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半部论语 [ bàn bù lún yǔ ]
释义: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《论语》的夸赞之辞,掌握半部《论语》,人的能力就会提高,就能治理国家。
出处: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七:“赵普再相,人言普山东人,所学止《论语》……太宗尝以此论问普。普略不隐,对曰:‘臣平生所知,诚不出此。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,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。’”
2、闭户读书 [ bì hù dú shū ]
释义: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。
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第八》第三卷:“盖须切磋起明也。见闭户读书,师心自是。”
3、秉笔直书 [ bǐng bǐ zhí shū ]
释义: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,不隐讳。
出处: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5回:“我是秉笔直书,悬之国门,不能增损一字。”
4、博施济众 [ bó shī jì zhòng ]
释义:博:广泛;济:救济。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。
出处: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,何如。”
5、博士买驴 [ bó shì mǎi lǘ ]
释义:博士:古时官名。博士买了一头驴子,写了三纸契约,没有一个“驴”字。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。
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邺下谚曰:博士买驴,书券三纸,未有驴字。”
6、博采众长 [ bó cǎi zhòng cháng ]
释义: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。
出处:北齐 魏收《魏书 刘芳传》:“考括坟籍,博采群议。”
7、博硕肥腯 [ bó shuò féi tú ]
释义:博硕:形状大;腯:音‘途’,肥壮。指六畜肥壮。
出处: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:“故奉牲以告曰:‘博硕肥途。’”
8、博大精深 [ bó dà jīng shēn ]
释义:博:广,多。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。
出处:明·姜世昌《〈逸周书〉序》:“迄今读书,若揭日月而行千载,其博大精深之旨,非晚世学者所及。”
9、博而寡要 [ bó ér guǎ yào ]
释义:学识丰富,但不得要领。
出处: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故曰:博而寡要,劳而少功。”
10、博闻辩言 [ bó wén biàn yán ]
释义:博:多。闻:传闻。辩言:巧言。形容道听途说,似是而非的言论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疑似》:“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。”
11、博古通今 [ bó gǔ tōng jīn ]
释义: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,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识丰富。
出处: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吾闻老聃博古知今。”
12、博闻强记 [ bó wén qiáng jì ]
释义:闻:见闻。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
出处: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博闻强志,不合王制,君子贱之。”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博闻强识而让,敦善行而不怠,谓之君子。”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。”
13、博览群书 [ bó lǎn qún shū ]
释义:博:广泛。广泛地阅读各种书。形容读书很多。
出处:《周书·庾信传》:“庾信,字子山,南阳新野人也。……幼而俊迈,聪敏绝伦,博览群书,尤善《春秋左氏传》。”
14、博学多才 [ bó xué duō cái ]
释义: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出处: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诜博学多才,环伟倜傥,不拘细行,州郡礼命并不应。”
15、博闻强识 [ bó wén qiáng zhì ]
释义:闻:见闻。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
出处: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博闻强志,不合王制,君子贱之。”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博闻强识而让,敦善行而不怠,谓之君子。”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博闻强志,明于治乱,娴于辞令。”
16、博洽多闻 [ bó qià duō wén ]
释义:洽:广博;闻:见闻。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杜林传》:“林从竦受学,博洽多闻,时称通儒。”
17、博物洽闻 [ bó wù qià wén ]
释义:广知事物,学识丰富。
出处: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以迁之博物洽闻,而不能以知自全,既陷极刑,幽而发愤,书亦信矣。”
18、博学多闻 [ bó xué duō wén ]
释义:博学:广博。学识广博,见闻丰富。
出处: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”《荀子·修身》:“多闻曰博。”
19、不耻下问 [ bù chǐ xià wèn ]
释义: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,而不觉得不好意思。
出处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
20、不求甚解 [ bù qiú shèn jiě ]
释义:只求知道个大概,不求彻底了解。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、不深入。
出处:晋·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不慕利,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欣然忘食。”
21、不知肉味 [ bù zhī ròu wèi ]
释义: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,因而辨不出肉味。后形容专心学习,吃东西辨不出味道。也形容生活困难,无肉可吃。
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在齐闻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曰:‘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。”
22、博览五车 [ bó lǎn wǔ chē ]
释义:指读书多,学识渊博。
出处: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:“真个是:才过子建,貌赛潘安。胸中博览五车,腹内广罗千古。”
23、博闻多识 [ bó wén duō shí ]
释义:博:广博;闻:见闻;识:学识。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出处:《魏书·李业兴传》:“博闻多识,万门千户,所宜访询。”
24、博闻强志 [ bó wén qiáng zhì ]
释义: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
出处: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博闻强志,不合王制。”
25、博览古今 [ bó lǎn gǔ jīn ]
释义:博:广博。广泛阅读古今书籍,通晓古今学识。形容学问渊博。
出处:《汉书·成帝纪赞》:“博览古今,容受直辞。”
26、不好意思 [ bù hǎo yì sī ]
释义: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。②害羞;难为情。
出处:?
