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白头偕老 [ bái tóu xié lǎo ]
释义:白头:头发白;偕:共同。夫妻相亲相爱,一直到老。
出处:明·陆采《怀香记·奉诏班师》:“孩儿,我与你母亲白头偕老,宝贵双全。”
2、避世金马 [ bì shì jīn mǎ ]
释义:以之比喻身为朝官而逃避世务。
出处: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(东方朔)时坐席中,酒酣,据地歌曰:‘陆沈於俗,避世金马门。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,何必深山之中、蒿庐之下!’”
3、车殆马烦 [ chē dài mǎ fán ]
释义:殆:通“怠”,疲乏;烦:烦躁。形容旅途劳顿。
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日既西倾,车殆马烦。”
4、车烦马毙 [ chē fán mǎ bì ]
释义:形容旅途劳顿困乏。
出处:明·汪道昆《洛水悲》:“你看白日西弛,黄河东逝,车烦马毙,前驱不行,不免在此假宿一宵,多少是好。”
5、窗间过马 [ chuāng jiān guò mǎ ]
释义:形容时间过得很快。
出处:元·吴弘道《醉高歌·叹世》曲:“风尘天外飞沙,日月窗间过马。风俗扫地伤王化,谁正人伦大雅。”
6、得马失马 [ dé mǎ shī mǎ ]
释义:指世事多变,得失无常。
出处:典出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。见“得马生灾”。
7、德輶如毛 [ dé yóu rú máo ]
释义:德轻得象羽毛一样。指施行仁德并不困难,而在于其志向有否。
出处:《诗·大雅·丞民》:“人亦有言:德輶如毛,民鲜克举之。我仪图之,维仲山甫举之,爱莫助之。”
8、风车雨马 [ fēng chē yǔ mǎ ]
释义:指神灵的车马。亦用以比喻迅疾、快速。
出处:唐·李商隐《燕台诗·冬》之四:“风车雨马不持去,蜡独啼红怨天曙。”
9、风车云马 [ fēng chē yún mǎ ]
释义:指神灵的车马。亦用以比喻迅疾、快速。同“风车雨马”。
出处:明·陈子龙《与客任城太白酒楼歌》:“古来历落吾辈人,风车云马知何极?”
10、害群之马 [ hài qún zhī mǎ ]
释义:危害马群的劣马。比喻危害集体的人。
出处: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夫为天下者,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?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。”
11、驴唇马嘴 [ lǘ chún mǎ zuǐ ]
释义:比喻说话写文章,前言不搭后语,前后矛盾。
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文偃禅师》:“若是一般掠虚汉,食人涎唾,记得一堆一担骨幢,到处逞驴唇马嘴。”
12、马不解鞍 [ mǎ bù jiě ān ]
释义:比喻一刻也不停留,毫不间歇。
出处:郭小川《长江组歌·百万雄师过大江》:“马不解鞍连续战,一举解放大江南。”
13、难于上天 [ nán yú shàng tiān ]
释义:比上天还难。形容极其困难,不易实现。
出处: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必若所欲为,危于累卵,难于上天。”
14、牛高马大 [ niú gāo mǎ dà ]
释义: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。
出处:《小说月报》1981年第1期:“东宁县县委书记刘番成长得浓眉大眼,牛高马大。”
15、匹马一麾 [ pǐ mǎ yī huī ]
释义:一匹马一杆旗。形容勇敢善战。
出处:元·脱脱《辽史》卷五十八:“辽太祖匹马一麾,斥地万里,经营四方,末尝宁居,所至乐从,用此道也。”
16、前言不搭后语 [ 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 ]
释义: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。多形容思想混乱,不能自圆其说。
出处:杜鹏程《保卫延安》第六章:“四科长急得前言不搭后语地说:‘701,不是我!’”
