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俯首帖耳 [ fǔ shǒu tiē ěr ]
释义: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,耷拉着耳朵。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:“若俯首帖耳,摇尾而乞怜者,非我之志也。”
2、甘拜下风 [ gān bài xià fēng ]
释义:表示真心佩服,自认不如。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如此议论,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,真是家学渊源,妹子甘拜下风。”
3、口服心服 [ kǒu fú xīn fú ]
释义:服:信服。心里嘴上都信服。指真心信服。
出处:《庄子·寓言》:“利义陈乎前,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。使人乃以心服,而不敢蘁立,定天下之定。”
4、连绵不绝 [ lián mián bù jué ]
释义:连续而不中断。
出处: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神惠记》:“往余再丧妻,四丧子,复丧妹,最后丧母,连绵不绝。哭泣悲伤,五衷菀结。”
5、肃然起敬 [ sù rán qǐ jìng ]
释义:肃然:恭敬的样子;起敬:产生敬佩的心情。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规箴》:“弟子中或有惰者,远公曰;‘桑榆之光,理无远照,但原朝阳之晖,与时并明耳。’执经登坐,讽诵朗暢,词色甚苦。高足之徒,皆肃然增敬。”
6、五体投地 [ wǔ tǐ tóu dì ]
释义:两手、两膝和头一起着地。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。比喻佩服到了极点。
出处:唐·玄奘《大唐西域记·三国》:“致敬之式,其仪九等:一、发言慰问,二、俯首示敬,三、举手高揖,四、合掌平拱,五、屈膝,六、长跪,七、手膝踞地,八、五轮俱屈,九、五体投地。”
7、心服口服 [ xīn fú kǒu fú ]
释义:服:信服。心里嘴上都信服。指真心信服。
出处:《庄子·寓言》:“利义陈乎前,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。使人乃以心服,而不敢蘁立,定天下之定。”
8、心悦诚服 [ xīn yuè chéng fú ]
释义:悦:愉快,高兴;诚:硬实。由衷地高兴,真心地服气。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。
出处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赡也;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,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。”
9、自愧不如 [ zì kuì bù rú ]
释义:弗:不。自己惭愧不如别人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明日徐公来,熟视之,自以为不如。”
10、高山仰止 [ gāo shān yǎng zhǐ ]
释义: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
11、不可收拾 [ bù kě shōu shí ]
释义: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送高闲上人序》:“泊与淡相遭,颓堕委靡,溃败不可收拾。”
12、程门立雪 [ chéng mén lì xuě ]
释义:旧指学生恭敬受教。比喻尊师。
出处:《宋史·杨时传》:“见程颐于洛,时盖年四十矣。一日见颐,颐偶瞑坐,时与游酢侍立不云。颐既觉,则门外雪深一尺矣。”
13、一发不可收拾 [ yī fā bù kě shōu shí ]
释义:一发:更加。指一件事情发展势头很猛,无法收手,不可阻挡。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,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,局面无法收拾 。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二回:“他们在文七爷船上做的事,及文七爷醉后之言,又全被统领听在耳朵里,所以又是气,又是醋,并在一处,一发而不可收拾。”
表达对老师的敬佩之情的成语智能推荐
- 寒泉之思 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。
- 老师宿儒 宿儒: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,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,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。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。亦作“老手宿儒”。
- 目逆而送 逆:迎。目逆:眼睛迎着当面走过来的人。眼睛注视着迎来,注视着送走。形容对所见的人十分关注或敬佩。
- 琴挑文君 挑:挑逗、挑引。比喻挑动对方的爱慕之情,并表达自己的爱意。亦作“琴心相挑”。
- 推崇备至 推崇:推重,敬佩。极其推重和敬佩。
- 驿寄梅花 请邮差寄送梅花。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。
- 置水之情 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。
- 风雨对床 指兄弟或亲友久别后重逢,共处一室倾心交谈的欢乐之情。
- 玉成之恩 玉成:成全。成全某事的恩情
- 舐犊之情 舐:舔。犊:小牛。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。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感情,母牛舐小牛表示关爱。喻人之爱其子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