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哀鸿遍野 [ āi hóng biàn yě ]
释义:哀鸿:哀鸣的鸿雁。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。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
2、爱屋及乌 [ ài wū jí wū ]
释义: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。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。
出处:《尚书大传·大战》:“爱人者,兼其屋上之乌。”
3、安步当车 [ ān bù dàng chē ]
释义:安:安详,不慌忙;安步:缓缓步行。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晚食以当肉,安步以当车,无罪以当贵,清静贞正以自虞。”
4、安居乐业 [ ān jū lè yè ]
释义:安:安定;乐:喜爱,愉快;业:职业。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。
出处:《老子》:“民各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俗,乐其业,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”《汉书·货殖列传》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5、安然无恙 [ ān rán wú yàng ]
释义:恙:病。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。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岁亦无恙耶?民亦无恙耶?王亦无恙耶?。”
6、安如泰山 [ ān rú tài shān ]
释义: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,不可动摇。
出处: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变所欲为,易于反掌,安于泰山。”
7、安于现状 [ ān yú xiàn zhuàng ]
释义: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,不愿改变。
出处:王朝闻《论凤姐》第11章:“这样的梦境,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。”
8、暗渡陈仓 [ àn dù chén cāng ]
释义:渡:越过;陈仓:古县名,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。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。也隐喻男女私通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暗渡陈仓》第二折:“着樊哙明修栈道,俺可暗度陈仓古道。这楚兵不知是智,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。俺往陈仓古道抄截,杀他个措手不及也。”
9、嗷嗷待哺 [ áo áo dài bǔ ]
释义:嗷嗷:哀鸣声;待:等待;哺:喂食。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。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。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汉·荀悦《前汉纪·成帝纪三》:“作治数年,天下遍被其劳,国家疲弊,府库空虚,下至众庶,嗷嗷苦之。”
10、班门弄斧 [ bān mén nòng fǔ ]
释义: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。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,不自量力。
出处:唐·柳宗元《王氏伯仲唱和诗序》:“操斧于班、郢之门,斯强颜耳。”宋·欧阳修《与梅圣俞书》:“昨在真定,有诗七八首,今录去,班门弄斧,可笑可笑。”
11、背水一战 [ bèi shuǐ yī zhàn ]
释义:背水:背向水,表示没有退路。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。
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中说,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,穿出井陉口,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,与敌人交战。韩信以前临大敌,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,结果大破赵军。
12、不假思索 [ bù jiǎ sī suǒ ]
释义:假:假借,依靠。形容做事答话敏捷、熟练,用不着考虑。
出处:宋·黄榦《黄勉斋文集》卷四:“戒惧谨独,不待勉强,不假思索,只是一念之间,此意便在。”
13、不知不觉 [ bù zhī bù jué ]
释义:知:知道;觉:觉察。没有意识到,没有觉察到。现多指未加注意。
出处:明·赵弼《两教辨》:“遂使昏愚之徒,听其妖诞,舍正从邪,醉生梦死,不知不觉。尧舜三代以前,未闻有此教。”
14、才高八斗 [ cái gāo bā dǒu ]
释义:比喻人极有才华。
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
15、称孤道寡 [ chēng gū dào guǎ ]
释义:孤、寡:古代帝王自称。指自封为王。也比喻狂妄地以首领自居。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关大王独赴单刀会》三折:“俺哥哥称孤道寡世无双,我关某疋马单刀镇荆襄。”
16、唇亡齿寒 [ chún wáng chǐ hán ]
释义:嘴唇没有了,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利害密要相关。
出处: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虞虢之谓也。”
17、传为美谈 [ chuán wéi měi tán ]
释义:美谈:人们津津乐道的好事。指传扬开去,成为人们赞美、称颂的事情。
