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跋山涉水 [ bá shān shè shuǐ ]
释义:跋山:翻过山岭;涉水,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。翻山越岭,趟水过河。形容走远路的艰苦。
出处:《诗经·鄘风·载驰》:“大夫跋涉,我心则忧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跋山涉水,蒙犯霜露。”
2、百依百顺 [ bǎi yī bǎi shùn ]
释义:什么都依从。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。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十三卷:“做爷娘的百依百顺,没一事违拗了他。”
3、半斤八两 [ bàn jīn bā liǎng ]
释义:八两:即半斤,旧制一斤为十六两。半斤、八两轻重相等。比喻彼此不相上下
出处:宋·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28出:“两个半斤八两,各家归去不须嗔。”
4、背井离乡 [ bèi jǐng lí xiāng ]
释义:离开家乡到外地。
出处:元·贾仲名《对玉梳》第一折:“送的他离乡背井,进退无门。
5、背信弃义 [ bèi xìn qì yì ]
释义:背:违背;信:信用;弃:扔掉;义:道义。违背诺言,不讲道义。
出处:《北史·周纪下·高祖武帝》:“背惠怒邻,弃信忘义。”
6、博古通今 [ bó gǔ tōng jīn ]
释义: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,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识丰富。
出处: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吾闻老聃博古知今。”
7、不知不觉 [ bù zhī bù jué ]
释义:知:知道;觉:觉察。没有意识到,没有觉察到。现多指未加注意。
出处:明·赵弼《两教辨》:“遂使昏愚之徒,听其妖诞,舍正从邪,醉生梦死,不知不觉。尧舜三代以前,未闻有此教。”
8、大街小巷 [ dà jiē xiǎo xiàng ]
释义:城镇里的街道里弄,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。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六回:“正月十五日,上元佳节,好生晴朗,黄昏月上,六街三市,各处坊隅巷陌,点花放灯,大街小巷,都有社火。”
9、大惊小怪 [ dà jīng xiǎo guài ]
释义: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。
出处:宋·朱熹《答林择之》:“要肱把此事做一平常事看,朴实头做将去,久之自然见效,不必如此大惊小怪,起模画样也。”
10、代人受过 [ dài rén shòu guò ]
释义:受:承受,担待;过:过失,过错。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。
出处:各省系军阀慑于人民的巨大力量,都不肯代人受过,曹辊也就不敢一意孤行。 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61章
11、道听途说 [ dào tīng tú shuō ]
释义:道、途:路。路上听来的、路上传播的话。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。
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道听而途说,德之弃也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小说家者流,盖出于稗官,街谈巷语,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。”
12、地动山摇 [ dì dòng shēn yáo ]
释义: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,山河摇摆。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。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欧阳文忠公集·奏议集·一二·论修河第一状》:“臣恐地动山摇,从此灾祸自此而始。”
13、调兵遣将 [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]
释义:调动兵力,派遣将领。泛指调动安排人力。
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写书教太师知道,早早调兵遣将,剿除贼寇报仇。”
14、顶天立地 [ dǐng tiān lì dì ]
释义:头顶云天,脚踏大地。形容形象高大,气慨豪迈。
出处: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·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》:“汝等诸人,个个顶天立地……更来这里觅个甚么?”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一折:“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。”
15、东奔西走 [ dōng bēn xī zǒu ]
释义:到处奔波。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。
出处:元·魏初《沁园春·留别张周卿韵》:“甚年来行役,交情契阔,东奔西走,水送山迎。”
16、东倒西歪 [ dōng dǎo xī wāi ]
释义:指行走不稳,身不由主。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。
出处:元·曾瑞卿《留鞋记》第二折:“哎,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。”
17、东拉西扯 [ dōng lā xī chě ]
释义:一会儿说东,一会儿说西。指说话条理斋乱,没有中心。
出处:更有一种可笑的,肚子里原没有什么,东拉西扯,弄的牛鬼蛇神,还自以为博奥。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八十二回
