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豺狼虎豹 [ chái láng hǔ bào ]
释义: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。也比喻凶残的恶人。
出处: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八回:“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。天晚了,倘若出来个把,我们就坏了。”
2、调虎离山 [ diào hǔ lí shān ]
释义: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。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,以便乘机行事。
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八十八回:“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,一战成功。”
3、饿虎吞羊 [ è hǔ tūn yáng ]
释义: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
出处:《清平山堂话本·五戒禅师私红莲记》:“一个初侵女色,由如饿虎吞羊。”
4、放虎归山 [ fàng hǔ guī shān ]
释义:把老虎放回山去。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,留下祸根。
出处:晋·司马彪《零陵先贤传》:“璋遣法正迎刘备,巴谏曰:‘备,雄人也,入必为害,不可内也。’既入,巴复谏曰:‘若使备讨张鲁,是放虎于山林也。’璋不听。”
5、风虎云龙 [ fēng hǔ yún lóng ]
释义: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
出处:《周易·乾》:“云从龙,风从虎。”
6、放虎遗患 [ fàng hǔ yí huàn ]
释义:放掉老虎,留下后患。
出处:唐·陈子昂《上西蕃边州安危事》之一:“夫蕃戎之性,人面兽心,亲之则顺,疑之则乱……今阻其善,逆其欢心,古人所谓放虎遗患,不可不察。”
7、官虎吏狼 [ guān hǔ lì láng ]
释义:官如虎,吏如狼。形容官吏贪暴。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梦狼》:“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,比比也。”
8、狐假虎威 [ hú jiǎ hǔ wēi ]
释义:假:借。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。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虎求百兽而食之,得狐。……虎以为然,故遂与之行。兽见之皆走,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,以为畏狐也。”
9、虎背熊腰 [ hǔ bèi xióng yāo ]
释义: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飞刀对箭》:“这厮倒是一条好汉,狗背驴腰的,哦,是虎背熊腰。”
10、虎口逃生 [ hǔ kǒu táo shēng ]
释义: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。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。
出处: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孔子曰:‘然,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,疾走料虎头,编虎须,几不免虎口哉。”
11、虎踞龙盘 [ hǔ jù lóng pán ]
释义:形容地势雄伟险要。
出处:晋·吴勃《吴录》:“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,因睹秣陵山阜,叹曰:‘钟山龙盘,石头虎踞,此帝王之宅。’”
12、虎口拔牙 [ hǔ kǒu bá yá ]
释义: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。
出处:金·马钰《玩丹砂·赠阎先生》:“猛虎口中敲玉齿,骊龙颔下夺神珠。”
13、虎视眈眈 [ hǔ shì dān dān ]
释义:眈眈:注视的样子。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。形容心怀不善,伺机攫取。
出处:《周易·颐》:“虎视耽耽,其欲逐逐。”
14、虎落平川 [ hǔ luò píng chuān ]
释义:平川:地势平坦的地方。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,落到了平地上。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。
出处:清 钱采《说岳全传》第四回:“虎落平川被犬欺。”
15、虎头虎脑 [ hǔ tóu hǔ nǎo ]
释义: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(多指儿童)。
出处: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。”
16、虎头蛇尾 [ hǔ tóu shé wěi ]
释义:头大如虎,尾细如蛇。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,到后来劲头很小,有始无终。
出处: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棘》第二折:“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,转背言词说是非,这厮敢狗行狼心,虎头蛇尾。”
17、虎啸风生 [ hǔ xiào fēng shēng ]
释义:啸:长鸣。猛虎长鸣,则大风四起。比喻英雄人物顺应时代潮流而出现,并且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;亦指豪杰奋起,大展宏图。
出处:《北史·张定和传论》:“虎啸生风,龙腾云起,英贤奋发,亦各因时。”
18、虎踞龙蟠 [ hǔ jù lóng pán ]
释义:形容地势雄伟险要。同“虎踞龙盘”。
出处:宋·辛弃疾《念奴娇·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》词:“虎踞龙蟠何处是?只有兴亡满目。”
19、画虎类犬 [ huà hǔ lèi quǎn ]
释义:类:象。画老虎不成,却象狗。比喻模仿不到家,反而不伦不类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效季良不得,陷为天下轻薄子,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。”
20、将门虎子 [ jiàng mén hǔ zǐ ]
释义:将门:世代为将的人家。比喻父辈有才能,子孙也身手不凡。也指后生子弟不辱门庭。
出处:三月夫《吴三贵·异象少年》:“将门虎子!这孩子面相极佳,将来说不定会是国之栋梁啊!”