17、轻而易举 [ qīng ér yì jǔ ]
释义:形容事情容易做,不费力气。
出处: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德輶如毛,民鲜克举之。”朱熹注:“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,然人莫能举也。”
18、士饱马腾 [ shì bǎo mǎ téng ]
释义:军粮充足,士气旺盛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士饱而歌,马腾于槽。”
19、手到擒来 [ shǒu dào qín lái ]
释义:擒:捉。原指作战一下子就能把敌人捉拿过来,后比喻做事有把握,不费力就做好了。
出处: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荆》第四折:“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,管教他瓮中捉鳖,手到拿来。”
20、数一数二 [ shǔ yī shǔ èr ]
释义:不算第一也算第二。形容突出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九回:“这门亲原是老亲,且又和我们是同在户部挂名行商,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。”
21、驷马难追 [ sì mǎ nán zhuī ]
释义:一句话说出了口,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。指话说出口,就不能再收回,一定要算数。
出处: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夫子之说君子也,驷不及舌。”《邓析子·转辞》:“一言而非,驷马不能追;一言而急,驷马不能及。”
22、唾手可得 [ tuò shǒu kě dé ]
释义:唾手:往手上吐唾沫。动手就可以取得。比喻极容易得到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公孙瓒传》李贤注引《九州春秋》曰:“始天下兵起,我谓唾掌而决。”
23、乌焉成马 [ wū yān chéng mǎ ]
释义:乌、焉、马三字字形相近,几经传抄而写错。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传写错误。
出处:《周礼·天官·缝人》“丧,缝棺饰焉”汉郑玄注:“故书焉为马,杜子春云‘当为焉’。”古谚:“书经三写,乌焉成马。”
24、五花杀马 [ wǔ huā shā mǎ ]
释义:毛色凋落的马。比喻年老体衰。
25、信手拈来 [ xìn shǒu niān lái ]
释义:信手:随手;拈:用手指捏取东西。随手拿来。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,用不着怎么思考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》诗:“前身子美只君是,信手拈来俱天成。”
26、系马埋轮 [ xì mǎ mái lún ]
释义:指敌人进攻时,系住马,埋车轮于地,以示固守不退。
出处:语出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是故方马埋轮,未足恃也。”曹操注:“方,缚马也;埋轮,示不动也。”
27、倚马可待 [ yǐ mǎ kě dài ]
释义: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,可以等着完稿。比喻文章写得快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桓宣武北征,袁虎时从,被责免官,会须露布文,唤袁倚马前令作,手不掇笔,俄得七纸,殊可观。”
28、易如反掌 [ yì rú fǎn zhǎng ]
释义: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。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。
出处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以齐王,由反手也。”又,“武丁朝诸侯,有天下,犹运之掌也。”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必若所欲为,危于累卵,难于上天;变所欲为,易如反掌,安于泰山。”
29、一马一鞍 [ yī mǎ yī ān ]
释义:比喻一夫一妻,白头偕老。
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:“人各有志,不可相强。便是妇人女子的志向,也有个不同:有的讲究个女貌郎才,不辞非鸦非凤的,就有讲究个穿衣吃饭,只图一马一鞍的。”
30、倚马千言 [ yǐ mǎ qiān yán ]
释义:倚马:靠着战马。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,千言立就。形容才思敏捷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桓宣武[桓温]北征,袁虎时从,被责免官。会须露布文,唤袁[袁宏]倚马前令作。手不掇笔,俄得七纸,殊可观。”
形容马上就到手的成语(66个)
••阅读 3250
形容马上就到手的词语(9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马上要死了的成语
垂死挣扎,断香零玉,苟延残喘,好景不长,回光返照,命在旦夕,气息奄奄,日薄西山,稍纵即逝,胎死腹中,昙花一现,香消玉殒,瘗玉埋香,朝不保夕,行将就木,奄奄一息
形容马上参与的成语
把持包办,笔参造化,不甘寂寞,惨绝人寰,厕身其间,当仁不让,发奋图强,奋不顾身,干劲冲天,欢欣踊跃,精进不休,冷眼旁观,临难不顾,披坚执锐,日月参辰,入幕之宾,参辰卯酉,参辰日月,身先士卒,势不两立,实与有力,是非曲直,疏不间亲,望风响应,…
形容马上就要取得胜利的成语
大获全胜,功成名就,捷报频传,马到成功,旗开得胜,首战告捷,直捣黄龙,百战百胜
形容一个人马上事业有成的成语
白手兴家,百废具举,苌弘碧血,成家立业,春风得意,蜚英腾茂,扶摇而上,功德圆满,鸿业远图,建功立业,锦绣前程,鹏程万里,平地楼台,前程似锦,前程万里,前程远大,欣欣向荣,兴家立业,云程发轫,蒸蒸日上,走投无路
形容花马上要开的成语
豆蔻年华,含苞吐萼,含苞未放,含苞待放,含苞欲放,千姿百态,小巧玲珑
形容马上的两个字成语
白驹过隙,含苞待放,急急如律令,刻不容缓,雷厉风行,立竿见影,迫不及待,旋乾转坤,有名无实
什么成语形容马上相信
半信半疑,半信不信,半疑半信,抱柱之信,抱诚守真,不言而信,诚心诚意,诚至金开,赤诚相待,唇亡齿寒,存心不良,得君行道,耳软心活,废耳任目,姑妄听之,光明正大,光明磊落,贵耳贱目,贵而贱目,海枯石烂,海翁失鸥,计行言听,贱目贵耳,将信将疑,…
形容马上实现的成语
毫不犹豫,急起直追,见兔放鹰,紧要关头,刻不容缓,斩钉截铁,拖泥带水,当机立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