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安居乐业 [ ān jū lè yè ]
释义:安:安定;乐:喜爱,愉快;业:职业。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。
出处:《老子》:“民各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俗,乐其业,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”《汉书·货殖列传》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2、待人接物 [ dài rén jiē wù ]
释义:物:人物,人们。指跟别人往来接触。
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教以慎于接物,推贤士为务。”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》卷五:“右二事可见前辈诸老谦恭退抑,汲引后进,待人接物者如此。”
3、刀枪入库 [ dāo qiāng rù kù ]
释义:没有战争,不用武备;和平麻痹,解除武装,不作戒备。
出处: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:“其时天下太平已久,真个是:马放南山,刀枪入库,五谷丰登,万民乐业。”
4、风调雨顺 [ fēng tiáo yǔ shùn ]
释义:调:调和;顺:和协。风雨及时适宜。形容风雨适合农时。
出处:《旧唐书·礼仪志一》引《六韬》:“既而克殷,风凋雨顺。”
5、风雨无阻 [ fēng yǔ wú zǔ ]
释义: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。指预先约好的事情,一定按期进行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七回:“宝钗说道:‘一月只要两次就够了。拟定日期,风雨无阻。’”
6、肝胆相照 [ gān dǎn xiāng zhào ]
释义:肝胆:比喻真心诚意。比喻以真心相见。
出处:宋·赵令畸《侯鲭录》:“同心相亲,照心照胆寿千春。”
7、孤立无助 [ gū lì wú zhù ]
释义: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,得不到外力援助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十八年,帝崩,焉耆以中国大丧,遂攻没都护陈睦,超孤立无援。”
8、国富民强 [ guó fù mín qiáng ]
释义:国家富足,人民强健。
出处: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》:“民富国强,众安道泰。”
9、坚贞不屈 [ jiān zhēn bù qū ]
释义:坚:坚定;贞:有节操;屈:屈服、低头。意志坚定,决不屈服。
出处:《荀子·法行》:“坚强而不屈,义也。”:《后汉书·王龚传》:“王公束修厉节,敦乐爇文,不求苟得,不为苟行,但以坚贞之操,违俗失众,横为谗佞所构毁。”
10、骄生惯养 [ jiāo shēng guàn yǎng ]
释义:骄:通“娇”。指娇生惯养。
出处:胡朴安《中华全国风物志·江苏·吴县之奇俗》:“富贵家之小孩,骄生惯养,大半身体柔弱,时膺疾病。”
11、鞠躬尽瘁 [ jū gōng jìn cuì ]
释义:指恭敬谨慎,竭尽心力。
出处:明·宋濂《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》:“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,誓勿蹶其门。”
12、路不拾遗 [ lù bù shí yí ]
释义:遗:失物。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国无盗贼,道不拾遗。”
13、鸾飞凤舞 [ luán fēi fèng wǔ ]
释义:形容祥瑞和平的环境。
出处: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:“有鸾鸟自歌,凤鸟自舞……见则天下和。”
14、平心定气 [ píng xīn dìng qì ]
释义:指心情平和,态度冷静。
出处:宋·陆九渊《与刘深父书》:“开卷读书时,整冠肃容,平心定气。”
15、气满志骄 [ qì mǎn zhì jiāo ]
释义:指心满意得,骄傲自大。同“气充志骄”。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6回:“他打了俺三个大郡,气满志骄,必然想着幽州。”
16、四海鼎沸 [ sì hǎi dǐng fèi ]
释义:四海: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,用以指全国各地;鼎沸:比喻局势不安定,如同鼎水沸腾。形容天下大乱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谯周传》:“既非秦末鼎沸之时,实有六国并据之势。”《晋书·祖逖传》:“若四海鼎沸,豪杰并起,吾与足下,当相避于中原耳。”
17、四海升平 [ sì hǎi shēng píng ]
释义:升平:太平。天下太平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三折:“寡人御极以来,幸喜四海升平,八方宁靖。”
18、闻雷失箸 [ wén léi shī zhù ]
释义: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“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‘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操耳。本初之徒,不足数也。’先主方食,失匕箸。”
