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可捉摸 [ bù kě zhuō mō ]
释义:捉摸:揣测,预料。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。
出处:明 谢肇淛《五杂俎 人部四》:“及一厕足,不能自返,而故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。”
2、才华超众 [ cái huá chāo zhòng ]
释义:才华:表现于外的才能。才能远远超出一般人。
3、材高知深 [ cái gāo zhì shēn ]
释义:材:通“才”。知:通“智”。才能出众,智慧高超。
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程材》:“今世之将,材高知深,通达众凡,举纲持领,事无不定。”
4、才识过人 [ cái shí guò rén ]
释义: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。
出处:元·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四折:“果然不干我事,是兄弟才识过人。”
5、材能兼备 [ cái néng jiān bèi ]
释义:材:通“才”。才智和能力都具备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三折:“王焕也空学的文武双全,培养得材能兼备。”
6、触类旁通 [ chù lèi páng tōng ]
释义:触类: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;旁通:相互贯通。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,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。
出处: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引而伸之,触类而长之,天下之能事毕矣。”
7、才华盖世 [ cái huá gài shì ]
释义:盖:覆盖,超过。才能很高,远远超过当代的人。
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他做宗人府主事时候,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,是个才华盖世的名王。”
8、才华横溢 [ cái huá héng yì ]
释义:才华:表现于外的才能。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,很有才华。
出处:清·曾国藩《曾国藩家书·道光26年4月16日》:“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,长安诸友多称赏之。”
9、草船借箭 [ cǎo chuǎn jiè jiàn ]
释义:运用智谋,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出处:用奇谋孔明借箭,献密计黄盖受刑。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6回回目
10、出人意料 [ chū rén yì liào ]
释义:出乎人们意料之外。
出处:《南史·袁宪传》:“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新义,出人意表,同辈咸嗟服焉。”
11、聪明睿智 [ cōng míng ruì zhì ]
释义:指聪颖明智。
出处:《孔子家语·三恕》:“聪明睿智,守之以愚。”
12、大智若愚 [ dà zhì ruò yú ]
释义:某些才智出众的人,看来好象愚笨,不露锋芒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》:“大勇若怯,大智如愚。”
13、淡泊明志 [ dàn bó míng zhì ]
释义: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。
出处: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戒子书》: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
14、耳聪目明 [ ěr cōng mù míng ]
释义:形容头脑清楚,眼光敏锐。
出处:《周易·鼎》:“耳目聪明。”
15、耳听八方 [ ěr tīng bā fāng ]
释义: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。形容人很机警。
出处: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3回:“为将之道:身临战场,务要眼观四处,耳听八方。”
16、防不胜防 [ fáng bù shèng fáng ]
释义:防:防备;胜:尽。形容防备不过来。
出处: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:“这种小人,真是防不胜防。”
17、高风亮节 [ gāo fēng liàng jié ]
释义:高风:高尚的品格;亮节:坚贞的节操。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。
出处: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从话后集》卷一:“余谓渊明高风峻节,固已无愧于四皓,然犹仰慕之,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。”
18、诡计多端 [ guǐ jì duō duān ]
释义:诡计:狡诈的计谋;端:项目,点。形容坏主意很多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十七回:“绪曰:‘维诡计多端,诈取雍州。’”
19、高明远识 [ gāo míng yuǎn shí ]
释义:高明:(见解或技能)高超。远识:远大的眼光。指见识高远。亦作“高明远见”。
出处:宋·钱世昭《钱氏私志·蔡鲁公》:“公高明远识,洞鉴古今,知国家之事,必至于斯乎?”
