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俯首贴耳 [ fǔ shǒu tiē ěr ]
释义:俯首:低头。低着头,耷拉着耳朵。形容恭顺服从,屈卑驯服的样子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“若俯首帖耳,摇尾而乞怜者,非我之志也。”
2、鸡犬不惊 [ jī quǎn bù jīng ]
释义:形容行军纪律严明,连鸡狗都没有受到惊动。也指平安无事。
出处:宋·彭龟年《止堂集·一八·寿张京尹十首》:“翁见一笑大欢足,鸡犬不惊仁意多。”
3、三令五申 [ sān lìng wǔ shēn ]
释义:令:命令;申:表达,说明。多次命令和告诫。
出处: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约束既布,乃设铁钺,即三令五申之。”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三令五申,示戮斩牲。”
4、循规蹈矩 [ xún guī dǎo jǔ ]
释义:循、蹈:遵循,依照。规、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,借指行为的准则。原指遵守规矩,不敢违反。现也指拘守旧准则,不敢稍做变动。
出处:宋·朱熹《答方宾王书》:“循涂守辙,犹言循规蹈矩云尔。”
5、指鹿为马 [ zhǐ lù wéi mǎ ]
释义:指着鹿,说是马。比喻故意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。
出处: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赵高欲为乱,恐群臣不听,乃先设验,持鹿献于二世,曰:‘马也。’二世笑曰:‘丞相误邪?谓鹿为马。’问左右,左右或默,或言马以阿顺赵高。”
6、令行禁止 [ lìng xíng jìn zhǐ ]
释义: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,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。形容法令严正,执行认真。
出处:《管子·立政》:“令则行,禁则止,宪之所及,俗之所破。如百体之从心,政之所期也。”
7、墨守成规 [ mò shǒu chéng guī ]
释义:墨守: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;成规: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、方法。指思想保守,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。
出处:明·黄宗羲《钱退山诗文序》:“如钟嵘之《诗品》,辨体明宗,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。”
遵守纪律的词语和成语智能推荐
- 例直禁简 法律或禁令简单明了,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。
- 坏法乱纪 破坏法制和纪律。
- 光昌流丽 光昌:光明昌大。流丽:流畅而华丽,常用以形容诗文和书法。“光昌流丽”成语的含义有二个:①形容工作顺利发展,事业昌盛,形势大好。②形容文笔流畅华美。
- 不甘落后 甘,甘心、愿意。词语意指不愿意表现出自己不如他人,做什么都有个不服输的劲,希望超过他人或和他人一样好。积极向上,奋发图强,在任何领域保持探索发现追求的精神不断学习加强自身能力。
- 不孚众望 不能使大家信服,未符合大家的期望。
- 千金买骨 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。比喻求贤若渴,喻重视人才,渴望得到人才。。
- 伯乐识马 伯乐识马,成语,用来比喻善于发现、识别和任用人才。
- 鼓角相闻 鼓角:鼓和号角。形容军队戒备不懈,纪律森严
- 自由散漫 不受限制和约束,不守纪律
- 整齐划一 整齐:有条理,不凌乱;划一:一致,一样。指有条有理,全都一样
扩展阅读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