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知好歹 [ bù zhī hǎo dǎi ]
释义:不知道好坏。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。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十六回:“三老道:‘你这猴子,不知好歹。那果子一闻,活三百六十岁;吃一个,活四万七千年;叫做“万寿草还丹”。’”
2、不识好歹 [ bù shí hǎo dǎi ]
释义:不知好坏。指愚蠢,缺乏识别能力。
出处:《醒世恒言·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[九阿姐]方才告诉我许多话,说你不识好歹,放着鹅毛不知轻,顶着磨子不知重,心下好生不悦。”
3、感恩戴德 [ gǎn ēn dài dé ]
释义:戴:尊奉,推崇。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骆统传》:“今皆感恩戴义,怀欲报之心。”
4、是非分明 [ shì fēi fēn míng ]
释义: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。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故贤圣之君,博观始终,穷极事情,而是非分明。”
5、不识抬举 [ bù shí tái jǔ ]
释义:识:认识,理解;抬举:赞扬,器重。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。
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4回:“这和尚好不识抬举。”
6、黑白不分 [ hēi bái bù fēn ]
释义:黑白:黑色和白色,比喻是非、善恶。把黑的说成白的,将白的说成黑的。比喻故意颠倒是非,制造混乱
出处:赵树理《李家庄的变迁》:“可惜一个卖土委员的调查,一个小毛的申明,把事情弄得黑白不分了。”
7、是非不分 [ shì fēi bù fēn ]
释义:分辨不出正确与错误
出处: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修务训》:“正领而诵之,此见是非之分不明。”
8、是非轻重 [ shì fēi qīng zhòng ]
释义:正确和谬误,事情的重要与不重要
出处:邓小平《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》:“当然还是要分别是非轻重,要以事实为根据,以法律为准绳,还是要讲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。”
表达人不知好歹的成语智能推荐
- 寡见少闻 听的少,见的少。形容学识浅薄,见闻不广。
- 人不知,鬼不觉 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,没有被人发觉。
- 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 信:信用;其:那;可:可以,行。一个人不讲信用,真不知道怎么能行。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。
- 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 要想人家不知道,除非自己不去做。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。
- 遮掩耳目 指遮掩别人的视听,掩饰真情。
- 饱汉不知饿汉饥 饱:吃足;饥:饥饿。比喻处境好的人,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。
- 饱人不知饿人饥 比喻处境顺利、优越或个人愿望得到满足的人,不理解处境困难、恶劣或个人愿望不得实现的人的苦衷。
- 寡见鲜闻 形容学识浅薄,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。
- 盗锺掩耳 《吕氏春秋·自知》:“有得鍾者,欲負而走,则鍾大不可負,以椎毁之,鍾況然有音,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揜(掩)其耳。”后以“盜鍾掩耳”比喻自己欺骗自己。 唐 吴兢 《贞观政要·公平》:“爲之而欲人不知,言之而欲人不聞,此猶捕雀而掩目,盜鍾而掩耳者,只以取誚,將何益乎?”《云笈七籤》卷九十:“若人不知則鬼神知之,鬼神已知而云不知,是盜鍾掩耳之智也。”亦省作“ 盜鍾 ”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劝进今上笺》:“惑甚盜鍾,功疑不賞,皇天后土,不勝其酷。”
- 处静息迹 息:停止;迹:足迹。静处不动就不会留下痕迹。引申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
扩展阅读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