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八斗之才 [ bā dǒu zhī cái ]
释义:才:才华。比喻人极有才华。
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
2、博古通今 [ bó gǔ tōng jīn ]
释义: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,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识丰富。
出处: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吾闻老聃博古知今。”
3、博览群书 [ bó lǎn qún shū ]
释义:博:广泛。广泛地阅读各种书。形容读书很多。
出处:《周书·庾信传》:“庾信,字子山,南阳新野人也。……幼而俊迈,聪敏绝伦,博览群书,尤善《春秋左氏传》。”
4、博学多才 [ bó xué duō cái ]
释义: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出处: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诜博学多才,环伟倜傥,不拘细行,州郡礼命并不应。”
5、不自量力 [ bù zì liàng lì ]
释义: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。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。
出处: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不度德,不量力。”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荆甚固,而薛亦不量其力。”
6、博览五车 [ bó lǎn wǔ chē ]
释义:指读书多,学识渊博。
出处: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:“真个是:才过子建,貌赛潘安。胸中博览五车,腹内广罗千古。”
7、才高八斗 [ cái gāo bā dǒu ]
释义:比喻人极有才华。
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
8、才疏学浅 [ cái shū xué qiǎn ]
释义:疏:浅薄。才学不高,学识不深(多用作自谦的话)。
出处: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:“若学浅而空迟,才疏而徒速,以斯成器,未之前闻。”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南浦嘱别》:“你读书思量做状元,我只怕你学疏才浅。”
9、绰有余裕 [ chuò yǒu yú yù ]
释义:形容态度从容,不慌不忙的样子。后也指能力、财力足够而有剩余。
出处: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我无官守,我无言责也,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?”
10、才华横溢 [ cái huá héng yì ]
释义:才华:表现于外的才能。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,很有才华。
出处:清·曾国藩《曾国藩家书·道光26年4月16日》:“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,长安诸友多称赏之。”
11、材优干济 [ cái yōu gàn jǐ ]
释义:指才能优异,有干练的办事能力。
出处:《清史稿·高宗纪五》:“刘宗周、黄道周立朝守正,熊廷弼材优干济。”
12、道山学海 [ dào shān xué hǎi ]
释义: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邹林游学》:“道山学海功非浅,孔思周情文可传。”
13、读书破万卷 [ dú shū pò wàn juàn ]
释义:破:突破;卷:书籍册数。形容读书很多,学识渊博。
出处:唐·杜甫《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》: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。”
14、风流儒雅 [ fēng liú rú yǎ ]
释义:风流:有文采且不拘礼法;儒雅:学识深湛,气度不凡。指人文雅洒脱,学识渊博。
出处:唐·卢照邻《五悲·悲才难》:“杲之为人也,风流儒雅,为一代之和到此为止;昂之为人也,文章卓荦,为四海之随珠。”
15、腹饱万言 [ fù bǎo wàn yán ]
释义:指学识渊博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苏小妹三难新郎》:“那秦观秀才字少游,他是扬州府高邮人,腹饱万言,眼空一世。”
16、汗牛充栋 [ hàn niú chōng dòng ]
释义:栋:栋宇,屋子。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,存放时可堆至屋顶。形容藏书非常多。
出处:唐·柳宗元《陆文通墓表》:“其为书,处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”
17、举十知九 [ jǔ shí zhī jiǔ ]
释义: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,通晓的就有九件。比喻学识渊博。
出处:唐·张说《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神道碑》:“圣人之所志,闻一而反三;君子之所能,举十而知九。”
18、陆海潘江 [ lù hǎi pān jiāng ]
释义:比喻文才很大。
出处:南朝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上:“余常言:‘陆才如海,潘才如江。’”
19、立地书厨 [ lì dì shū chú ]
释义: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渊博。
出处:《宋史·吴时传》:“时敏于为文,未尝属稿,落笔已就,两学目之曰‘立地书厨’。”
21、儒雅风流 [ rú yǎ fēng liú ]
释义:①文雅而飘逸。②指风雅淳正。
出处: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演习·脱套》:“方巾与有带飘巾,同为雅者之服。飘巾儒雅风流,方巾老成持重。”
22、食古不化 [ shí gǔ bù huà ]
释义: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,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,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。
出处:清·陈撰《玉几山房画外录》卷下载恽向《题自作画册》:“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,画虎不成、刻舟求剑之类也。”
23、铄古切今 [ shuò gǔ qiē jīn ]
释义:犹言融贯古今。形容学识渊博。
出处:明·顾起元《客座赘语·文士》:“孙幼如起都,少而称诗,长而经义,雅丽宏肆,铄古切今,极才人之致。”
24、无所不晓 [ wú suǒ bù xiǎo ]
释义:什么事情都知道,没有不懂得的。
出处:元·吴昌龄《东坡梦》第一折:“此女甚是聪慧……便是三教九流的说话,无所不通,无所不晓。”
25、汪洋浩博 [ wāng yáng hào bó ]
释义:形容人的气度宽广、文辞豪放、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。
出处:宋·陆游《答刘主簿书》:“德者前辈之学,积小以成大,以所有易所无,以所能问于不能。故其久也,汪洋浩博,该极百家,而不可涯矣。”
26、五车腹笥 [ wǔ chē fù sì ]
释义:比喻读书多,学识渊博。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
27、学富五车 [ xué fù wǔ chē ]
释义:五车:指五车书。形容读书多,学识丰富。
出处: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
28、学贯中西 [ xué guàn zhōng xī ]
释义:形容中文、外语都十分好。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6回:“博了个熟识时务,学贯中西的名气。”
29、学富才高 [ xué fù cái gāo ]
释义:学识渊博,才能高强。
出处:明·朱之瑜《答安东守约问三十四条》:“不能作文,虽学富五车,忠如比干,孝如伯奇、曾参,亦冥冥没没而已!”