27、不愧下学 [ bù kuì xià xué ]
释义:不耻下问,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。
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是以君王无羞亟问,不愧下学。”
28、不足为法 [ bù zú wéi fǎ ]
释义:不值得学习、效法。
出处: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李青莲诗》:“开口便说:《大雅》不作,骚人斯起,然词多哀怨,已非正声;至杨、马益流宕。建安以后更绮丽,不足为法。”
29、车在马前 [ chē zài mǎ qián ]
释义:大马拖车在前,马驹系在车后,这样,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。比喻学习任何事物,只要有人指导,就容易学会。
出处: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始驾马者反之,车在马前。”
30、沈博绝丽 [ chén bó jué lì ]
释义:指文章的含意深远,内容渊博,文辞美妙。
出处:汉·扬雄《答刘歆书》:“少不得学,而心好沈博绝丽之文。”
用来形容感受的成语(247个)
••阅读 2200
用来形容感受的词语(8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被批评后的感受的成语
大彻大悟,耿耿于怀,将错就错,丧气垂头,死不悔改,痛改前非,怨天尤人,追悔莫及,垂头丧气,自怨自艾,欲哭无泪
心里感受的成语大全
爱别离苦,安土重迁,黯然失色,黯然伤神,黯然销魂,把玩无厌,百感交集,报本反始,抱恨终天,悲不自胜,悲天悯人,悲愤填膺,敝帚自珍,勃然大怒,勃然变色,不可终日,不看僧面看佛面,侧目而视,侧足而立,差强人意,称心如意,乘兴而来,瞠目结舌,诚惶…
写心情难过感受的成语
爱别离苦,黯然失色,黯然神伤,黯然销魂,悲天悯人,悲痛欲绝,剥肤之痛,剥床及肤,不能自拔,惨不忍睹,惨淡经营,惨无人道,惨绝人寰,苍生涂炭,缠绵悱恻,愁眉苦脸,愁眉不展,愁眉泪眼,楚楚可怜,触目伤怀,创巨痛深,捶胸顿足,摧心剖肝,大发雷霆,…
描写内心的感受的成语
唉声叹气,爱别离苦,黯然失色,黯然伤神,黯然销魂,跋前踬后,白日做梦,百感交集,百无聊赖,百辞莫辩,百身莫赎,半信半疑,抱恨终天,悲不自胜,悲天悯人,悲愤填膺,悲痛欲绝,闭门思过,勃然大怒,勃然变色,不可捉摸,不可揆度,不可究诘,不可磨灭,…
《白鹅》描写白鹅的成语的感受
大步流星,鹅行鸭步,狼心狗行,蜗行牛步,鹰头雀脑
用来表示天气的成语
白雪皑皑,暴风骤雨,碧空如洗,碧空万里,冰天雪地,冰天雪窑,冰山难靠,冰清玉洁,冰雪严寒,冰魂雪魄,薄暮冥冥,惨雨酸风,春暖花开,春冰虎尾,春风化雨,大雨如注,滴水成冰,冬温夏清,冬裘夏葛,冬日夏云,风和日丽,风轻云淡,风雨交加,风轻云净,…
内心感受到温暖的成语
春暖花开,冬温夏清,冬温夏凊,如坐春风,万众一心,蔚然成风,嘘寒问暖,雪中送炭,宅心仁厚,众志成城
女人是用来疼的成语
怜香惜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