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哀而不伤 [ āi ér bù shāng ]
释义:哀:悲哀;伤:伤害。忧愁而不悲伤。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。
出处: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关雎》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’”
3、吹弹歌舞 [ chuī tán gē wǔ ]
释义:演奏管弦乐器,唱歌跳舞。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来生债》第二折:“居士,如今那高楼上吹弹歌舞,饮酒欢娱,敢管待那士大夫哩。”
4、吹篪乞食 [ chuī chí qǐ shí ]
释义:吹着篪讨吃的。指在街头行乞。篪:古代的一种音乐,象笛子,有八孔。
出处:膝行蒲伏,稽首肉袒,鼓腹吹篪,乞食于吴市。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范睢蔡泽列传》
5、荡气回肠 [ dàng qì huí cháng ]
释义:荡:动摇;回:回转。形容文章、乐曲十分婉转动人。
出处: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感心动耳,回肠伤气。”三国·魏·曹丕《大墙上蒿行》:“女娥长歌,声协宫商,感心动耳,荡气回肠。”
6、动人心弦 [ dòng rén xīn xián ]
释义:把心比作琴,拨动了心中的琴弦。形容事物激动人心。
出处:徐迟《长江大桥的美是社会主义的美》:“许多动人心弦的建筑物呢?还只在蓝图上。”
7、断章取义 [ duàn zhāng qǔ yì ]
释义:断:截断;章:音乐一曲为一章。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,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。指引用与原意不符。
出处: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赋诗断章,余取所求焉。”
8、遏云绕梁 [ è yún rào liáng ]
释义:遏:停止。歌声优美,使游动的浮云为之停下来静听,似余音绕着屋梁,不愿散去。
出处: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·文事》:“惊神泣鬼,皆言词赋之雄豪;遏云绕梁,原是歌耷之嘹亮。”
9、顾曲周郎 [ gù qǔ zhōu láng ]
释义:原指周瑜业于音乐。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:“瑜少精意于音乐,虽三爵之后,其有阙误,瑜必知之,知之必顾,故时有人谣曰:‘曲有误,周郎顾。’”
10、狗马声色 [ gǒu mǎ shēng sè ]
释义:良犬、骏马、音乐、女色。泛指养狗、骑马、听歌、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。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。
出处:宋·张孝祥《宣州新建御书阁记》:“谓虽极天下之贵,而退朝燕息,从容娱乐者,独在于是,狗马声色技巧之奉,不皇及也。”
11、含宫咀徵 [ hán gōng jǔ zhēng ]
释义:“宫”、“商”、“徵”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。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。同“含商咀徵”。
出处:景耀月《长歌行》:“目成造次非相谋,含宫咀徵何悠悠!”
12、含商咀征 [ hán shāng jǔ zhēng ]
释义: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。“宫”、“商”、“征”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。亦作“含宫咀征”。
13、含商咀徵 [ hán shāng jǔ zhēng ]
释义:“宫”、“商”、“徵”都是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。指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。同“含宫咀徵”。
出处:南朝·宋·鲍照《代白紵舞歌辞》之一:“含商咀徵歌露晞,珠履飒沓纨袖飞。”
14、回肠伤气 [ huí cháng shāng qì ]
释义:形容音乐、文章等缠绵悱恻,感人之极。
出处: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纤条悲鸣,声似竽籁,清浊相和,五变四会,感心动耳,回肠伤气。孤子寡妇,寒心酸鼻。”李善注:“言上诸声,能回转入肠,伤断人气。”
15、金声玉振 [ jīn shēng yù zhèn ]
释义:以钟发声,以磬收韵,奏乐从始至终。比喻音韵响亮、和谐。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,才学精到。
出处: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集大成也者,金声而玉振之也。金声也者,始条理也;玉振之也者,终条理也。始条理者,智之事也;终条理者,圣之事也。”
16、金鼓喧阗 [ jīn gǔ xuān tián ]
释义:金鼓:金钲和鼓。喧阗:声音大。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。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