出处:《公羊传·闵公二年》:“鲁人至今以为美谈。”
18、呆若木鸡 [ dāi ruò mù jī ]
释义:呆:傻,发愣的样子。呆得象木头鸡一样。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。
出处:《庄子·达生》:“几矣。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似木鸡矣,其德全矣;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矣。”
19、单刀赴会 [ dān dāo fù huì ]
释义:单刀:一把刀,指一个人。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。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。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鲁肃传》:“肃邀羽相见,各驻兵马百步上,但请将军单刀赴会。”
20、颠倒是非 [ diān dǎo shì fēi ]
释义:是:对;非:错。把错的说成对的,对的说成错的。把是非弄颠倒了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施先生墓铭》:“古圣人言,其旨密微,笺注纷罗,颠倒是非。”
21、东山再起 [ dōng shān zài qǐ ]
释义:指再度出任要职。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。
出处:《晋书·谢安传》
22、东西南北 [ dōng xī nán běi ]
释义:指四方、到处、各地、普天下或方向;亦指到处飘泊,行踪不定。
出处: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东西南北,谁敢安处。” 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今丘(孔子)也,东西南北之人也。”
23、独断专行 [ dú duàn zhuān xíng ]
释义:行事专断,不考虑别人的意见。形容作风不民主。
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,不把督抚放在眼里。”
24、对牛弹琴 [ duì niú tán qín ]
释义: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。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。
出处:汉·牟融《理惑论》:“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,伏食如枚。非牛不闻,不合其耳矣。”
25、多多益善 [ duō duō yì shàn ]
释义:益:更加。越多越好。
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多多益善耳。”
26、防微杜渐 [ fáng wēi dù jiàn ]
释义:微:微小;杜:堵住;渐:指事物的开端。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,不让它发展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:“若敕政责躬,杜渐防萌,则凶妖消灭,害除福凑矣。”
27、焚书坑儒 [ fén shū kēng rú ]
释义:焚:烧;坑:把人活埋;儒:指书生。焚毁典籍,坑杀书生。
出处:汉·孔安国《〈尚书〉序》:“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,焚书坑儒,天下学士逃难解散。”
28、负荆请罪 [ fù jīng qǐng zuì ]
释义:负:背着;荆:荆条。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。表示向人认错赔罪。
出处: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闻之,肉袒负荆,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”
29、赴汤蹈火 [ fù tāng dǎo huǒ ]
释义:赴:走往;汤:热水;蹈:踩。沸水敢蹚,烈火敢踏。比喻不避艰险,奋勇向前。
出处: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故能使其众,蒙矢石,赴汤火。”晋·稽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长而见羁,则狂顾顿缨,赴汤蹈火。”
30、根深叶茂 [ gēn shēn yè mào ]
释义:茂:繁茂。根扎得深,叶子就茂盛。比喻基础牢固,就会兴旺发展。
出处:汉·刘安《屏风赋》:“维兹屏风,出自幽谷,根深枝茂,号为乔木。”
形容古代故事的成语(176个)
••阅读 1705
形容古代故事的词语(4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描写古代女生外貌的成语
闭月羞花,沉鱼落雁,齿如瓠犀,婀娜多姿,肤如凝脂,国色天香,花闭月羞,举止娴雅,君子好逑,螓首蛾眉,倾城倾国,倾国倾城,手如柔荑,亭亭玉立,羞花闭月,窈窕淑女,一笑倾城,雍容华贵,貌美如花
古代关于爱情的唯美成语
百年好合,比翼双飞,碧海青天,地老天荒,儿女情长,海枯石烂,海誓山盟,含情脉脉,红豆相思,花好月圆,举案齐眉,君子好逑,连枝共冢,两相情愿,眉目传情,暮翠朝红,男欢女爱,卿卿我我,情意绵绵,情投意合,情有独钟,情窦初开,青梅竹马,如胶似漆,…
形容古代轿子的成语
富丽堂皇
描写古代迎娶的成语
明婚正娶,明媒正娶,男大当娶,停妻再娶
古代小说中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
黯然销魂,闭月羞花,冰肌玉骨,冰清玉洁,才子佳人,肠肥脑满,长身玉立,沉鱼落雁,城北徐公,齿如瓠犀,鸱目虎吻,齿如含贝,齿白唇红,丑态百出,愁眉苦脸,愁眉啼妆,出水芙蓉,出淤泥而不染,绰约多姿,大家闺秀,淡妆浓抹,淡扫蛾眉,道貌岸然,婀娜多…
描写古代山庄的成语
雕栏玉砌,古色古香,琼楼玉宇
孔子的故事优美成语
哀乐相生,拔类超群,拔萃出类,拔萃出群,百思不得其解,百福具臻,抱痛西河,抱瓮灌园,奔走钻营,笔削褒贬,辨日炎凉,兵不逼好,博古知今,不切实际,不劳而获,不壹而三,不幸而言中,不慌不忙,不相为谋,不知其子视其父,不知肉味,不能赞一词,不舍昼…
古代形容谋士的成语
才华横溢,见多识广,料事如神,深谋远虑,神机妙算,算无遗策,足智多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