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诚惶诚恐 [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]
释义:诚:实在,的确;惶:害怕;恐:畏惧。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。
出处:汉·杜诗《乞退郡疏》:“奉职无效,久窃禄位,令功臣怀愠,诚惶诚恐。”
2、痴心妄想 [ chī xīn wàng xiǎng ]
释义:痴心: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;妄想:荒诞的打算。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。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大凡人不做指望,到也不在心上;一做指望,便痴心妄想,时刻难过。”
3、词不达意 [ cí bù dá yì ]
释义:词:言词;意:意思。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。
出处:《仪礼·聘礼》:“辞多则史,少则不达,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。”宋·惠洪《高安城隍庙记》:“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,辞不达意,余尝叹息之。”
4、怛然失色 [ dá rán shī sè ]
释义:怛:畏惧,恐惧。指因害怕而变脸色。
出处:宋·苏洵《送石昌言舍人北使行》:“闻介马万骑驰过,剑槊相摩,终夜有声,人者怛然失色。”
5、大惊失色 [ dà jīng shī sè ]
释义:非常害怕,脸色都变了。
出处: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群臣皆惊愕失色,莫敢发言。”
6、担惊受怕 [ dān jīng shòu pà ]
释义: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为兵戈担惊受恐。”
7、胆裂魂飞 [ dǎn liè hún fēi ]
释义:裂:破裂。魂:魂灵、神志。胆也破了,魂也飞了。形容极度害怕、恐慌。
出处: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一回:“秦凤一闻此言,胆裂魂飞,忙忙奏知李娘娘。”
8、胆战心寒 [ dǎn zhàn xīn hán ]
释义:战:发抖。形容害怕之极。
出处:《古今杂剧·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怕的是城荒国破,常子是胆战心寒。”
9、胆战心惊 [ dǎn zhàn xīn jīng ]
释义:战:通“颤”,发抖。形容十分害怕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不由我不心惊胆战,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。”
10、东施效颦 [ dōng shī xiào pín ]
释义:效:仿效;颦:皱眉头。比喻胡乱模仿,效果极坏。
出处:《庄子·天运》:“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,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,归亦捧心而矉其里。其里之富人见之,坚闭门而不出;贫人见之,絜妻子而去之走。”
11、东拉西扯 [ dōng lā xī chě ]
释义:一会儿说东,一会儿说西。指说话条理斋乱,没有中心。
出处:更有一种可笑的,肚子里原没有什么,东拉西扯,弄的牛鬼蛇神,还自以为博奥。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八十二回
12、胆颤心惊 [ dǎn chàn xīn jīng ]
释义:颤:发抖。形容非常害怕。
出处: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士女随迁》:“生长升平,谁曾惯遭离乱,苦怎言。胆颤心惊,如何可免。”
13、刚愎自用 [ gāng bì zì yòng ]
释义:愎:任性;刚愎:强硬回执;自用:自以为是。十分固执自信,不考虑别人的意见。
出处: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其佐先穀,刚愎不仁,未肯用命。”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好问则裕,自用则小。”
14、古道热肠 [ gǔ dào rè cháng ]
释义:指待人真诚、热情。
出处:清 邹弢《三借庐笔谈 余成之》:“同邑余成之,杨蓉裳先生宅相也,古道热肠,颇有任侠气。”
16、狗屁不通 [ gǒu pì bù tōng ]
释义: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。
出处: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35回:“柳老赖婚狼心推测,冯生联句狗屁不通。”
17、骇人听闻 [ hài rén tīng wén ]
释义:骇:震惊。使人听了非常吃惊、害怕。
出处:宋·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·东角楼街巷》:“南通一巷,谓之界身,并是金银帛交易之所,屋宇雄壮,门面广阔,望之森然,每一交易,动即千万,骇人闻见。”
18、寒毛卓竖 [ hán máo zhuó shù ]
释义:汗毛都竖立起来。形容非常恐怖,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。
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·降魔变文》:“见者寒毛卓竖,舍利佛独自安然。”
19、含糊其辞 [ hán hú qí cí ]
释义:话说得不清不楚,含含糊糊。形容有顾虑,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。
出处:宋·袁燮《絜斋集》第十八卷:“是非予夺,多含糊其辞;公则不然,可则曰可,否则曰否。”
20、惶恐不安 [ huáng kǒng bù ān ]
释义:内心害怕,十分不安。
出处: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人民正营,无所措手足。”唐·颜师古注:“正营,惶恐不安之意也。”
21、魂飞魄散 [ hún fēi pò sàn ]
释义: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。形容惊恐万分,极端害怕。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心之精爽,是谓魂魄;魂魄去之,何以能久?”
