释义:际:边缘处。形容范围极为广阔。 - 出处:清·钱采《说岳全传》第66回:“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,原来是太湖边上。” 
- 23、栩栩如生 [ xǔ xǔ rú shēng ]- 释义:栩栩:活泼生动的样子。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,如同活的一样。 - 出处: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昔者庄周梦为胡蝶,栩栩然胡蝶也,自喻适志与!不知周也。俄然觉,则茫茫然周也。” 
- 24、言归正传 [ yán guī zhèng zhuàn ]- 释义:正传:正题或本题。指话头转回到正题上来。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。 - 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1回:“和尚一看不对头,赶紧言归正传,预备说完了好告辞。” 
- 25、言之无物 [ yán zhī wú wù ]- 释义: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,没有实际内容。 - 出处:清 梁启超《跋》:“言之无物,务尖险,晚唐之极敝也。” 
- 26、要言不烦 [ yào yán bù fán ]- 释义:要:简要;烦:烦琐。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,不烦琐。 - 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管辂传》:“晏含笑而赞之曰:‘可谓要言不烦也。’” 
- 27、一挥而就 [ yī huī ér jiù ]- 释义:挥:挥笔;就:成功。一动笔就写成了。形容写字、写文章、画画快。 - 出处:宋·孙觌《鸿庆居士文集·翰林莫公内外制序》第三十卷:“一昔召公独草六制,宰相吴敏因是以危公,公解衣据案,一挥而就。” 
- 28、一气呵成 [ yī qì hē chéng ]- 释义:一口气做成。形容文章结构紧凑,文气连贯。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,迅速不间断地完成。 - 出处:明·胡应麟《诗薮·近体中》:“若‘风急天高’,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,一句之中字字皆律,而实一意贯串,一气呵成。” 
- 29、一丝不苟 [ yī sī bù gǒu ]- 释义:苟:苟且,马虎。指做事认真细致,一点儿不马虎。 - 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上司访知,见世叔一丝不苟,升迁就在指日。” 
- 30、一语道破 [ yī yǔ dào pò ]- 释义:道:说;破:揭穿。一句话就说穿了。 - 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但这位姑娘,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,此刻要一语道破,必弄到满盘皆空。” 
入木三分这个成语本来形容(48个)
••阅读 2612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这个社会很现实的成语
百废待举,百般奉承,冰天雪地,不理不睬,残垣断壁,反复无常,高低贵贱,居心叵测,可见一斑,冷言冷语,渺无人烟,女流之辈,拍案惊奇,趋炎附势,人心叵测,人情世故,人情冷暖,世态炎凉,世态人情,天寒地冻,炎凉世态,有权有势,不足为奇,人走茶凉,…
这个人不专心的成语
浮光掠影,六神无主,漫不经心,蜻蜓点水,三心二意,心猿意马,心神不宁,坐立不安,走马观花,心不在焉
描写警察这个职业的成语
为民除害,忠于职守
想离开这个城市的成语
功成身退,背井离乡
形容表现十分生动这个成语
笔底烟花,笔底春风,笔底龙蛇,别具匠心,丑态毕露,传神写照,传神阿堵,辞喻横生,儿女英雄,呼之或出,呼之欲出,画龙点晴,画龙点睛,绘声写影,绘影绘声,绘声绘色,绘声绘形,绘声绘影,活泼天机,活灵活现,活龙活现,活色生香,活神活现,匠心独妙,…
形容这个成语有哪些意思
浮光掠影,囫囵吞枣,一孔之见,一知半解
形容这个人说话没准的成语
颠三倒四,料事如神,未卜先知,先见之明,信口开河,一语中的,一针见血
形容离开这个城市成语
功成身退,背井离乡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