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鞍马劳顿 [ ān mǎ láo dùn ]
释义:骑马赶路过久,劳累疲困。形容旅途劳累。
出处: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:“兴儿,我一路上鞍马劳顿,我权且歇息。”
2、财殚力痡 [ cái dān lì pū ]
释义:殚:竭尽;痡:过度疲劳。钱财枯竭,民力疲困。
出处:唐·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汉倾天下,财殚力痡。”
3、殚精竭虑 [ dān jīng jié lǜ ]
释义:殚:竭尽;虑:思虑。形容用尽心思。
出处:明 胡应麟《诗薮》:“其用总之工,传情之文宛,有唐人竭精殚力不能追步者。”
4、反劳为逸 [ fǎn láo wéi yì ]
释义:劳:疲劳;逸:安闲,休息。把疲劳转化为安逸。
出处:明·揭喧《兵经百篇·更字》:“我一战而人数应,误逸为劳;人数战而人数休,反劳为逸;逸则可作,劳则可败。”
5、鲂鱼赪尾 [ fáng yú chēng wěi ]
释义:赪:红色。形容人困苦劳累,负担过重。
出处:《诗·周南·汝坟》:“鲂鱼赪尾,王室如燬。”毛传:“赪,赤也;鱼劳则尾赤。”朱熹集传:“鲂尾本白而今赤,则劳甚矣。”
6、昏昏欲睡 [ hūn hūn yù shuì ]
释义:昏昏沉沉,只想睡觉。形容极其疲劳或精神不振。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贾奉雉》:“是秋入闱复落,邑邑不得志,颇思郎言,遂取前所指示者强读之,未至终篇,昏昏欲睡,心惶惑无以自主。”
7、汗流满面 [ hàn liú mǎn miàn ]
释义:形容极度紧张或非常劳累。
出处:鲁迅《彷徨·伤逝》:“况且她又这样地终日汗流满面,短发都粘在脑额上;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。”
8、昏昏沉沉 [ hūn hūn chén chén ]
释义: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样子。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准备着被儿枕儿,则索昏昏沉沉的睡。”
9、筋疲力尽 [ jīn pí lì jìn ]
释义:形容非常疲乏,一点力气也没有了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虽时侵掠,小有所得,力尽筋疲,不偿其费。”
10、筋疲力竭 [ jīn pí lì jié ]
释义:形容非常疲乏,一点力气也没有了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虽时侵掠,小有所得,力尽筋疲,不偿其费。”
11、精疲力尽 [ jīng pí lì jìn ]
释义:精神疲乏,气力用尽。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虽时侵掠,小有所得,力尽筋疲,不偿其费。”
13、筋疲力倦 [ jīn pí lì juàn ]
释义:犹言筋疲力尽。
出处:鲁迅《花边文学·安贫乐道法》:“就是上海工厂里做工至少每天十点的工人,到晚快边就一定筋疲力倦,受伤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时候的”
14、力尽筋疲 [ lì jìn jīn pí ]
释义:形容非常疲乏,一点力气也没有了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虽时侵掠,小有所得,力尽筋疲,不偿其费。”
15、劳筋苦骨 [ láo jīn kǔ gǔ ]
释义:指劳动繁重,使筋骨疲劳痛苦。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褒传》:“故工之用钝器也,劳筋苦骨。”
16、劳形苦心 [ láo xíng kǔ xīn ]
释义:身体疲劳,精神困乏。
出处:鲁迅《故事新编·非攻》:“劳形苦心,扶危济急,是贱人的东西,大人们不取的。”
17、疲于奔命 [ pí yú bēn mìng ]
释义: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。后也指忙于奔走应付,弄得非常疲乏。
出处:《左传·成公七年》:“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。”
18、人仰马翻 [ rén yǎng mǎ fān ]
释义: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。形容被打得惨败。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,不可收拾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十五回:“贾琏家下无人,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。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,也是病了。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。”
19、身心交病 [ shēn xīng jiāo bìng ]
释义:交:一齐,同时;病:困乏。身体和精神都很困乏。
出处:鲁迅《而已集》:“至于我呢,前年已经四十五岁了,而且早已身心交病,似乎无须这么宝贵生命,思患豫防。”
20、身心交瘁 [ shēn xīng jiāo cuì ]
释义:身体和精神都过度疲劳。
出处:石三友《金陵野史 谭鑫培的“绝唱”》:“因为身心交瘁的谭鑫培自此便一病不起,匝月之间,与世长辞。”
21、师老兵疲 [ shī lǎo bīng pí ]
释义:老:衰竭;疲:疲乏。指用兵的时间太长,兵士劳累,士气低落。
出处:《魏书 许谦传》:“慕容无道,侵我疆场,师老兵疲,天亡期至。”
22、食饥息劳 [ shí jī xī láo ]
释义:指使饥饿者得食,疲劳者休息。
出处:战国·宋·墨翟《墨子·天志中》:“内有以食饥息劳,持养其万民,则君臣上下惠忠,文子弟兄慈孝。”
23、行眠立盹 [ xíng mián lì dǔn ]
释义:形容极度疲倦无精神。
出处: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二折:“若做官后,每日价行眠立盹,休,休,枉笑杀凌烟阁上人。”
24、以逸待劳 [ yǐ yì dài láo ]
释义:逸:安闲;劳:疲劳。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,养精蓄锐,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。
出处:《孙子·军争》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
26、养精蓄锐 [ yǎng jīng xù ruì ]
释义:养:保养;精:精神;蓄:积蓄;锐:锐气。保养精神,蓄集力量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4回:“且待半年,养精蓄锐,刘表,孙权可一鼓而下也。”
27、以佚待劳 [ yǐ yì dài láo ]
释义: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,养精蓄锐,让敌人来攻,然后乘其疲劳,战而胜之。
出处:《孙子·军争》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
28、用逸待劳 [ yòng yì dài láo ]
释义:以逸待劳。谓作战时采取守势,养精蓄锐,待敌军奔走疲惫之后,乘机出击以取胜。
出处:《晋书·庚翼传》:“御以长辔,用逸待劳,比及数年,兴复可骥。”
29、在天之灵 [ zài tiān zhī líng ]
释义:尊称死者的精神。
出处:宋 朱弁《曲洧旧闻》第八卷:“陛下虽欲用之,如其在天之灵何?”
