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垂头丧气 [ chuí tóu sàng qì ]
释义: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、萎蘼不振的样子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主人于是垂头丧气,上手称谢。”
2、委靡不振 [ wěi mǐ bù zhèn ]
释义:委靡:也作“萎靡”,颓丧。形容精神不振,意志消沉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送高闲上人序》:“颓堕委靡,溃败不可收失。”
3、萎靡不振 [ wěi mǐ bù zhèn ]
释义:萎靡:颓丧。形容精神不振,意志消沉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送高闲上人序》:“颓堕委靡,溃败不可收失。”
4、无精打采 [ wú jīng dǎ cǎi ]
释义:采:兴致。形容精神不振,提不起劲头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五回:“小红待要过去,又不敢过去,只得悄悄向潇湘馆,取了喷壶而回,无精打采,自向房内躺着。”
5、一蹶不振 [ yī jué bù zhèn ]
释义:蹶:栽跟头;振:振作。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。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说丛》:“一噎之故,绝谷不食,一蹶之故,却足不行。”
6、勇往直前 [ yǒng wǎng zhí qián ]
释义:勇敢地一直向前进。
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全书·道统一·周子书》:“不顾旁人是非,不计自己得失,勇往直前,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。”
7、有气无力 [ yǒu qì wú lì ]
释义:形容说话声音微弱,作事精神不振。也形容体弱无力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吴衙内邻舟赴约》:“正不知舱中另有个替吃饭的,还饿得有气无力哩。”
8、一跌不振 [ yī diē bù zhèn ]
释义: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。同“一蹶不振”。
出处:宋·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卷下:“房次律为宰相,当中原始乱时,虽无大功,亦无甚显过,罢黜盖非其罪。一跌不振,遂至于死。”
9、精神恍惚 [ jīng shén huǎng hū ]
释义:恍忽:糊里糊涂的样子。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。
出处:战国·楚·宋玉《神女赋〉》:“精神怳忽,若有所喜。”
扩展阅读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