30、学识渊博 [ xué shí yuān bó ]
释义:指学识深而且广。
出处:孙犁《小说杂谈》:“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,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。”
形容表示知识丰富的成语(66个)
••阅读 760
形容表示知识丰富的词语(4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法律知识少的成语大全
矮人观场,不学无术,不学无识,不文不武,不晓世务,不识时务,不识之无,才疏学浅,尺泽之鲵,单见浅闻,斗筲之人,杜默为诗,独学寡闻,短见薄识,多嘴献浅,耳目闭塞,凡夫肉眼,浮而不实,肤见谫识,孤陋寡闻,管见所及,观场矮人,寒腹短识,晋惠闻蛙,…
形容知识渊博的成语大全有哪些呢
八斗之才,饱学之士,冰雪聪明,博大精深,博学多才,博物君子,博通经籍,博览群书,博洽多闻,博采众长,博览五车,博闻强识,博闻多识,不栉进士,才华横溢,才华超众,才气过人,才貌双全,才高八斗,沧海遗珠,曾经沧海,出口成章,出将入相,出类拔萃,…
形容知识渊博读书量大的成语大全
饱学之士,博通经籍,博览五车,博览古今,才大如海,才高八斗,才贯二酉,沈博绝丽,沉博绝丽,达士通人,殚见洽闻,道山学海,读书破万卷,多才多艺,多闻阙疑,风流儒雅,腹饱万言,腹载五车,高才大学,高才博学,高才硕学,好问则裕,宏儒硕学,鸿儒硕学…
形容对知识不了解的成语大全
博而不精,不甚了了,不识不知,持之以恒,独辟蹊径,浮光掠影,寡见鲜闻,囫囵吞枣,略知皮毛,浅尝辄止,蜻蜓点水,熟能生巧,天道酬勤,寻根问底,不求甚解
形容知识洲博的成语大全
八斗之才,百年树人,饱学之士,饱谙经史,便宜行事,辩才无碍,别具一格,别具只眼,别树一帜,冰雪聪明,博大精深,博学多才,博学多闻,博物通达,博物多闻,博通经籍,博物洽闻,博洽多闻,博而不精,博识多通,博览五车,博览古今,博闻强识,博闻多识,…
形容学业丰富的成语大全
不屈不挠,扶摇而上,功成名就,功成名遂,海阔天空,坚韧不拔,尽收眼底,锦片前程,柳暗花明,名列前茅,鹏程万里,前程似锦,前程万里,前程远大,日新月异,日暮途穷,身败名裂,誓不罢休,诗词歌赋,天道酬勤,细大不捐,延年益寿,志在必得,多多益善,…
形容比较有知识的成语大全
八斗之才,闭月羞花,冰天雪地,博大精深,博学多才,博学洽闻,博闻强识,不学无术,才识过人,才高八斗,才贯二酉,出口成章,出类拔萃,春意盎然,春色满园,德艺双馨,滴水成冰,读书破万卷,短见薄识,繁花似锦,翻来复去,孤陋寡闻,寡见少闻,国士无双…
在技术方面形容经验丰富的成语大全
饱练世故,饱经世故,饱谙世故,博古知今,不经世故,聪明才智,初出茅庐,传经送宝,从容不迫,措置裕如,刀笔老手,耳闻不如面见,耳闻不如目见,隔年皇历,惯战能征,管中窥豹,管仲随马,滚瓜烂熟,驾轻就熟,见多识广,借镜观形,经多见广,经验教训,经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