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北面称臣 [ běi miàn chēng chén ]
释义:古代君主面南而北,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,指臣服于人。
出处: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君主宜郊迎,北面称臣。”
2、金鼓齐鸣 [ jīn gǔ qí míng ]
释义:金钟战鼓一齐响起。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不二》:“有金鼓,所以一耳。”
3、九霄云外 [ jiǔ xiāo yún wài ]
释义:在九重天的外面。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二折:“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,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。”
4、人声鼎沸 [ rén shēng dǐng fèi ]
释义:鼎:古代煮食器;沸:沸腾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,就象煮开了锅一样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十:“一日午后,刘方在店中收拾,只听得人声鼎沸。”
5、骚人墨客 [ sāo rén mò kè ]
释义:骚人:屈原作《离骚》,因此称屈原或《楚辞》的作者为骚人。墨客:文人。指诗人、作家等风雅的文人。
出处:唐·李白《古风》诗:“正声何微茫,哀怨起骚人。”汉·扬雄《长杨赋》:“墨客降席,再拜稽首。”
6、食古不化 [ shí gǔ bù huà ]
释义: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,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,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。
出处:清·陈撰《玉几山房画外录》卷下载恽向《题自作画册》:“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,画虎不成、刻舟求剑之类也。”
7、同舟共济 [ tóng zhōu gòng jì ]
释义:舟:船;济:渡,过洒。坐一条船,共同渡河。比喻团结互助,同心协力,战胜困难。也比喻利害相同。
出处: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,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”
8、心灰意冷 [ xīn huī yì lěng ]
释义: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回:“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,故我意懒心灰,说各人散了。”
9、衙官屈宋 [ yá guān qū sòng ]
释义:衙官:军府的属官;屈:屈原;宋:宋玉。要以屈原、宋玉为属官。原为自夸文章好。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。
出处:《新唐书·杜审言传》:“吾文章当得屈、宋作衙官,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。”
10、不进则退 [ bù jìn zé tuì ]
释义:不前进就要后退。
出处:《邓析子·无后篇》:“不进则退,不喜则忧,不得则亡,此世人之常。”
11、逆水行舟 [ nì shuǐ xíng zhōu ]
释义: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。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。
出处:鲁迅《且介亭杂文 门外文谈》:“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,也只好拉纤。”
12、每逢佳节倍思亲 [ měi féng jiā jié bèi sī qīn ]
释义:倍:更加;思:思念。每到节日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
出处:唐·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: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
13、同舟而济 [ tóng zhōu ér jì ]
释义:济:渡水。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。比喻团结互助,同心协力,战胜困难
出处: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。遇风,其相救也若左右手。”
形容迎端午节的成语(13个)
••阅读 689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端午节的祝福成语
大街小巷,福如东海,锦绣前程,人声鼎沸,寿比南山,万事如意,相亲相爱,一帆风顺,年年岁岁
形容端午节的成语
风俗习惯,九霄云外,戮力同心,每逢佳节倍思亲,逆水行舟,齐心合力,齐心协力,人声鼎沸,食古不化,同心协力,同舟而济,同舟共济,团结一致,心灰意冷
形容端午节欢乐的成语
九霄云外,每逢佳节倍思亲,人声鼎沸,食古不化,心灰意冷
形容端午节的四字成语
戮力同心,逆水行舟,齐心合力,齐心协力,人声鼎沸,食古不化,同心协力,同舟而济,同舟共济,团结一致
形容端午节的一些成语
风俗习惯,黄绢幼妇,九霄云外,绝妙好辞,每逢佳节倍思亲,千丝万缕,人声鼎沸,食古不化,心灰意冷,严丝合缝,以毒攻毒
用什么成语形容端午节
才过屈宋,风俗习惯,九霄云外,每逢佳节倍思亲,墨客骚人,人声鼎沸,三节两寿,骚人墨客,食古不化,心灰意冷,衙官屈宋
形容端午节的祝福成语
福如东海,锦绣前程,九霄云外,每逢佳节倍思亲,人声鼎沸,食古不化,寿比南山,万事如意,相亲相爱,心灰意冷,一帆风顺
端午节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
宠辱皆忘,九霄云外,每逢佳节倍思亲,人声鼎沸,食古不化,喜气洋洋,心灰意冷,洋洋得意,心旷神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