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爱惜羽毛 [ ài xī yǔ máo ]
释义:羽毛:比喻人的声望。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,行事十分谨慎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杂言》:“夫君子爱口,孔雀爱羽,虎豹爱爪,此皆所以治身法也。”
2、安不忘危 [ ān bù wàng wēi ]
释义: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。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,提高警惕。
出处: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礼,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。”
3、病从口入 [ bìng cóng kǒu rù ]
释义: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。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。
出处:晋·傅玄《口铭》:“病从口入,祸从口出。”
4、不骄不躁 [ bù jiāo bù zào ]
释义:不骄傲,不急躁。
出处:毛泽东《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》:“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(行动和作战)和团结人民的政策,不犯大错误,谦虚谨慎,不骄不躁,是完全有办法的。”
5、步线行针 [ bù xiàn xíng zhēn ]
释义:比喻周密布置。
出处: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二折:“那怕你指天画地能瞒鬼,步线行针待哄谁?”
6、不轻然诺 [ bù qīng rán nuò ]
释义:轻:轻易;然诺:许诺。不随便许诺什么。形容处事谨慎。也形容人守信用。
出处:清·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中:“如严某者,其亦浊世之铮铮,而不轻然诺者与!”
7、诚惶诚恐 [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]
释义:诚:实在,的确;惶:害怕;恐:畏惧。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。
出处:汉·杜诗《乞退郡疏》:“奉职无效,久窃禄位,令功臣怀愠,诚惶诚恐。”
8、惩前毖后 [ chéng qián bì hòu ]
释义:惩:警戒;毖:谨慎。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,吸取教训,使以后谨慎些,不致再犯。
出处:《诗经·周颂·小毖》:“予其惩而毖后患。”
10、策无遗算 [ cè wú yí suàn ]
释义:所出的谋略周密准确,没有遗漏失算之处。
出处:《北齐书·幼主纪》:“以策无遗算,乃益骄纵。”
11、晨兢夕厉 [ chén jīng xī lì ]
释义:兢,小心谨慎;厉,严格。指终日勤勉谨慎。
出处:《宋书·袁粲传》:“朕以眇疚,未弘政道,囹圄尚繁,枉滞犹积,晨兢夕厉,每恻于怀。”
12、沉谋研虑 [ chén móu yán lǜ ]
释义:指计划周密,考虑详尽。
出处:宋·苏舜钦《复辨》:“不亲烦务,而专以沉谋研虑,将以鼓舞天下之民,以行乎事业也。”
13、沉谋重虑 [ chén móu chóng lǜ ]
释义:指计划周密,考虑详尽。
出处:清·陆以湉《冷庐杂识·阮文达公拟疏》:“是沉谋重虑,制胜万里,师徒不劳,兵矢未折,功莫伟焉。”
14、敕始毖终 [ chì shǐ bì zhōng ]
释义:自始至终警饬谨慎。
出处:清·曾国藩《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》:“凡综理彭氏家政七十余年,敕始毖终,内外秩秩。”
15、出门如宾 [ chū mén rú bīn ]
释义:出外做事象接待贵宾那样认真谨慎。
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臣闻之:出门如宾,承事如祭,仁之则也。”
16、词严义密 [ cí yán yì mì ]
释义:措词严谨,道理周密。
出处:《剪灯馀话·幔亭遇仙录》:“宋朝诸儒所述,皆明白正大,词严义密,无馀蕴。”
17、盛水不漏 [ chéng shuǐ bù lòu ]
释义:比喻说理严密。
出处:郭沫若《盲肠炎·穷汉的穷谈》:“我觉得他这句话说得真好,真正是盛水不漏,真正把共产主义运动说穿了。”
18、大而化之 [ dà ér huà zhī ]
释义:化:改变,转变。原指大行其道,使天下化之。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。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大而化之之谓圣。”
19、丹之所藏者赤 [ dān zhī suǒ cáng zhě chì ]
释义:比喻交朋友必须谨慎选择。
出处: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:“丹之所藏者赤,漆之所藏者黑。是以君子必慎与处者焉。”
