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德本财末 [ dé běn cái mò ]
释义:指治国平天下,德为根本,财由德致,故理财为末。
出处:语出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德者,本也;财者,末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德能致财,财由德有,故德为本财为末也。”
2、结绳而治 [ jié shéng ér zhì ]
释义:原指上古没有文字,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。后也指社会清平,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。
出处: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。”
3、绝圣弃智 [ jué shèng qì zhì ]
释义:圣、智:智慧,聪明。弃绝聪明才智,返归天真纯朴。这是古代老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。
出处:《老子》第十九章:“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绿色通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”
4、经济之才 [ jīng jì zhī cái ]
释义:指治国安民的才能。
出处:唐·杜甫《上水遣怀》诗:“古来经济才,何事独罕有。”
5、经世之才 [ jīng shì zhī cái ]
释义:经世:经济、济民。称治国安民的才能。
出处:唐·杜甫《舟中上水遗怀》:“古来经济才,何事独罕有。”
6、经邦论道 [ jīng bāng lùn dào ]
释义:指治理国家,谈论治国之道。比喻位居高层。
出处:《隋书·李穆传》:“臣日薄桑榆,位高轩冕,经邦论道,自顾缺然。”
7、论道经邦 [ lùn dào jīng bāng ]
释义:研究治国之道,以经营治理国家。
出处:《书·周官》:“立太师、太傅、太保,兹惟三公,论道经邦,燮理阴阳。”孔传:“此惟三公之任,佐王论道,以经纬国事。”
8、内修外攘 [ nèi xiū wai rǎng ]
释义:对内整治国政,对外抵御敌人。修亦作“修”。
出处:宋·胡锜《拟力田诒》:“顾惟礼耕义种之贤,足副内修外攘之志。”
9、日薄桑榆 [ rì báo sāng yú ]
释义:犹日薄西山。比喻老年的时光。
出处:《隋书·李穆传》:“臣日薄桑榆,位高轩冕,经邦论道,自顾缺然。”
10、少私寡欲 [ shǎo sī guǎ yù ]
释义:寡:少;欲:欲望。指仆人的欲望很小。
出处:《庄子·山木》:“南越有邑焉,名为建德之国,其民愚而朴,少私而寡欲。”
11、无为之治 [ wú wéi zhī zhì ]
释义:指道家顺应自然,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6回:“既能夺他们之权,生他们之利,岂不能行无为之治?”
12、文治武力 [ wén zhì wǔ lì ]
释义: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。
出处: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祭法》:“文王以文治,武王以武功,去民之灾。”
13、见素抱朴 [ xiàn sù bào pǔ ]
释义: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。是说要推举圣人,实行法治,即用“无为之治”取代“有为之治”。对应于“绝圣弃智”。
出处:《老子》曰:“见素抱朴”。老子《道德经》新解:“见:现,呈现,推出。素:没有染色的生丝。这里比喻品质纯洁、高尚的圣人。朴:没有加工的原木。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。”。“见素抱朴、绝学无忧、少私寡欲”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。
14、治国安民 [ zhì guó ān mín ]
释义:治:治理;安:安定。治理国家,安定人民。
出处: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财者,帝王所以聚人守位,养成群生,奉顺天德,治国安民之本也。”
15、治郭安邦 [ zhì guō ān bāng ]
释义:犹治国安邦。
出处: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:“间有古之长仆,亦有治郭安邦之功,救世保民之力,其形象概亦毁之,其意何也?”
16、邦以民为本 [ 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]
释义: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,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。治国应以安民、得民作为根本。
出处: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”
17、安富恤穷 [ ān fù xù qióng ]
释义:安定富有者,振济贫苦者。指统治者治国安民之道。
出处: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以保息六养万民:一曰慈幼,二曰养老,三曰振穷,四曰恤贫,五曰宽疾,六曰安富。”
18、治国安邦 [ zhì guó ān bāng ]
释义:治理国家,使之太平、安定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猿听经》第一折:“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,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。”
形容治国类的成语(18个)
••阅读 4540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修身治国的成语
安富恤穷,邦以民为本,碧血丹心,赤胆忠心,德本财末,结绳而治,精忠报国,经世之才,经济之才,经邦论道,论道经邦,内修外攘,齐家治国,文治武力,无为之治,见素抱朴,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修身齐家,以身许国,忧国忧民,治国安邦,治郭安邦,治国安民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