22、惶惶不安 [ huáng huáng bù ān ]
释义:惶:恐惧。内心害怕,十分不安。
出处: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人民正营,无所措手足。”唐·颜师古注:“正营,惶恐不安之意也。”
23、饥不择食 [ jī bù zé shí ]
释义:不管什么都吃。比喻需要急迫,顾不得选择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三十:“问:‘如何是和尚家风?’师曰:‘饥不择食。’”
24、家喻户晓 [ jiā yù hù xiǎo ]
释义:喻:明白;晓:知道。家家户户都知道。形容人所共知。
出处:宋·楼钥《缴郑熙等免罪》:“而遽有免罪之旨,不可以家谕(喻)户晓。”
25、江郎才尽 [ jiāng láng cái jìn ]
释义:原指江淹少有文名,晚年诗文无佳句。比喻才情减退。
出处:《南史·江淹传》:“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。尔后为诗绝无美句,时人谓之才尽。”
26、结结巴巴 [ jiē jiē bā bā ]
释义:形容说话不流利。也比喻凑合,勉强。
出处:老舍《骆驼祥子》十三:“结结巴巴的,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,虽然费力,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。”
27、噤若寒蝉 [ jìn ruò hán chán ]
释义:噤:闭口不作声。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。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杜密传》:“刘胜位为大夫,见礼上宾,而知善不荐,闻恶无言,隐情惜己,自同寒蝉,此罪人也。”
28、惊恐万状 [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]
释义:形容害怕到了极点。
出处:宋·陈亮《谢杨解元启》:“忧患百罹而未艾,惊惶万壮而莫支。”
29、看朱成碧 [ kàn zhū chéng bì ]
释义:将红的看成绿的。形容眼睛发花,视觉模糊。
出处:唐·李白《前有樽酒行》:“催弦拂柱与君饮,看朱成碧眼始红。”
30、夸夸其谈 [ kuā kuā qí tán ]
释义: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。
出处: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:“进了书房门,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,知道是他已来了,进去作揖,同坐下。”
形容紧张到口吃的成语大全(71个)
••阅读 878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内容心里紧张的成语
屏气慑息,屏气敛息,不知所措,不遑暇食,趁火抢劫,诚惶诚恐,措手不及,大惊失色,呆若木鸡,瞪眼咋舌,瞪目结舌,动魄惊心,寒毛卓竖,汗不敢出,黑云压城城欲摧,惶恐不安,慌不择路,慌慌张张,惶惶不安,魂不附体,魂飞魄散,急张拘诸,剑拔弩张,焦躁…
描写紧张时心里的成语
八公草木,拔刃张弩,屏气慑息,屏气敛息,不蔽风雨,不遑暇食,趁火抢劫,诚惶诚恐,触而即发,喘息未定,寸晷风檐,大汗涔涔,瞪眼咋舌,瞪目结舌,动魄惊心,风檐寸晷,寒毛卓竖,汗不敢出,汗出如渖,汗流满面,黑云压城城欲摧,惶恐不安,急处从宽,急张…
表示非常紧张的成语
八公草木,拔刃张弩,屏气慑息,屏气敛息,不遑暇食,诚惶诚恐,瞪眼咋舌,瞪目结舌,动魄惊心,寒毛卓竖,汗不敢出,汗流满面,黑云压城城欲摧,惶恐不安,急不择言,急处从宽,急张拘诸,剑拔弩张,箭拔弩张,金鼓齐鸣,惊心动魄,惊魂未定,局促不安,理屈…
描写心中紧张的成语
八公草木,拔刃张弩,屏气慑息,屏气敛息,不知所措,不蔽风雨,不遑暇食,趁火抢劫,诚惶诚恐,触而即发,喘息未定,寸晷风檐,措手不及,大惊失色,大汗涔涔,呆若木鸡,瞪眼咋舌,瞪目结舌,动魄惊心,风檐寸晷,寒毛卓竖,汗不敢出,汗出如渖,汗流满面,…
形容紧张的声音的成语
百爪挠心,屏气敛息,诚惶诚恐,触目惊心,大惊失色,寒心酸鼻,惶恐不安,急不可待,急急忙忙,惊天动地,惊心动魄,惊慌失色,惊魂未定,六神无主,毛骨悚然,迫不及待,七上八下,如坐针毡,如履薄冰,手忙脚乱,手足无措,忐忑不安,提心吊胆,畏缩不前,…
描写紧张恐惧的成语
不可终日,触目惊心,大惊失色,怛然失色,打草惊蛇,担惊受怕,殚精竭虑,胆战心寒,胆裂魂飞,风声鹤唳,骨寒毛竖,骇人听闻,寒心酸鼻,寒毛卓竖,汗不敢出,惶恐不安,惶惶不安,惶惶不可终日,魂飞魄散,噤若寒蝉,谨小慎微,惊天动地,惊心动魄,惊恐万…
描写紧张时表情的成语
不能自已,沉不住气,动人心弦,妒火中烧,扼腕长叹,扼腕兴嗟,扼腕叹息,扼腕抵掌,耳红面赤,感慨激昂,哽咽难言,哽咽难鸣,红脸赤颈,哗世取名,痛痛快快
描写紧张过后的成语
诚惶诚恐,七上八下,如释重负,忐忑不安,心乱如麻,心慌意乱,惴惴不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