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百战百胜 [ bǎi zhàn bǎi shèng ]- 释义:每战必胜。形容所向无敌。 - 出处:《孙子·谋攻》:“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。” 
- 2、出生入死 [ chū shēng rù sǐ ]- 释义: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。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,不顾个人安危。 - 出处:《老子》第五十章:“出生入死,生之徒十有三,死之徒十有三。” 
- 3、当仁不让 [ dāng rén bù ràng ]- 释义:原指以仁为任,无所谦让。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,不推让。 - 出处: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当仁,不让于师。’” 
- 4、反客为主 [ fǎn kè wéi zhǔ ]- 释义: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。比喻变被动为主动。 - 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1回:“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,步步为营,诱渊来战而擒之,此乃反客为主之法。” 
- 5、奋不顾身 [ fèn bù gù shēn ]- 释义:奋勇向前,不考虑个人安危。 - 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。” 
- 6、粉身碎骨 [ fěn shēn suì gǔ ]- 释义:身体粉碎而死。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。 - 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谢封甄城王表》:“臣愚驽垢秽,才质疵下,过受陛下日月之恩,不能摧身碎首,以答陛下厚德。”唐·蒋防《霍小玉传》:“平生志愿,今日获从,粉骨碎身,誓不相舍。” 
- 7、奋勇当先 [ fèn yǒng dāng xiān ]- 释义:鼓起勇气,赶在最前面。 - 出处:《隋书·史祥传》:“公竭诚奋勇,一举克定。” 元·关汉卿《哭存者》第二折:“更有俺五百义兵家将,都要的奋勇当先,相持对垒。” 
- 8、赴汤蹈火 [ fù tāng dǎo huǒ ]- 释义:赴:走往;汤:热水;蹈:踩。沸水敢蹚,烈火敢踏。比喻不避艰险,奋勇向前。 - 出处: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故能使其众,蒙矢石,赴汤火。”晋·稽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长而见羁,则狂顾顿缨,赴汤蹈火。” 
- 9、后起之秀 [ hòu qǐ zhī xiù ]- 释义: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。 - 出处:《晋书·王忱传》:“卿风流俊望,真后来之秀。” 
- 10、后来居上 [ hòu lái jū shàng ]- 释义:后来的超过先前的。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。 - 出处: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汲黯对汉武帝说:“陛下用群臣,如积薪耳,后来者居上。” 
- 11、疾恶如仇 [ jí è rú chóu ]- 释义:疾:憎恨;恶:指坏人坏事。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。 - 出处:汉·孔融《荐祢衡表》:“见善若惊,疾恶如仇。” 
- 12、刻不容缓 [ kè bù róng huǎn ]- 释义:指形势紧迫,一刻也不允许拖延。 - 出处: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》:“帝王即位,即是好日,兼官历又吉,何疑?事不容缓。” 
- 13、快马加鞭 [ kuài mǎ jiā biān ]- 释义: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,使马跑得更快。比喻快上加快,加速前进。 - 出处:宋·陆游《村居》诗:“生僧快马随鞭影,宁作痴人记剑痕。” 
- 14、老当益壮 [ lǎo dāng yì zhuàng ]- 释义:当:应该;部分国:更加;壮:雄壮。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,干劲更足。 - 出处: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丈夫为志,穷当益坚,老当益壮。” 
- 15、理所当然 [ lǐ suǒ dāng rán ]- 释义:按道理应当这样。 - 出处:隋·王通《文中子·魏相篇》:“非辩也,理当然耳。” 
- 16、临难苟免 [ lín nàn gǒu miǎn ]- 释义:遇到危难时苟且偷生。 - 出处: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临难毋苟免。” 
- 17、匹夫有责 [ pǐ fū yǒu zé ]- 释义: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。 - 出处: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· 正始》:“保天下者,匹夫之贱,与有责焉耳矣。” 
- 18、匹马当先 [ pǐ mǎ dāng xiān ]- 释义:一马当先。指冲锋在前。 - 出处:元·关汉卿《五侯宴》第三折:“刀横宇宙三军丧,匹马当先战百合。” 
- 19、前仆后继 [ qián pū hòu jì ]- 释义:仆:倒下;继:接着,跟上。前面的倒下了,后面的紧跟上去。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。 - 出处:唐·孙樵《祭梓潼神君文》:“跛马愠仆,前仆后踣。” 
- 20、前仆后踣 [ qián pú hòu bó ]- 释义: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。同“前仆后继”。 - 出处:唐·孙樵《祭梓潼神君文》:“跛马愠仆,前仆后踣。” 
- 21、舍生忘死 [ shě shēng wàng sǐ ]- 释义: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锁魔镜》第二折:“你须索舍死忘生,建立功勋。” 
- 22、身先士卒 [ shēn xiān shì zú ]- 释义: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,冲在士兵前面。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,走在群众前面。 - 出处:《史记·淮南衡山列传》:“当敌勇敢,常为士卒先。”《资治通鉴·隋纪炀帝大业九年》:“玄感每战,身先士卒,所向摧陷。” 
- 23、身临其境 [ shēn lín qí jìng ]- 释义:临:到;境:境界,地方。亲自到了那个境地。 - 出处:明 袁宏道《八识略说序》:“向非身历其境,恶能穷其边崖,指其归宿者哉!” 