20、胆大心小 [ dǎn dà xīn xiǎo ]
释义:形容办事果断,考虑周密。
出处:《旧唐书·孙思邈传》:“胆欲大而心欲小,智欲圆而行欲方。”
21、胆大心细 [ dǎn dà xīn xì ]
释义:形容办事果断,考虑周密。
出处:《旧唐书·孙思邈传》:“胆欲大而心欲小,智欲圆而行欲方。”
22、动不失时 [ dòng bù shī shí ]
释义:时:时宜,时机。行动不失时机。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。
出处: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动不失机。”
23、杜微慎防 [ dù wēi shèn fáng ]
释义:杜:杜绝,断绝;慎:谨慎。杜绝细微,谨慎防备萌芽。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。
出处:《明史·胡松传》:“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,武库仗内也而外之,非所以重肘腋,杜微慎防也,执弗许。
24、低心下意 [ dī xīn xià yì ]
释义:指小心谨慎、专注不移。
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卷四四:“下学是低心下意做,到那做得超越,便是上达。”
25、废寝忘食 [ fèi qǐn wàng shí ]
释义:废:停止。顾不得睡觉,忘记了吃饭。形容专心努力。
出处:南朝·齐·王融《曲水诗》序:“犹且具明废寝,昃晷忘餐。”
26、风调雨顺 [ fēng tiáo yǔ shùn ]
释义:调:调和;顺:和协。风雨及时适宜。形容风雨适合农时。
出处:《旧唐书·礼仪志一》引《六韬》:“既而克殷,风凋雨顺。”
27、奉命唯谨 [ fèng mìng wéi jǐn ]
释义:奉命:接受命令;唯:只有;谨:小心谨慎。指服从命令,小心谨慎。
出处: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》卷十五:“诸官奉命唯谨。”
28、刚毅木讷 [ gāng yì mù nè ]
释义:刚:坚强;毅:果决;木:质朴;讷:说话迟钝,此处指言语谨慎。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。
出处: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子曰:‘刚、毅、木、讷,近仁。’”
29、讳树数马 [ huì shù shù mǎ ]
释义:表示居官为人忠诚谨慎。
出处:《史记·万石张叔列传》:“建为郎中令,书奏事,事下,建读之,曰:‘误书!“马”者与尾当五,今乃四,不足一。上谴死矣!’……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,御出,上问车中几马,庆以策数马毕,举手曰:六马。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,然犹如此。”
30、火烛小心 [ huǒ zhú xiǎo xīn ]
释义:火烛:泛指能起火的东西。原指谨防失火。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。
出处:清·邗上蒙人《风月梦》第十回:“你点火把送贾老爷回府,你就家去罢。家中门户火烛小心。”
形容处事严谨的成语(203个)
••阅读 1611
形容处事严谨的词语(10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写人严谨工作的成语
爱惜羽毛,闭口不谈,秉节持重,晨兢夕厉,惩前毖后,诚惶诚恐,持盈保泰,敕始毖终,冲昏头脑,出门如宾,大而化之,打草惊蛇,丹之所藏者赤,低心下意,杜微慎防,奉命唯谨,刚毅木讷,规规矩矩,规言矩步,患难与共,讳树数马,火烛小心,祸从口出,鉴前毖…
讽刺不懂待人处事虚伪的成语
表里不一,道貌岸然,佛口蛇心,口是心非,口蜜腹剑,两面三刀,趋炎附势,甜言蜜语,笑里藏刀,心口不一,虚情假意,阳奉阴违,贪慕虚荣
写老师严谨教学的成语
不苟言笑,才高八斗,春风化雨,教导有方,竭尽心力,谨慎小心,鞠躬尽瘁,能者为师,师道尊严,桃李争妍,循循善诱,研桑心计,一丝不乱,德才兼备,诲人不倦,小心谨慎,小心翼翼,一丝不苟
形容处事谨慎的成语
不苟言笑,粗心大意,滴水不漏,防意如城,奉命唯谨,瓜田李下,谨慎从事,谨小慎微,谨慎小心,谨言慎行,谨谨慎慎,蹑手蹑脚,轻举妄动,轻手轻脚,人言可畏,如履薄冰,慎终如初,守口如瓶,翼翼小心,战战兢兢,粗枝大叶,小心谨慎,小心翼翼,一丝不苟
形容处事风格好的成语
不偏不倚,风平浪静,简要清通,谨重严毅,敬终慎始,平波缓进,问心无愧,无偏无党,仰不愧天,择地而蹈,宅心忠厚,宅心仁厚,中立不倚,左右逢源,得心应手,小心谨慎
形容一个人处事风格的成语
幡然悔悟,刮目相看,迷途知返,时来运转
形容人会处事的成语
避凶趋吉,不足之处,国家大事,空前绝后,南辕北辙,逆来顺受,涅而不缁,牛刀割鸡,牛鼎烹鸡,抛砖引玉,匹夫有责,披麻救火,偏听偏信,平流缓进,泼油救火,破旧立新,破罐破摔,裒多益寡,剖腹藏珠,七拼八凑,奇耻大辱,弃之敝屣,弃短就长,弃若敝屣,…
用来形容事情严谨的成语
爱惜羽毛,闭口不谈,病从口入,秉节持重,不轻然诺,不骄不躁,步线行针,晨兢夕厉,惩前毖后,盛水不漏,诚恐诚惶,诚惶诚恐,诚惶诚惧,持盈保泰,持重待机,敕始毖终,冲昏头脑,出门如宾,大而化之,打草惊蛇,丹之所藏者赤,低心下意,滴水不漏,丁宁周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