19、物阜民康 [ wù fù mín kāng ]
释义:物产丰富,人民安康。
出处: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·国事》:“大明御极,远绍虞唐,河清海晏,物阜民康。”
20、心怡神旷 [ xīn yí shén kuàng ]
释义:心境开阔,精神愉快。同“心旷神怡”。
出处: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〈泰和记·刘苏州席上写风情〉》:“幸青皇肯怜,故红妆相向,心怡神旷。”明·张居正《游衡岳后记》:“及登衡岳,览洞壑之幽邃,与林泉之隈隩,虑澹物轻,心怡神旷。”
21、养老送终 [ yǎng lǎo sòng zhōng ]
释义:指子女对父母身前的赡养和死后的殡葬。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十七回:“生了奴奴,欲扳门第,配嫁他人,又恐老来无倚,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,养老送终。”
23、有说有笑 [ yǒu shuō yǒu xiào ]
释义:连说带笑。形容十分欢快。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情变》第五回:“想起昨天晚上,还是有说有笑,相亲相爱的何等有趣,今天晚上变了这个情形。”
24、正本清源 [ zhèng běn qīng yuán ]
释义:正本:从根本上整顿;清源:从源头上清理。从根本上整顿,从源头上清理。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。
出处: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,删定律令。”《晋书·武帝纪》:“思与天下式明王度,正本清源。”
25、助天为虐 [ zhù tiān wéi nüè ]
释义:趁有天灾的时候害人。
出处: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无助天为虐,助天为虐者不祥。”
27、赤胆忠心 [ chì dǎn zhōng xīn ]
释义:赤:比喻真纯。形容十分忠诚。
出处:明·汤显祖《还魂记·淮警》:“贼子豪雄是李全,忠心赤胆向胡天,靴尖踢倒长天堑,却笑江南土不坚。”
28、割地求和 [ gē dì qiú hé ]
释义:割让土地,求得和平。
出处:《史记·平原君列传》:“故不如亟割地求和,以疑天下,而慰秦之心。”
29、情恕理遣 [ qíng shù lǐ qiǎn ]
释义:恕:原谅;遣:排遣。以情相恕,以理排遣。指待人接物宽厚和平,遇事不加计较。
出处:《晋书·卫玠传》:“玠尝以人有不及,可以情恕;非意相干,可以理遣,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。”
30、全心全意 [ quán xīn quán yì ]
释义:投入全部精力,一点没有保留。
出处:茅盾《鼓吹集》:“体验生活的时候,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,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。”
形容年代和平的成语(43个)
••阅读 4533
形容年代和平的词语(1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抗战年代的成语
傲然屹立,保家卫国,碧血丹心,冲锋陷阵,奋发图强,国仇家恨,毫不动摇,坚壁清野,坚苦卓绝,艰难困苦,艰苦卓绝,艰难竭蹶,尽忠竭力,居高临下,鞠躬尽瘁,决一死战,刻苦耐劳,溃不成军,龙骧虎步,落花流水,宁死不屈,气冲霄汉,气冲牛斗,气吞山河,…
形容战争年代的成语有哪些
白骨露野,兵戈扰攘,兵戎相见,兵连祸结,不顾一切,赤膊上阵,冲锋陷阵,出奇制胜,大动干戈,大张声势,大获全胜,打草惊蛇,刀枪入库,反复无常,烽火四起,风声鹤唳,腹背受敌,各自为战,孤军奋战,汗马功劳,胡服骑射,祸结兵连,箭在弦上,箭拔弩张,…
形容现在年代成语
白驹过隙,饱经沧桑,沧海桑田,长年累月,初试锋芒,蹉跎岁月,代远年湮,风雨同舟,亘古亘今,海枯石烂,恍如隔世,狂风暴雨,历尽沧桑,陵谷沧桑,邈如旷世,年湮代远,年湮世远,牛刀小试,七上八下,千年万载,千秋万世,千秋万载,千秋万代,日久岁深,…
形容幸福和平的成语
百废具兴,抱德炀和,不知老之将至,刀枪入库,粉饰太平,割地求和,歌舞升平,孤立无助,国富民安,国泰民安,化干戈为玉帛,骄生惯养,旷古未闻,老之将至,鸾飞凤舞,虐老兽心,平心定气,气满志骄,情恕理遣,四海升平,四海承平,四海鼎沸,太平盛世,太…
形容年代久远的成语有哪些
百代文宗,沧海桑田,曾经沧海,常年累月,长年累月,成年累月,此恨绵绵,寸心千古,带砺山河,带砺河山,地久天长,地老天荒,亘古通今,古今中外,古往今来,贵远贱近,贵远鄙近,海枯石烂,河清难俟,猴年马月,黄河水清,积厚流光,积日累月,积日累久,…
形容战乱年代的成语
兵燹之祸,兵革满道,兵革互兴,虫沙猿鹤,颠沛流离,颠仆流离,动荡不安,烽鼓不息,锋镝余生,风尘之惊,风尘之会,风尘之变,鹤怨猿啼,祸乱相踵,祸乱相寻,祸乱交兴,祸乱滔天,接连不断,金革之世,金革之患,金革之难,流离颠沛,流血千里,戎马劻勷,…
形容年代的成语有哪些
白发红颜,白发婆娑,宝刀未老,鬓丝禅榻,沧海桑田,长年累月,初试锋芒,蹉跎岁月,风云突变,古往今来,海枯石烂,和和气气,红颜白发,后起之秀,积厚流光,老蚌生珠,历尽沧桑,牛刀小试,七上八下,仁人志士,日久岁深,神清气爽,石烂海枯,投石问路,…
形容和平鸽的成语
泣不成声,声泪俱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