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跋山涉水 [ bá shān shè shuǐ ]
释义:跋山:翻过山岭;涉水,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。翻山越岭,趟水过河。形容走远路的艰苦。
出处:《诗经·鄘风·载驰》:“大夫跋涉,我心则忧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跋山涉水,蒙犯霜露。”
2、百闻不如一见 [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]
释义:闻:听见。听得再多,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。
出处: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百闻不如一见,兵难遥度,臣愿驰至金城,图上方略。”
3、步履维艰 [ bù lǚ wéi jiān ]
释义: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。
出处:明·邵景瞻《觅灯因话·桂迁梦感录》:“念见刘,颈荷欠徽,手交木叶,颜色枯槁,步履艰难。”
4、百折千回 [ bǎi zhé qiān huí ]
释义:形容经过种种曲折和纡回。
出处:赵朴初《与日本佛教友人谈时事为拈一偈》:“百折千回心不退,无畏方能施无畏。”
5、春秋笔法 [ chūn qiū bǐ fá ]
释义: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。
出处: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在位听讼,文辞有可与人共者,弗独有也。至于为《春秋》,笔则笔,削则削,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。”
6、斗折蛇行 [ dǒu zhé shé xíng ]
释义:斗折: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。像北斗星一样弯曲,像蛇一样曲折行进。形容道路曲折蜿蜒。
出处:唐·柳宗元《永州八记·小石潭记》:“漂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灭可见。”
7、大起大落 [ dà qǐ dà luò ]
释义:大幅度地起落。形容变化大。
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她的喜怒哀乐都是大起大落,整出整落的。”
8、翻山越岭 [ fān shān yuè lǐng ]
释义:翻越不少山头。形容走山路的艰苦。
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六章:“他的腿脚好,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,翻山越岭,跟年轻人一样。”
9、峰回路转 [ fēng huí lù zhuǎn ]
释义:峰峦重叠环绕,山路蜿蜒曲折。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。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欧阳文忠公集·三九·醉翁亭记》:“山行六七里,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,让泉也。峰回路转,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,醉翁亭也。”
10、骨肉至亲 [ gǔ ròu zhì qīn ]
释义: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鲜卑传》:“不如还我,我与汝是骨肉至亲,,岂与仇等。”
11、古木参天 [ gǔ mù cān tiān ]
释义:参天:高入云天。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。
出处: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61回:“但见碧峰叠翠,古木参天,千红万紫,遍满幽谷。”
12、横生枝节 [ héng shēng zhī jié ]
释义:枝节: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。比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意外地发生了一些麻烦事。
出处:宋·叶适《水心文集·答少詹书》:“少詹既未能从人而舍己,又疑人之不相与,而以为外己,所以枝节横生,意见多疑。”
13、宦海浮沉 [ huàn hǎi fú chén ]
释义:指官场生涯曲折复杂,变化不定。
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:“好计策!不是十年宦海浮沉,磨老了的,就想不出来。”
14、艰难险阻 [ jiān nán xiǎn zǔ ]
释义:前进道路上的困难、危险和障碍。
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险阻艰难备尝之矣。”
15、节外生枝 [ jié wài shēng zhī ]
释义: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。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。多指故意设置障碍,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。
出处:宋·朱熹《答吕方子约(九月十三日)》:“随语生解,节上生枝,则更读万卷书,亦无用处也。”
16、九牛二虎之力 [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]
释义:比喻很大的力气。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。
出处:元·郑德辉《三战吕布》楔子:“兄弟,你不知他靴尖点地,有九牛二虎之力,休要放他小歇。”
17、艰难曲折 [ jiān nán qū zhé ]
释义:困难和曲折。
出处:毛泽东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》:“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。在社会主义事业中,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。”
18、经验之谈 [ jīng yàn zhī tán ]
释义:言谈有实践作为根据、切实、可靠。
出处:巴金《寒夜》:“‘钟老这是经验之谈啊!’小潘大声笑着说。”
19、快刀斩乱麻 [ kuài dāo jiǎn luàn má ]
释义:比喻做事果断,能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,很快解决复杂的问题。
出处: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“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,各使治乱丝,帝独抽刀斩之,曰:‘乱者须斩!’”
