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八斗之才 [ bā dǒu zhī cái ]
释义:才:才华。比喻人极有才华。
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
2、博学多才 [ bó xué duō cái ]
释义: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出处: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诜博学多才,环伟倜傥,不拘细行,州郡礼命并不应。”
3、不栉进士 [ bù zhì jìn shì ]
释义:栉:梳头。不绾髻插簪的进士。旧指有文采的女人。
出处:唐·刘讷言《谐喙录·不栉进士》:“关图有妹能文,每语人曰:‘有一进士,所恨不栉耳。’”
4、才貌双全 [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]
释义:才学相貌都好。
出处: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风月瑞仙亭》:“孩儿见他文章绝代,才貌双全,必有荣华之日,因此上嫁了他。”
5、才气过人 [ cái qì guò rén ]
释义:才:才能;气:气魄。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。
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,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。”
6、沧海遗珠 [ cāng hǎi yí zhū ]
释义: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。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。
出处:《新唐书·狄人杰传》:“仲尼称观过知仁,君可谓沧海遗珠矣。”
7、藏龙卧虎 [ cáng lóng wò hǔ ]
释义: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,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。
出处:北周·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》诗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
8、踔绝之能 [ chuō jué zhī néng ]
释义:踔绝:高超。高超的本领、才能。
出处:《汉书·孔光传》:“非有踔绝之能,不相逾越。”
9、才华横溢 [ cái huá héng yì ]
释义:才华:表现于外的才能。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,很有才华。
出处:清·曾国藩《曾国藩家书·道光26年4月16日》:“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,长安诸友多称赏之。”
10、德才兼备 [ dé cái jiān bèi ]
释义:德:品德;才:才能;备:具备。既有好的思想品质,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娶小乔》第一折:“江东有一故友,乃鲁子敬,此人才德兼备。”
11、登高能赋 [ dēng gāo néng fù ]
释义:赋:写作。登得高,看得远,能够描绘形状,铺陈事势。指国家的有用人才。
出处:《诗经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:“终然允臧。”毛亨传:“升高能赋……可以为大夫。”
12、栋梁之材 [ dòng liáng zhī cái ]
释义:栋:脊檩,正梁。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。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庾子嵩目和峤,森森如千丈松,虽磊砢有节目,施之大厦,有栋梁之用。”
13、斗酒百篇 [ dǒu jiǔ bǎi piān ]
释义:饮一斗酒,作百篇诗。形容才思敏捷。
出处:唐·杜甫《饮中八仙歌》:“李白斗酒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。”
14、斗南一人 [ dǒu nán yī rén ]
释义: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内。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。
出处:《新唐书·狄仁杰传》:“狄公之贤,北斗之南,一人而已。”
15、多才多艺 [ duō cái duō yì ]
释义: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
出处:《尚书·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才多艺。”
16、多能多艺 [ duō néng duō yì ]
释义: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同“多才多艺”。
出处:宋·梅尧臣《乞巧赋》:“技之巧不过多能艺,使尔多能多艺,则艺成而迹卑。”
17、多艺多才 [ duō yì duō cái ]
释义: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同“多才多艺”。
出处:《南史·梁纪下·敬帝》:“高祖固天攸纵,聪明稽古,道亚生知,学为博物,允文允武,多艺多才。”
18、风华绝代 [ fēng huá jué dài ]
释义:风华:风采才华;绝代:冠绝当世。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。