21、九关虎豹 [ jiǔ guān hǔ bào ]
释义:比喻凶残的权臣。
出处:语出《楚辞·招魂》:“虎豹九关,啄害下人些。”宋·赵癯斋《买陂塘(闻掀髯)》词:“功名事,不信朝鳞暮羽。九关虎豹如许。”
22、酒虎诗龙 [ jiǔ hǔ shī lóng ]
释义:比喻嗜酒善饮、才高能诗的人。
出处:清·丘逢甲《东山酒楼次柳汀韵》:“狂饮且共楼头醉,酒虎诗龙各自豪。”
23、拒虎进狼 [ jù hǔ jìn láng ]
释义:比喻一害刚去,又来一害。
出处:明·张煌言《复郎廷佐书》:“乃拒虎进狼,既收渔人之利于河北。”
24、狼吞虎咽 [ láng tūn hǔ yàn ]
释义: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·刘东山夸技顺城门》:“十人自来吃酒……须臾之间,狼飧虎咽,算来吃够有六七十斤肉。”
25、两虎相斗 [ liǎng hǔ xiāng dòu ]
释义: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今两虎诤人而斗,小者必死,大者必伤。”《史记·春申君列传》:“天下莫强于秦楚,今闻大王欲伐楚,此犹两虎相与斗。”
26、龙虎风云 [ lóng hǔ fēng yún ]
释义:①比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。②指君臣遇合。
出处:《易·干》:“云从龙,风从虎。”
27、龙江虎浪 [ lóng jiāng hǔ làng ]
释义:形容惯于兴风作浪。
出处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2回:“性明敏,善机变,会妆饰,龙江虎浪,就是嘲汉子的班头,坏家规的领袖。”
28、龙骧虎跱 [ lóng xiāng hǔ jià ]
释义:雄踞的样子。
29、龙行虎变 [ lóng xíng hǔ biàn ]
释义:比喻帝王革故鼎新,创制建业。
出处:《易·干》:“飞龙在天……云从龙。风从虎,圣人作而万物睹。”又《革》:“大人虎变。”孔颖达疏:“损益前王,创制立法,有文章之美,焕然可观,有似虎变,其文彪炳。”
30、马马虎虎 [ mǎ mǎ hǔ hǔ ]
释义:指还过得去。亦形容做事不认真,不仔细。
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十二:“单办那八个厂,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。”
形容虎的四字成语有哪些(72个)
••阅读 1559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人很渴的成语大全有哪些
爱才如渴,唇焦口燥,饿虎饥鹰,鳏鱼渴凤,饥渴交攻,饥飡渴饮,饥餐渴饮,渴而掘井,渴尘万斛,渴而穿井,渴鹿奔泉,渴骥怒猊,渴骥奔泉,渴者易饮,口干舌燥,临渴掘井,临渴穿井,怒猊渴骥,求知若渴,求贤若渴,求贤如渴,如渴如饥,如饥如渴,如饥似渴,…
形容随身附和的成语大全有哪些
傍花随柳,比肩继踵,比肩随踵,不随以止,彩凤随鸦,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,飞蓬随风,箕引裘随,嫁狗随狗,践墨随敌,接连不断,澜倒波随,你倡我随,攀葛附藤,强识博闻,情随境变,人云亦云,软弱无力,实至名随,水性随邪,顺时随俗,随侯之珠,随俗浮沉,…
鞭炮的火星用四字成语大全来形容
不明事理,穿云裂石,寂然无声,惊天动地,千千万万,人声鼎沸,身临其境,事半功倍,天震地骇,呜呼哀哉,响彻云表,响彻云际,响彻云霄,振聋发聩,震耳欲聋
形容大叫的四字成语大全有哪些
哀天叫地,畅叫扬疾,大仁大义,大包大揽,大吃大喝,大吉大利,大吵大闹,大吼大叫,大呼小叫,大哄大嗡,大吹大打,大喊大叫,大喊大吼,大富大贵,大开大合,大彻大悟,大恩大德,大慈大悲,大摇大摆,大是大非,大智大勇,大本大宗,大模大样,大澈大悟,…
形容一个颜色很多的四字成语大全
苍翠欲滴,姹紫嫣红,丰富多彩,绿草如茵,桃红柳绿,万紫千红,五光十色,五彩斑斓,五彩缤纷,五颜六色,绚丽多彩,银装素裹,郁郁葱葱,洁白无瑕
形容声音有力雄厚的四字成语大全
不明事理,铿锵有力,琅琅上口,声如洪钟,抑扬顿挫,振聋发聩,字正腔圆
形容有妇之夫的四字成语大全
欢喜冤家,奸夫淫妇,狼狈为奸,露水夫妻
形容眼睛炯炯有神的四字成语大全
不测风云,诚心诚意,耳聪目明,顾盼神飞,贯彻始终,含情脉脉,回眸一笑,火眼金睛,炯炯有神,聚精会神,眉飞色舞,目不转睛,目光炯炯,目光如炬,凭空捏造,神乎其神,神往神来,神采奕奕,天有不测风云,头面人物,望眼欲穿,下笔如有神,下笔有神,心明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