30、舟车劳顿 [ zhōu chē láo dùn ]
释义:舟车:船与车,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。劳顿:劳累疲倦。形容旅途疲劳困顿。
出处:钱钟书《围城》第二章:“那两位记者都说:‘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,明天早晨到府聆教。’”
形容人老疲惫的成语(51个)
••阅读 2786
形容人老疲惫的词语(5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赶路疲惫的成语
鞍马劳顿,鞍马劳倦,百万雄师,倍日并行,变服诡行,餐风饮露,仓皇出逃,草行露宿,长途跋涉,匆匆忙忙,戴月披星,跌跌撞撞,翻山越岭,风尘仆仆,规言矩步,慌慌张张,急急忙忙,艰难竭蹶,理所当然,马不停蹄,马不解鞍,忙投急趁,披霜冒露,疲于奔命,…
形容人老白发的成语
白发丹心,白发苍苍,白发苍颜,白发青衫,白发红颜,白发千丈,白发婆娑,白发朱颜,炳烛之明,不知何许人,不知老之将至,苍颜白发,迟暮之年,尨眉皓发,垂发戴白,垂暮之年,大化有四,骀背鹤发,反老成童,风中之烛,棺材瓤子,好学不倦,皓首穷经,皓首…
形容人老体弱的成语
不知不觉,步履蹒跚,拱肩缩背,贵壮贱弱,贵壮贱老,贵少贱老,红颜暗老,昏眊重膇,枯木朽株,老弱妇孺,潦倒龙钟,龙钟潦倒,年轻力壮,年老体衰,年老体弱,瘦骨穷骸,耸肩缩背,耸肩曲背,头童齿豁,形销骨立,朽株枯木,叶瘦花残,一饭三遗矢,积劳成疾…
形容一个人身心疲惫的成语
扶危济急,筋疲力竭,筋疲力尽,精力充沛,精疲力竭,精疲力尽,劳形苦心,力尽筋疲,疲惫不堪,人困马乏,神采奕奕,身心交瘁,心力交瘁,一病不起,与世长辞
形容人老去的成语
白发苍苍,白发苍颜,迟暮之年,齿落舌钝,垂暮之年,颠毛种种,发秃齿豁,风中之烛,槁项没齿,皓首苍颜,鹤发童颜,鸡皮鹤发,健步如飞,老态龙钟,老迈龙钟,年华垂暮,年华欲催,年老体衰,年衰岁暮,庞眉皓发,蓬头历齿,蓬头厉齿,七老八倒,钟漏并歇,…
形容十分疲惫的四字成语
鞍马劳顿,精疲力竭,劳形苦心,疲乏不堪,疲惫不堪,人困马乏,身心交瘁,缩手缩脚,无拘无束,心力交瘁,舟车劳顿,自由自在
形容人老了没有用处的成语大全
白磨嘴皮,白璧无瑕,百无一是,百无一用,不务正业,不堪造就,尘垢粃糠,樗栎庸材,炊沙成饭,大错特错,道边苦李,冬扇夏炉,饭囊衣架,废铜烂铁,附赘县疣,附赘悬疣,糊里糊涂,化腐朽为神奇,化腐成奇,花拳绣腿,荒谬绝伦,祸枣灾梨,匠门弃材,金漆饭…
形容别人很累很疲惫的成语大全
车殆马烦,筋疲力竭,筋疲力尽,精力充沛,精疲力竭,精神抖擞,精疲力尽,力尽筋疲,疲乏不堪,疲于奔命,疲惫不堪,人困马乏,身心交瘁,师老兵疲,心力交瘁,凶喘肤汗,一病不起,以逸待劳,迎头痛击,与世长辞,得不偿失,养精蓄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