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回肠荡气 [ huí cháng dàng qì ]
释义:回:回转;荡:动摇。使肝肠回旋,使心气激荡。形容文章、乐曲十分婉转动人。
出处: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感心动耳,回肠伤气。”三国·魏·曹丕《大墙上蒿行》:“女娥长歌,声协宫商,感心动耳,荡气回肠。”
2、经久不息 [ jīng jiǔ bù xī ]
释义:多指掌声和欢呼声长时间停息不下来。
出处:刘坚《草地晚餐》:“人群沸腾起来,掌声和欢呼声经久不息。”
3、铿锵有力 [ kēng qiāng yǒu lì ]
释义: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。铿镪: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。
出处:郭小川《痛悼敬爱的周总理》诗:“我们的总理,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;不用语言,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。”
5、言犹在耳 [ yán yóu zài ěr ]
释义:犹:还。说的话还在耳边。比喻说的话还清楚地记得。
出处: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“今君虽终,言犹在耳。”
6、一唱三叹 [ yī chàng sān tàn ]
释义:一个人领头唱,三个人和着唱。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。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。
出处: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清庙之瑟,朱弦而疏越。一唱而三叹,有遗音者矣。”《荀子·礼论》:“清庙之歌,一倡而三叹也。”
7、贻笑大方 [ yí xiào dà fāng ]
释义:贻笑:让人笑话;大方:原指懂得大道的人,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。指让内行人笑话。
出处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”
8、抑扬顿挫 [ yì yáng dùn cuò ]
释义:抑:降低;扬:升高;顿:停顿;挫:转折。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。
出处:宋·张戎《岁寒堂诗话》卷上:“而子建诗,微婉之情,洒落之韵,抑扬顿挫之气,固不可以优劣论也。”
9、珠圆玉润 [ zhū yuán yù rùn ]
释义:润:细腻光滑。象珠子一样圆,象玉石一样光润。比喻歌声宛转优美,或文字流畅明快。
出处:唐·张文琮《咏水诗》:“方流涵玉润,圆折动珠光。”
10、字正腔圆 [ zì zhèng qiāng yuán ]
释义:形容吐字准确,唱腔圆熟。
出处: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接着便也说了这一句谚语,字正腔圆,果然是道地的无锡话。”
11、歌声绕梁 [ gē shēng rào liáng ]
释义:绕:回旋;梁:房屋的大梁。歌声回旋于房梁之间。形容歌声优美动听。
出处: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昔韩娥东之齐,匮粮,过雍门,鬻歌假食,既去,而余音绕梁欐,三日不绝。”
13、气势磅礴 [ qì shì páng bó ]
释义:磅礴:广大无边的样子。形容气势雄伟壮大。
出处:宋·文天祥《文山集·指南后录·正气歌》第14卷:“是气所磅礴,凛冽万古存。”
14、绕梁三日 [ rǎo liáng sān rì ]
释义:形容音乐高昂激荡,虽过了很长时间,好像仍在回响。
出处: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昔韩娥东之齐,匮粮,过雍门,鬻歌假食,既去而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”
15、余韵绕梁 [ yú yùn rào liáng ]
释义:韵:韵律。形容歌声高亢、优美悦耳,余味无穷
出处:茅盾《关于长篇历史小说的通信》:“行文如曼歌缓舞,余韵绕梁,耐人寻味。”
描写钢琴声音的成语智能推荐
- 顶针续麻 首尾相连,循环往复的一种文字游戏。如:成语接龙等。
- 绘声绘色 把人物的声音、神色都描绘出来了。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。
- 声音笑貌 指人的言谈、表情等。
- 描写画角 比喻无中生有。
- 缘情体物 缘:因;体:描写。抒发感情,描写事物。
- 如闻其声,如见其人 象听到他的声音,象见到他本人一样。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。
- 绘声绘形 绘:描绘,描摹。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
- 千金买骨 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。比喻求贤若渴,喻重视人才,渴望得到人才。。
- 作作索索 象声词。描写老鼠活动的声音
- 笑貌声音 笑貌:表情;声音:谈吐。指人的言谈、态度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