出处:《南史·谢晦传》:“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,尝与晦俱在武帝前,帝目之曰:‘一时顿有两玉人耳。’”
19、凤毛麟角 [ fèng máo lín jiǎo ]
释义:凤凰的羽毛,麒麟的角。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。
出处:《南史·谢超宗传》:“超宗殊有凤毛。”《北史·文苑传序》:“学者如牛毛,成者如麟角。”
20、高才疾足 [ gāo cái jí zú ]
释义:形容人才能出众,行动快。同“高才捷足”。
出处:宋·陈杰《金石客》诗:“高才疾足长叹息,御卿无权挽无力。”
21、鹤鸣九皋 [ hè míng jiǔ gāo ]
释义:九皋:深泽。鹤鸣于湖泽的深处,它的声音很远都能听见。比喻贤士身隐名著。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鹤鸣》:“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野。”
22、后起之秀 [ hòu qǐ zhī xiù ]
释义: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。
出处:《晋书·王忱传》:“卿风流俊望,真后来之秀。”
23、金声玉振 [ jīn shēng yù zhèn ]
释义:以钟发声,以磬收韵,奏乐从始至终。比喻音韵响亮、和谐。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,才学精到。
出处: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集大成也者,金声而玉振之也。金声也者,始条理也;玉振之也者,终条理也。始条理者,智之事也;终条理者,圣之事也。”
24、锦心绣肠 [ jǐn xīn xiù cháng ]
释义:形容文思优美,聪明有才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十七:“闻之异乡公子如此形状,必是个浪荡之徒,便有锦心绣肠,谁人信他,谁人请他。”
25、经天纬地 [ jīng tiān wěi dì ]
释义:规划天地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。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经纬天地曰文。”《国语·周语》:“天六地五,数之常也。经之以天,纬之以地。”
26、看杀卫玠 [ kàn shā wèi jiè ]
释义:卫玠:晋人,字叔宝,风采极佳,为众人所仰慕。卫玠被人看死。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。
出处:《晋书·卫玠传》:“京师人士闻其姿容,观者如堵。玠劳疾遂甚,永嘉六年卒,时年二十七,时人谓玠被看杀。”
27、灵蛇之珠 [ líng shé zhī zhū ]
释义:即隋珠。原比喻无价之宝。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说览冥训》:“譬如惰侯之珠,和氏之璧,得之者富,失之者贫。”
28、南金东箭 [ nán jīn dōng jiàn ]
释义:南方的金石,东方的竹箭。比喻优秀的人才。
出处:《尔雅·释地》:“东南之美者,有会稽之竹箭焉;……西南之美者,有华山之金石焉。”
29、能者多劳 [ néng zhě duō láo ]
释义:能干的人做事多、劳累也多。
出处: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巧者劳而知(智)者忧,无能者无所求,饱食而敖游。”
30、牛刀小试 [ niú dāo xiǎo shì ]
释义:牛刀:宰牛的刀;小试:稍微用一下,初显身手。比喻有大本领的人,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。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
出处:宋·苏轼《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》诗:“读遍牙签三万轴,欲来小邑试牛刀。”
形容会的才艺多的成语(103个)
••阅读 4845
形容会的才艺多的词语(1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看的东西很多的成语大全
东张西望,东瞧西望,琳琅满目,满目荆榛,目不暇接,眼花撩乱,一望无际,应接不暇,左顾右盼
形容到处都是非常多的成语大全
挨山塞海,比比皆然,比肩皆是,车水马龙,川流不息,春色满园,饿殍载道,发言盈庭,纷至沓来,俯拾即是,浩浩荡荡,花花世界,挥汗如雨,荆天棘地,举目皆是,寥若晨星,寥寥无几,流离失所,络绎不绝,满坑满谷,满谷满坑,漫山遍野,门庭若市,摩肩接踵,…
形容优秀的东西很多的成语大全
变化多端,丰富多采,各式各样,积金累玉,琳琅满目,琳琅触目,美不胜收,五花八门,形形色色,爱不释手,不胜枚举,热闹非凡
形容做的事比本职的多的成语大全
百无聊赖,不厌其烦,不厌其繁,层出叠见,颠来倒去,叠见层出,叠见杂出,反反覆覆,反来复去,番来复去,翻翻覆覆,返来复去,纷纭杂沓,纷至沓来,枯燥乏味,千篇一律,日复一日,相切相磋,循环往复,一官半职,一日三复,再三再四,终而复始,周而复始,…
形容喜欢这个东西的人多的成语大全
爱不忍释,不屑一顾,念念不忘,弃若敝屣,如获至宝,手不释卷,爱不释手
形容一个颜色很多的四字成语大全
苍翠欲滴,姹紫嫣红,丰富多彩,绿草如茵,桃红柳绿,万紫千红,五光十色,五彩斑斓,五彩缤纷,五颜六色,绚丽多彩,银装素裹,郁郁葱葱,洁白无瑕
形容事情细小而繁多的成语大全
多如牛毛,繁文缛节,秋毫之末,事无巨细
形容人少欢乐多的成语大全
百年不遇,比肩继踵,不觉技痒,擦肩而过,藏器待时,车水马龙,乘机打劫,乘时乘势,乘间作祸,乘间伺隙,稠人广众,触机便发,川流不息,错过时机,当面错过,沸沸扬扬,纷至沓来,凤鸣朝阳,逢场作戏,逢机遘会,风云际遇,风云际会,风云会合,觥筹交错,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