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拘一格 [ bù jū yī gé ]
释义:拘:限制;格:规格,方式。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。
出处:清·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:“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”
2、步人后尘 [ bù rén hòu chén ]
释义:后尘:走路或行车时后面扬起的尘土。指跟在人家后面走。比喻追随模仿,学人家的样子,没有创造性。
出处:唐·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诗:“窃攀屈宋宜方驾,恐与齐梁作后尘。”
3、触类而长 [ chù lèi ér cháng ]
释义:意指掌握一类事物知识或规律,就能据此而增长同类事物知识。
出处:语出《易·系辞上》:“引而伸之,触类而长之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”孔颖达疏:“谓触逢事类而增长之。”
4、蹈常袭故 [ dǎo cháng xí gù ]
释义:蹈:踩,引伸为遵循;常:常规,老规矩;袭:沿袭;故:老办法。因循守旧,照老规矩办事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伊尹论》:“后之君子,蹈常而袭故,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。”
5、独辟蹊径 [ dú pì xī jìng ]
释义:自己开辟一条路。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。
出处:清·叶燮《原诗·外篇上》:“抹倒体裁,声调、气象、格力诸说,独辟蹊径。”
6、独具匠心 [ dú jù jiàng xīn ]
释义:匠心:巧妙的心思。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。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。
出处:唐 张佑《题王右丞山水障》:“精华在笔端,咫尺匠心难。”
7、独有千秋 [ dú yòu qiān qiū ]
释义:独具流传久远的价值;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,可以流传千古。
出处:清·张履《学箴示诸生》:“何穷何通?何得何丧?独有千秋,斯志必抗。”
8、独树一帜 [ dú shù yī zhì ]
释义:树:立;帜:旗帜。单独树起一面旗帜。比喻独特新奇,自成一家。
出处: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三:“元、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,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。”
9、匠心独运 [ jiàng xīn dú yùn ]
释义:匠心:工巧的心思。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。
出处:唐 王士源《孟浩然集序》:“文不按古,匠心独妙。”
10、巧夺天工 [ qiǎo duó tiān gōng ]
释义:夺:胜过。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。形容技艺十分巧妙。
出处:元·赵孟頫《赠放烟火者》诗:“人间巧艺夺天工,炼药燃灯清昼同。。”
11、欹嵚历落 [ qī qīn lì luò ]
释义:形容品格独特,心地光明。
出处:金·元好问《李进之迂轩》诗之一:“欹嵚历落从人笑,潦倒粗疏我自真。”
12、神工鬼斧 [ shén gōng guǐ fǔ ]
释义: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。形容艺术技艺高超,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。
出处:《庄子·达生》:“梓庆削木为鐻,鐻成,见者惊忧鬼神。”《南史·谢惠连传》:“此语有神工,非吾语也。”元·吴莱《大食瓶》诗:“晶荧龙宫献,错落鬼斧镌。”
13、神来之笔 [ shén lái zhī bǐ ]
释义: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。形容作品文句精彩。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37回:“这三张东西,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,真是神来之笔。”
14、行云流水 [ xíng yún liú shuǐ ]
释义: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,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答谢民师书》:“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,观之熟矣;大略如行云流水,初无定质,但常行于所当行,止于不可不止。”
15、异想天开 [ yì xiǎng tiān kāi ]
释义:异:奇异;天开:比喻凭空的、根本没有的事情。指想法很不切实际,非常奇怪。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十一回:“这可谓异想天开了。”
17、自出机杼 [ zì chū jī zhù ]
释义:机杼:本指织布机上的筘,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,比喻心思、心意。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。
出处:《魏书·祖莹传》:“文章须自出机杼,成一家风骨,何能共人同生活也。”
18、自成一格 [ zì chéng yī gé ]
释义: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。