20、积劳成疾 [ jī láo chéng jí ]
释义:积劳:长期劳累过度;疾:病。因长期工作,劳累过度而生了病。
出处: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彼日积劳,我日积佚。”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十九回:“公孙归生积劳成病,卧不能起,城中食尽,饿死者居半,守者疲困,不能御敌。”
21、集思广益 [ jí sī guǎng yì ]
释义:思:思考,意见;广:扩大。指集中群众的智慧,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。
出处: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》:“夫参署者,集众思,广忠益也。”
22、见景生情 [ jiàn jǐng shēng qíng ]
释义:看到眼前的景物,唤起某种感慨。亦指看到眼前的景物,想起应对的办法,即随机应变。
出处:元·宫大用《七里滩》第四折:“不由我见景生情,睹物伤怀。”
23、锦囊妙计 [ jǐn náng miào jì ]
释义: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,放在锦囊里,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。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四回:“汝保主公入吴,当领此三个锦囊。囊中有三条妙计,依次而行。”
24、鞠躬尽瘁 [ jū gōng jìn cuì ]
释义:指恭敬谨慎,竭尽心力。
出处:明·宋濂《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》:“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,誓勿蹶其门。”
25、鞠躬尽力 [ jū gōng jìn lì ]
释义:指恭敬谨慎,竭尽心力。同“鞠躬尽瘁”。
出处: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,至于成败利钝,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。”
26、刻苦耐劳 [ kè kǔ nài láo ]
释义:刻苦:很能吃苦;耐:禁得起、受得住。工作勤奋,经得住繁重的劳累。
出处:毛泽东《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》:“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,勇气,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。”
27、老奸巨滑 [ lǎo jiān jù huá ]
释义:形容世故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。
出处:《资治通鉴·唐纪玄宗开元二十五年》:“虽老奸巨滑,无能逃于其术者。”《宋史·食货志上六》:“老奸巨滑,匿身州县,舞法扰民。”
28、老谋深算 [ lǎo móu shēn suàn ]
释义:周密的筹划,深远的打算。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。
出处:沉毅哉!老谋深算,革命军之军事家。 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九回
29、料事如神 [ liào shì rú shén ]
释义: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回:“祭足料事,可谓如神矣。”
30、了如指掌 [ liǎo rú zhí zhǎng ]
释义: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,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。
出处:《论语·八佾》:“或问禘之说。子曰:‘不知也;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’指其掌。”何晏集解引包咸曰:“孔子谓或人言知禘礼之说者,于天下之事,如指示掌中之物,言其易了。”
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诸葛亮(87个)
••阅读 1129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表达一个人老了的成语
白发苍苍,白首之心,宝刀未老,宝刀不老,迟暮之年,垂暮之年,春归人老,返老还童,鹤发童颜,老当益壮,老态龙钟,老而弥坚,老骥伏枥,两鬓如霜,露往霜来,明日黄花,暮去朝来,七老八十,人老珠黄,岁月如流,雪鬓霜鬟,行将就木,精神矍铄
喜欢一个人不敢表白的成语
爱莫能助,点点滴滴,死皮赖脸,望而却步,心肝宝贝,捷足先登
形容对一个人心动的成语
两心相悦,怦然心动,三心二意,无动于衷,心灰意冷,一刀两断,一见倾心,一往情深,一见钟情,一见如故,心不在焉
想要忘掉一个人的成语
半面不忘,背义忘恩,背恩忘义,不忘母训,不忘故旧,宠辱皆忘,出公忘私,疮好忘痛,从流忘反,得兔忘蹄,得意忘言,得意忘形,得意忘象,得鱼忘荃,丢三忘四,发愤忘食,废寝忘食,废寝忘餐,负义忘恩,负恩忘义,感遇忘身,公尔忘私,公而忘私,贵人多忘事…
赞美一个饭店的成语
灯火辉煌,人山人海,人来人往,座无虚席,高朋满座
很爱一个人伤感的成语
关怀备至,海誓山盟,情投意合,体贴入微,无微不至,嘘寒问暖
愧对一个人内疚的成语
卑陬失色,悔恨交加,立足之地,满面羞愧,面有愧色,无立足之地,羞愧难当,一生愧辱,追悔莫及,自惭形秽,无地自容,于心不安
爱一个人却不敢说出口的成语
百辞莫辩,无可置辩,有口难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