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避世墙东 [ bì shì qiáng dōng ]
释义: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逢萌》:“君公(王君公)遭乱独不去,侩牛自隐。时人谓之论曰:‘避世墙东王君公。’”
2、不识东家 [ bù shí dōng jiā ]
释义:指不识近邻是圣贤。
出处:“不识东家丘”的略语。相传孔子西家有愚夫,不识孔子为圣人,称之为“东家丘”。
3、拆东墙补西墙 [ chāi dōng qiáng bǔ xī qiáng ]
释义:拆倒东边的墙,以修补西边的墙。比喻临时勉强应付。亦比喻临时救急,不是根本办法。
出处:《中国民歌资料·纳布鞋》:“拆东墙,补西墙,先要顾前方。”
4、拆西补东 [ chāi xī bǔ dōng ]
释义:比喻临时勉强凑合应付。同“拆东补西”。
出处:唐·寒山《诗》:“虽乃得如斯,有为多患累,与道殊悬运,拆西补东尔。”
5、东方千骑 [ dōng fāng qiān jì ]
释义:旧指女子的如意郎君。
出处:汉·乐府《陌上桑》诗:“东方千余骑,夫婿居上头。”
6、东奔西走 [ dōng bēn xī zǒu ]
释义:到处奔波。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。
出处:元·魏初《沁园春·留别张周卿韵》:“甚年来行役,交情契阔,东奔西走,水送山迎。”
7、东风吹马耳 [ dōng fēng chuī mǎ ěr ]
释义: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。
出处:唐·李白《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》诗:“世人闻此皆掉头,有如东风射马耳。”
8、东风浩荡 [ dōng fēng hào dàng ]
释义:东风:春风。指吹着强劲的春风。形容春风吹拂大地,大地即将万象更新,面貌焕然。
出处:唐·李咸用《春日》:“浩荡东风里,裴回无所亲。危城三面水,古树一边春。”
9、东床快婿 [ dōng chuáng kuài xù ]
释义:指为人豁达,才能出众的女婿。是女婿的美称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郗太傅在京品,遣门生与王丞相书,求女婿。……门生归白郗曰:‘王家诸郎,亦皆可嘉,闻来觅婿,咸自矜持,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,如不闻。’”
10、东床坦腹 [ dōng chuáng tǎn fù ]
释义:指女婿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郗太傅在京品,遣门生与王丞相书,求女婿。……门生归白郗曰:‘王家诸郎,亦皆可嘉,闻来觅婿,咸自矜持,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,如不闻。’”
11、东风人面 [ dōng fēng rén miàn ]
释义:指一年一度的春风依旧,而当年邂逅含情之人却不得重见。
12、东倒西歪 [ dōng dǎo xī wāi ]
释义:指行走不稳,身不由主。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。
出处:元·曾瑞卿《留鞋记》第二折:“哎,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。”
13、东道之谊 [ dōng dào zhī yì ]
释义:东道:主人。谊:情谊。指主人的情谊。
出处: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28回:“蚌师今天以东道主人尽东道之谊,所用又系全东家的同族,真可算是大义灭亲。”
14、东扶西倒 [ dōng fú xī dǎo ]
释义:从这边扶起,却又倒向那边。比喻顾此失彼。也形容坏习气太多,纠正了这一点,那一点又冒头了。
出处:宋·杨万里《过南荡》诗:“笑杀槿篱能耐事,东扶西倒野酴醚。”
15、东海扬尘 [ dōng hǎi yáng chén ]
释义:大海变陆地。比喻世事变化很大。
出处: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麻姑》:“麻姑自说云:‘接侍以来,已见东海三为桑田。向到蓬莱,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,岂将复还为陵陆乎?’方平笑曰:‘圣人皆言海中复扬尘也。’”
16、东观续史 [ dōng guān xù shǐ ]
释义:东观: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。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《汉书》。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曹世叔妻传》:“扶风曹世叔妻者,同郡班彪之女也,名昭,字惠班,……兄固著《汉书》,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,和帝诏昭,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。”