出处: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白香山诗》:“香山于古诗律诗中,又多创体,自成一格。”
19、别出机杼 [ bié chū jī zhù ]
释义:机杼:织布机,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。指写作另辟途径,能够创新。
出处:《魏书·祖莹传》:“文章须自出机杼,成一家风骨。”
20、别出心裁 [ bié chū xīn cái ]
释义:别:另外;心裁:心中的设计、筹划。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。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。
出处:明·李贽《水浒全书发凡》:“今别出心裁,不依旧样,或特标于目外,或叠采于回中。”
21、标新立异 [ biāo xīn lì yì ]
释义:标:提出,写明;异:不同的,特别的。提出新奇的主张,表示与众不同。
出处: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支道林在白马寺中,将冯太常共语,因及《逍遥》,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,立异于众贤之外。”
22、别具匠心 [ bié jù jiàng xīn ]
释义:匠心:巧妙的心思。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。
出处:唐·王士源《孟浩然集序》:“文不按古,匠心独妙。”
23、别具一格 [ bié jù yī gé ]
释义:别:另外。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。
出处:清·吕留良《与施愚山书》:“咏见赠诗,风力又别具一格。”
24、匠心独具 [ jiàng xīn dú jù ]
释义:工巧独特的艺术构思。
出处:柯岩《奇异的书简·阳光和风雨谱写的歌》:“编导和演员门匠心独具地从生活出发……成功地刻划了以小强为主角的一代少年儿童形象。”
25、与众不同 [ yǔ zhòng bù tóng ]
释义:跟大家不一样。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这是今日令中第一个古人,必须出类拔萃,与众不同,才觉有趣。”
26、依样葫芦 [ yī yàng hú lu ]
释义: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。比喻单纯模仿,没有创新。同“依样画葫芦”。
出处: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草檄》:“只有一个史阁部,颇有忠心,被马、阮掣肘,却也依样葫芦。”
27、鬼斧神工 [ guǐ fǔ shén gōng ]
释义: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。形容艺术技巧高超,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。
出处:《庄子·达生》:“梓庆削木为鐻,鐻成,见者惊忧鬼神。”
28、如出一辙 [ rú chū yī zhé ]
释义:辙:车轮碾轧的痕迹。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
出处:宋·洪迈《容斋随笔》卷十一:“此四人之过,如出一辙。”
29、奇思妙想 [ qí sī miào xiǎng ]
释义:奇妙的想法和思想。对于某些事物或凭空,思维散发出奇特的想法或看法,其中不乏一些新创意,新的思路
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十七回:“御妻异制奇观,真堪玩赏,非奇思妙想,不能如此。”
形容形式新颖的成语(31个)
••阅读 3076
形容形式新颖的词语(1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战争形式的成语有哪些
安家落户,安营扎寨,按兵不动,暗渡陈仓,霸王别姬,白骨露野,百战不殆,背城一战,兵戎相见,兵连祸结,不顾一切,惨不忍睹,残兵败将,乘胜追击,城下之盟,赤膊上阵,冲锋陷阵,出其不意,出奇制胜,出生入死,唇枪舌剑,猝不及防,大刀阔斧,大动干戈,…
形容很形式很严峻的成语
兵临城下,冰天雪地,大敌当前,滴水成冰,风吹雨打,风吹浪打,风雪交加,圭角岸然,寒冬腊月,寒风刺骨,火烧眉毛,岌岌可危,疾风彰劲草,疾风劲草,箭在弦上,间不容发,谨重严毅,救火扬沸,峻法严刑,刻不容缓,烈火金刚,漫天盖地,盲人瞎马,南鹞北鹰…
形容宣传形式的成语
表里不一,传为美谈,大喊大叫,大喊大吼,大好河山,大肆宣传,耳目喉舌,丰富多彩,风雨同舟,妇孺皆知,盖地而来,户告人晓,家家户户,家至户晓,见缝插针,尽人皆知,锦绣山河,门到户说,年富力强,平易近人,铺天盖地,七颠八倒,气壮山河,千姿百态,…
形容创新形式的成语
筚路褴褛,别具匠心,别具一格,别出机杼,不屈不挠,不甘后人,不知寝食,层出不穷,除旧布新,辞无所假,戴月披星,蹈袭前人,滴水穿石,独具匠心,独树一帜,独辟蹊径,断鳌立极,夺胎换骨,发奋图强,发愤忘食,反其意而用之,泛驾之马,风雨无阻,改天换…
形容形式犯罪的成语
安良除暴,按强助弱,伴食宰相,不可饶恕,草满囹圄,刬恶锄奸,剗恶锄奸,除暴安良,除恶务本,除邪惩恶,大义灭亲,二罪俱罚,儿女英雄,罚不当罪,罚一劝百,将功折过,能不称官,罄竹难书,穷凶极恶,人面兽心,丧心病狂,赏不当功,十恶不赦,树德务滋,…
形容颜色的aabb形式的成语大全
安安静静,暗绿稀红,斑斑点点,惨绿少年,惨绿愁红,惨绿年华,颤颤巍巍,怅然若失,橙黄橘绿,橙黄桔绿,匆匆忙忙,重重叠叠,愁红怨绿,愁红惨绿,出奇制胜,穿红着绿,大大方方,大大咧咧,大大小小,大红大绿,灯红酒绿,地地道道,叮叮当当,躲躲闪闪,…
情意深形式的成语
八拜之交,抱诚守真,诚心诚意,诚心实意,诚心正意,赤诚相待,抵足而卧,抵足而眠,高情厚谊,故剑情深,故剑之求,故人之意,含情脉脉,结发夫妻,伉俪情深,款款深深,礼轻义重,礼轻人意重,两情缱绻,隆情盛意,隆情厚谊,脉脉无言,脉脉含情,莫逆之交…
形容形式危急的成语
安危相易,安如磐石,安然无恙,八荒之外,变危为安,兵临城下,病急乱求医,病笃乱投医,不可终日,不断如带,不绝如缕,不绝如发,不绝如带,不绝如线,出生入死,楚歌四起,楚歌四面,楚歌四合,楚越之急,存亡绝续,大厦将颠,刀山火海,斗升之水,斗水活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