- 24、首当其冲 [ shǒu dāng qí chōng ]- 释义:当:承当,承受;冲:要冲,交通要道。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。 - 出处:《汉书·五行志下》:“郑当其冲,不能修德。” 
- 25、所作所为 [ suǒ zuò suǒ wéi ]- 释义:指人所做的事。 -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六回:“自此凤姐胆识愈壮,以后所作所为,诸如此类,不可胜数。” 
- 26、推三阻四 [ tuī sān zǔ sì ]- 释义:找各种借口推托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第一折:“我如今并不推三阻四,任哥哥自主之。” 
- 27、万死不辞 [ wàn sǐ bù cí ]- 释义:万死:死一万次,形容冒生命危险。万一万次也不推辞。表示愿意拼死效劳。 - 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回:“貂蝉曰:‘适间贱妾曾言,但有使令,万死不辞。’” 
- 28、畏缩不前 [ wèi suō bù qián ]- 释义:畏惧退缩,不敢前进。 - 出处: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:“唐介始弹张尧佐,谏官皆上疏,及弹文彦博,则吴奎畏缩不前,当时谓拽动阵脚。” 
- 29、畏葸不前 [ wèi xǐ bù qián ]- 释义:畏惧退缩,不敢前进。 - 出处: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:“唐介始弹张尧佐,谏官皆上疏,及弹文彦博,则吴奎畏葸不前,当时谓拽动阵前。” 
形容主动上当的成语(74个)
••阅读 2922
形容主动上当的词语(1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主动与被动的成语
倒持干戈,倒持泰阿,反客为主,授人以柄,授柄于人,头痛治头,万物皆备于我,瓮中捉鳖,在劫难逃,指挥若定
形容男人上当受骗的成语
财迷心窍,藏奸卖俏,大肆攻击,鬼使神差,猴子搏矢,泼妇骂街,人财两空,任人摆布,上当受骗,上当学乖,上楼去梯,设下圈套,误入歧途,心甘情愿,学而不思则罔,三十六计
形容一个人主动有担当的成语
八斗之才,辩才无碍,不栉进士,才气过人,才貌双全,藏龙卧虎,出口成章,出类拔萃,踔绝之能,大才盘盘,登高能赋,顶天立地,多才多艺,奋勇当先,凤毛麟角,风华绝代,风流才子,敢作敢当,敢为敢做,敢怒不敢言,敢怒敢言,敢勇当先,敢想敢干,高才疾足…
形容主动放弃的成语
熬更守夜,俾昼作夜,俾夜作昼,弊帚自珍,不可收拾,不舍昼夜,残圭断璧,残缺不全,持之以恒,重振旗鼓,重新做人,从头做起,寸利必得,带牛佩犊,戴月披星,放任自流,废寝忘食,废耳任目,非日非月,焚膏继晷,蝮螫解腕,各言其志,功亏一篑,孤蹄弃骥,…
形容被骗上当的成语
财迷心窍,藏奸卖俏,大肆攻击,鬼使神差,猴子搏矢,两叶掩目,蒙头转向,蒙在鼓里,弥天大谎,泼妇骂街,人财两空,任人摆布,上当受骗,上当学乖,上楼去梯,设下圈套,误入歧途,雾锁烟迷,心如刀割,心甘情愿,学而不思则罔,三十六计,当局者迷
形容比较主动的成语
不屈不挠,瞠乎其后,出生入死,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当仁不让,捣虚敌随,反客为主,奋不顾身,奋勇向前,奋勇当先,奋不顾命,粉身碎骨,干劲冲天,肝脑涂地,光芒四射,后来居上,后起之秀,欢欣踊跃,急人之忧,急人之危,急人之难,见义勇为,刻不容缓,…
形容主动作为的成语
不屈不挠,瞠乎其后,出生入死,达则兼善天下,当仁不让,独善其身,反客为主,奋不顾身,奋勇向前,奋勇当先,奋不顾命,粉身碎骨,干劲冲天,肝脑涂地,光芒四射,后来居上,后起之秀,欢欣踊跃,兼善天下,见义勇为,刻不容缓,快马加鞭,老当益壮,理所当…
形容主动担当的成语
不胜其任,吃不了兜着走,大方无隅,担当不起,吊死问生,栋梁之才,敢作敢当,瑚琏之器,江海不逆小流,救火扬沸,力不胜任,平治天下,勤勤恳恳,擎天一柱,清庙之器,任劳任怨,任怨任劳,舍我其谁,舍我复谁,胜任愉快,同甘共苦,推贤进士,无愧屋漏,业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