17、东山高卧 [ dōng shān gāo wò ]
释义:比喻隐居不仕,生活安闲。
出处: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卿累违朝旨,高卧东山。”
18、东郭先生 [ dōng guō xiān shēng ]
释义: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。
出处:明·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19、东山再起 [ dōng shān zài qǐ ]
释义:指再度出任要职。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。
出处:《晋书·谢安传》
20、东劳西燕 [ dōng láo xī yàn ]
释义:劳:伯劳。比喻情侣、朋友离别。
出处:宋·郭茂倩《乐府诗集·古辞·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
21、东海捞针 [ dōng hǎi lāo zhēn ]
释义:从大海底下捞取一根针,形容非常难达到目的。
出处:元·柯丹丘《荆钗记·误讣》:“儿,此生休想同衾枕,要相逢除非东海捞针。”
22、东施效颦 [ dōng shī xiào pín ]
释义:效:仿效;颦:皱眉头。比喻胡乱模仿,效果极坏。
出处:《庄子·天运》:“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,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,归亦捧心而矉其里。其里之富人见之,坚闭门而不出;贫人见之,絜妻子而去之走。”
23、东拉西扯 [ dōng lā xī chě ]
释义:一会儿说东,一会儿说西。指说话条理斋乱,没有中心。
出处:更有一种可笑的,肚子里原没有什么,东拉西扯,弄的牛鬼蛇神,还自以为博奥。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八十二回
24、东张西望 [ dōng zhāng xī wàng ]
释义:张:看。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一:“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,一心只想丈夫回来,从此时常走向前楼,在帘内东张西望。”
25、东食西宿 [ dōng shí xī sù ]
释义:比喻贪婪的人各方面的好处都要。
出处:《艺文类聚》卷四十引《风俗通》:“俗说齐人有女,二人求之。东家子丑而富,西家子好而贫。父母疑不能决,问其女,定所欲适。……女便两袒,怪问其故。云:‘欲东家食,西家宿。’”
26、东征西讨 [ dōng zhēng xī tǎo ]
释义: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。
出处:唐·杨炯《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》:“至如出车授钺,东征西讨,孤虚向背,则虽女子之众,可以当于丈夫。”
27、东涂西抹 [ dōng tú xī mǒ ]
释义:涂、抹:原喻从事文辞。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。
出处: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》:“报道莫贫相!阿婆三五少年时,也曾东涂西抹来。”
28、东南半壁 [ dōng nán bàn bì ]
释义:半壁:半边。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、以南的半边江山。
出处:元·施君美《幽闺记·虎狼扰乱》:“金朝那解番狼将,血溅东南半壁天。”
29、东走西顾 [ dōng zǒu xī gù ]
释义:比喻顾虑多。
出处:《古诗源》卷三:“茕茕白兔,东走西顾。”
30、东兔西乌 [ dōng tù xī wū ]
释义:兔、乌:古代神话传说中说,月亮里有玉兔,太阳里有三足金乌,所以用乌、兔代表日月。月亮东升,太阳西落。表示时光不断流逝。
出处:宋·吴潜《瑞鹤仙》:“愁高怅远。身世事,但难准。况禁他,东兔西乌相逐,古古今今不问。”
东的词语有哪些词语(10个)
- 东作西成东作:指春耕;西成:指秋收。指春种秋熟。
- 东园秘器指皇室、显宦死后用的棺材。
- 东墙窥宋指美貌女子倾心于男子。
- 东家夫子东家:指东邻。邻家有才德的人。
- 东家孔子对孔子的一种称呼。
- 东封西款封:封爵;款:归顺。东边封爵,西边归顺。指边境罢战,修好言和。
- 东平之树指人死之后,对故乡的思恋之情亦不泯灭。
- 东抄西转转弯抹角,抄近路走。
- 东指西画指指点点,吩咐指派。
- 东挨西问挨:接近。形容四处打听、寻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