20、坎坷不平 [ kǎn kě bù píng ]
释义:坎坷:道路坑坑洼洼。道路坑坑洼洼不平坦。形容前进道路上有许多困难民,不是一帆风顺的。
出处:汉·扬雄《河乐赋》:“秽南巢之坎坷兮,易幽岐之麦平。”
21、驴唇不对马嘴 [ lǘ chún bù duì mǎ zuǐ ]
释义: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。
出处: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19卷:“驴唇马嘴夸我解问,十转五绕你从朝。”
22、旁敲侧击 [ páng qiāo cè jī ]
释义:比喻说话、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,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。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十回:“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,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。”
23、千回百折 [ qiān huí bǎi zhé ]
释义:形容文艺作品或歌声、乐曲跌宕婉转。也形容事态的发展、前进的历程弯弯曲曲,很不顺利。
出处:清·郑燮《潍县署中与舍弟书·五》:“百川时文,精粹湛深,抽心苗,发奥旨,绘物态,状人情,千回百折,而卒造乎浅近。”
24、千回万转 [ qiān huí wàn zhuǎn ]
释义:形容经过很多曲折或反复考虑。
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98回:“自此,宝钗千回万转,想了一个主意。”
25、日久见人心 [ 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]
释义:日子长了,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为人怎样。
出处:《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》:“假如王莽早死了十八年,却不是完全名节一个贤宰相,垂之史册,不把恶人当做好人么?所以古人说:‘日久见人心。’”
26、万水千山 [ wàn shuǐ qiān shān ]
释义:万道河,千重山。形容路途艰难遥远。
出处:唐·张乔《寄维阳故人》诗:“离别河边绾柳条,千山万水玉人遥。”
27、望而生畏 [ wàng ér shēng wèi ]
释义:畏:恐惧,害怕。看见了就害怕。
出处:《论语·尧曰》:“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
28、无所畏惧 [ wú suǒ wèi jù ]
释义:畏惧:害怕。什么也不怕。形容非常勇敢。
出处:此是绍之壮辞,云巴人劲勇,见敌无所畏惧,非实瞎也。 《魏书·董绍传》
29、羊肠小道 [ yáng cháng xiǎo dào ]
释义:曲折而极窄的路(多指山路)。
出处:唐玄宗《早登太行山中言志》诗:“火龙明鸟道,铁骑绕羊肠。”
30、妖魔鬼怪 [ yāo mó guǐ guài ]
释义:妖怪和魔鬼。比喻各种危害人民利益的邪恶势力。
出处:元·李好古《张生煮海》第一折:“我家东人好傻也,安知他不是个妖魔鬼怪,便信着他跟将去了。”
形容道路曲折的成语(77个)
••阅读 2159
形容道路曲折的词语(6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描写道路环境差的成语
曲径通幽
描写道路很长的成语
蹈人旧辙,斗折蛇行,高歌猛进,荆棘丛生,坎坷不平,坑坑洼洼,路绝人稀,扪参历井,迷踪失路,披荆斩棘,千沟万壑,人云亦云,人烟稀少,山遥水远,山长水远,山长水阔,蛇行斗折,一帆风顺,一路福星,斩荆披棘,枕席过师,枕席还师,转湾抹角
道路是曲折的有关成语
跋山涉水,百折千回,斗折蛇行,翻山越岭,峰回路转,坎坷不平,明灭可见,崎岖不平,千沟万壑,蛇行斗折,羊肠小道,羊肠九曲,寸步难行,阡陌纵横
有关人生道路的成语
步履维艰,大起大落,斗折蛇行,高歌猛进,横生枝节,艰难曲折,艰难险阻,节外生枝,荆棘丛生,荆棘载途,坎坷不平,磕磕绊绊,坑坑洼洼,扪参历井,披荆斩棘,前程似锦,千沟万壑,山遥水远,山长水远,山长水阔,蛇行斗折,一帆风顺,一波三折,斩荆披棘,…
描写人生道路的成语
暗无天日,不见天日,重见天日,大放光明,蹈人旧辙,斗折蛇行,高歌猛进,光芒万丈,昏天黑地,艰难困苦,艰难险阻,荆棘丛生,坎坷不平,坑坑洼洼,路绝人稀,扪参历井,迷踪失路,披荆斩棘,漆黑一团,千沟万壑,人云亦云,人烟稀少,山遥水远,山长水远,…
人生道路坎坷的成语
饱经忧患,饱经霜雪,翻山越岭,各种各样,含辛茹苦,艰难困苦,艰苦卓绝,艰难险阻,荆天棘地,荆棘塞途,坎坷不平,坑坑洼洼,历尽沧桑,命途多舛,千辛万苦,千难万险,时乖运拙,一帆风顺,栉风沐雨,饱经风霜
形容道路很长的成语
跋山涉水,不远万里,长途跋涉,蹈人旧辙,斗折蛇行,高歌猛进,荆棘丛生,坎坷不平,坑坑洼洼,路绝人稀,路长日暮,路远迢迢,扪参历井,迷踪失路,披荆斩棘,千山万水,千沟万壑,千里迢迢,人云亦云,人烟稀少,山遥水远,山长水远,山长水阔,蛇行斗折,…
形容道路宽敞的成语
畅通无阻,康庄大道,四通八达,阳关大道,一马平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