18、东张西望 [ dōng zhāng xī wàng ]
释义:张:看。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一:“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,一心只想丈夫回来,从此时常走向前楼,在帘内东张西望。”
19、发号施令 [ fā hào shī lìng ]
释义:号:号令;施:发布。发布命令。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。
出处:《尚书·冏命》:“发号施令,罔有不藏。”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发号施令,天下莫不从风。”
20、翻山越岭 [ fān shān yuè lǐng ]
释义:翻越不少山头。形容走山路的艰苦。
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六章:“他的腿脚好,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,翻山越岭,跟年轻人一样。”
21、粉身碎骨 [ fěn shēn suì gǔ ]
释义:身体粉碎而死。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。
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谢封甄城王表》:“臣愚驽垢秽,才质疵下,过受陛下日月之恩,不能摧身碎首,以答陛下厚德。”唐·蒋防《霍小玉传》:“平生志愿,今日获从,粉骨碎身,誓不相舍。”
22、丰功伟绩 [ fēng gōng wěi jì ]
释义:丰:大。伟大的功绩。
出处:清·张春帆《宦海》第六回:“这位章制军在两广做了几年,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。”
23、裹足不前 [ guǒ zú bù qián ]
释义:裹:缠。停步不前,好象脚被缠住了一样。
出处:秦·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使天下之士,退而不敢西向,裹足不入秦。”
24、豪言壮语 [ háo yán zhuàng yǔ ]
释义:豪迈雄壮的言语。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。
出处:明·焦竑《玉堂丛语·一·文学·丘濬》:“(丘濬)即席联句,动辄数百言。豪言警语,如壮涛激浪,飞雪走雷,去触山而迸发。”
25、和颜悦色 [ hé yán yuè sè ]
释义:颜:面容;悦:愉快;色:脸色。脸色和霭喜悦。形容和善可亲。
出处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友便辟,友善柔、友便佞,损也。”邢昺疏:“善柔,谓面柔,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。”
26、虎背熊腰 [ hǔ bèi xióng yāo ]
释义: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飞刀对箭》:“这厮倒是一条好汉,狗背驴腰的,哦,是虎背熊腰。”
27、花红柳绿 [ huā hóng liǔ lǜ ]
释义:红红的花,绿绿的柳条。形容颜色鲜艳纷繁
出处:五代·前蜀·魏承班《生查子》词:“花红柳绿间晴空。”
28、欢天喜地 [ huān tiān xǐ dì ]
释义:形容非常高兴。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我现将著夫人诰欶,县君名称,怎生待欢天喜地,两只手儿亲付与他。”
29、鸡鸣狗吠 [ jī míng gǒu fèi ]
释义: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。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。
出处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。”
30、兼容并包 [ jiān róng bìng bāo ]
释义:把各个方面全都容纳包括进来。
出处: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故驰骛乎兼容并包,而勤思乎参天贰地。”
含有同义词的成语(133个)
••阅读 3249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含有手形容非常擅长的成语
出手得卢,唾手可得,丹青妙手,独擅胜场,反手可得,翻手为云,各有所长,各擅胜场,鬼斧神工,鬼工神力,行家里手,回春妙手,尽其所长,举手之劳,看家本领,看家本事,刻雾裁风,妙手回春,妙手偶得,目无全牛,拿手好戏,能歌善舞,能言善辩,能谋善断,…
含有手的成语形容高兴到极点
得意忘形,欢欣鼓舞,欢天喜地,慌手忙脚,慌手慌脚,举手加额,举手相庆,妙手回春,拍手称快,情同手足,手不释卷,手忙脚乱,手到病除,手疾眼快,手舞足蹈,束手无策,束手束脚,心慕手追,心灵手巧,心狠手辣,兴高采烈,袖手旁观,眼疾手快,一手遮天,…
形容闹市含有贬义的成语
大彻大悟,大摇大摆,大隐朝市,归之如市,过市招摇,摩肩接踵,人心所向,人来人往,熙熙攘攘,招摇过市
左形容卓尔不群的同义词成语
超乎寻常,陈言务去,出一头地,出人头地,出类拔萃,璀璨夺目,鹤立鸡群,滥竽充数,立足之地,碌碌无能,南郭先生,南郭处士,平平庸庸,气宇轩昂,群芳争艳,文人雅士,无出其右,先见之明,永无宁日,与众不同,芸芸众生,真才实学,卓乎不群,卓然不群,…
敏捷含有手字的成语
重归于好,慌手忙脚,妙手回春,情同手足,手不释卷,手到擒来,手忙脚乱,手舞足蹈,束手就擒,束手无策,心灵手巧,心狠手辣,袖手旁观,眼疾手快,一手遮天,不择手段,得心应手,握手言欢
含有马字的成语形容声势大
成千上万,冲锋陷阵,风车雨马,风车云马,难解难分,排山倒海,拍案惊奇,千兵万马,千军万马,声势浩大,势不可当,势不可挡,所向披靡,万马奔腾,一成一旅,一马平川,波澜壮阔
含有文形容文思敏捷的成语
长篇大论,出口成章,对答如流,刻烛成诗,妙笔生花,生花妙笔,思如涌泉,思若涌泉,脱口而出,文思敏捷,下笔千言,眼疾手快,倚马可待
含有手的成语大全形容高贵
独具匠心,富丽堂皇,肤如凝脂,恭恭敬敬,光芒四射,光采夺目,空谷幽兰,美人迟暮,名扬四海,明眸皓齿,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,翩翩起舞,翩若惊鸿,气宇轩昂,恰到好处,千娇百媚,沁人心脾,取之不尽,书生气十足,泰然自若,温文尔雅,信手拈来,心有灵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