出处:清·金捧阊《守一斋笔记·芦花会》:“忽金鼓喧阗,仪卫甚盛,观者踵接肩摩。”
17、扣人心弦 [ kòu rén xīn xián ]
释义:把心比作琴,拨动了心中的琴弦。形容事物激动人心。
出处:魏巍《东方》第二部第七章:“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,但那天的几句话,却是那样扣人心弦,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。”
18、连绵不断 [ lián mián bù duàn ]
释义:连绵:连续不断的样子。形容连续不止,从不中断。
出处: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》:“往余再丧妻,四丧子,复丧妹,最后丧母,连绵不绝,哭泣悲伤,五衷菀结。”
19、龙言凤语 [ lóng yán fèng yǔ ]
释义: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。
21、鸾歌凤吹 [ luán gē fèng chuí ]
释义:指笙箫等乐曲声。
22、靡靡之声 [ mǐ mǐ zhī shēng ]
释义:指柔弱、颓靡的音乐。同“靡靡之音”。
出处:《南史·宋纪中·前废帝》:“事毕,将奏靡靡之声。”
23、耐人寻味 [ nài rén xún wèi ]
释义:耐:禁得起;寻味:探索体味。意味深长,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。
出处:清·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卷三:“其所作如《少府画障歌》、《崔少府高齐观三川水涨》诸诗,句句字字追琢入妙,耐人寻味。”
25、轻歌曼舞 [ qīng gē màn wǔ ]
释义:音乐轻快,舞姿优美。
出处:元·乔孟符《两世姻缘》第一折:“似大姐这般玉质花容,清歌妙舞,在这歌妓中可是少也。”
26、清耳悦心 [ qīng ěr yuè xīn ]
释义:耳为之清宁,心为之欢喜。形容乐曲美妙动人。
出处:宋·张耒《鸣蛙赋》:“春露初霭,朝华始敷,文羽清喙,飞鸣自如,若奏琴筝而和笙竽,清耳悦心,听者为娱。”
27、桑间濮上 [ sāng jiān pú shàng ]
释义:桑间在濮水之上,是古代卫国的地方。古指淫风。后也指男女幽会。
出处: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桑间濮上之音,亡国之音也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,男女亦亟聚会,声色生焉。”
28、丝竹管弦 [ sī zhú guǎn xián ]
释义:丝:指弦乐器;竹:指管乐器。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。也指音乐。
出处: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虽无丝竹管弦之盛,一觞一咏,亦足以畅叙幽情。”
30、驷马仰秣 [ sì mǎ yǎng mò ]
释义:驾车的马驻足仰首,谛听琴声。形容音乐美妙动听。
出处:语出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,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。”杨倞注:“仰首而秣,听其声也。”
怎么形容歌好听词语(10个)
- 丝竹陶写丝:指弦乐器;竹:指管乐器;陶写:陶冶性情。用音乐来陶冶性情。
- 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。
- 初试啼声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,将来一定不凡。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。
- 剥削阶级占有生产资料,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,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阶级。如奴隶主阶级、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。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,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国家政权压迫被剥削阶级。在社会主义社会里,剥削阶级作为完整的阶级已被消灭,但其残余仍然存在。
- 千部一腔部:唐代管音乐的机构,按所管音乐的性质,区分为若干部。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。比喻都是老一套,没有变化。
- 嘈嘈切切1.象声词。形容重浊与轻细的乐器声错杂喧响。 2.象声词。形容杂乱的声音。
- 干酒嗜音甘:喜好;嗜:嗜好。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。形容享乐腐化。
- 感心动耳感心:心受感动;动耳:悦耳。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。
- 独自乐乐乐乐:欣赏音乐。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。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。
- 绕梁遏云绕梁:绕着屋梁,形容歌声保留时间长久;遏云: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端。余声嘹亮,响彻云霄。形容歌声十分动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