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八斗之才 [ bā dǒu zhī cái ]
释义:才:才华。比喻人极有才华。
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
2、博大精深 [ bó dà jīng shēn ]
释义:博:广,多。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。
出处:明·姜世昌《〈逸周书〉序》:“迄今读书,若揭日月而行千载,其博大精深之旨,非晚世学者所及。”
3、博而寡要 [ bó ér guǎ yào ]
释义:学识丰富,但不得要领。
出处: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故曰:博而寡要,劳而少功。”
4、博古通今 [ bó gǔ tōng jīn ]
释义: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,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识丰富。
出处: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吾闻老聃博古知今。”
5、博览群书 [ bó lǎn qún shū ]
释义:博:广泛。广泛地阅读各种书。形容读书很多。
出处:《周书·庾信传》:“庾信,字子山,南阳新野人也。……幼而俊迈,聪敏绝伦,博览群书,尤善《春秋左氏传》。”
6、博学多才 [ bó xué duō cái ]
释义: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出处: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诜博学多才,环伟倜傥,不拘细行,州郡礼命并不应。”
7、博物洽闻 [ bó wù qià wén ]
释义:广知事物,学识丰富。
出处: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以迁之博物洽闻,而不能以知自全,既陷极刑,幽而发愤,书亦信矣。”
8、不得要领 [ bù dé yào lǐng ]
释义:要:古“腰”字;领:衣领。要领:比喻关键。抓不住要领或关键。
出处: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骞从月氏至大夏,竟不能得月氏要领。”
9、不栉进士 [ bù zhì jìn shì ]
释义:栉:梳头。不绾髻插簪的进士。旧指有文采的女人。
出处:唐·刘讷言《谐喙录·不栉进士》:“关图有妹能文,每语人曰:‘有一进士,所恨不栉耳。’”
10、博闻多识 [ bó wén duō shí ]
释义:博:广博;闻:见闻;识:学识。知识丰富,见闻广博。
出处:《魏书·李业兴传》:“博闻多识,万门千户,所宜访询。”
11、才貌双全 [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]
释义:才学相貌都好。
出处: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风月瑞仙亭》:“孩儿见他文章绝代,才貌双全,必有荣华之日,因此上嫁了他。”
12、才高八斗 [ cái gāo bā dǒu ]
释义:比喻人极有才华。
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
13、才气过人 [ cái qì guò rén ]
释义:才:才能;气:气魄。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。
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,虽吴中子弟皆己惮籍矣。”
14、才疏学浅 [ cái shū xué qiǎn ]
释义:疏:浅薄。才学不高,学识不深(多用作自谦的话)。
出处: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:“若学浅而空迟,才疏而徒速,以斯成器,未之前闻。”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南浦嘱别》:“你读书思量做状元,我只怕你学疏才浅。”
15、沧海遗珠 [ cāng hǎi yí zhū ]
释义: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。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。
出处:《新唐书·狄人杰传》:“仲尼称观过知仁,君可谓沧海遗珠矣。”
16、藏龙卧虎 [ cáng lóng wò hǔ ]
释义: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,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。
出处:北周·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》诗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
17、踔绝之能 [ chuō jué zhī néng ]
释义:踔绝:高超。高超的本领、才能。
出处:《汉书·孔光传》:“非有踔绝之能,不相逾越。”
18、德才兼备 [ dé cái jiān bèi ]
释义:德:品德;才:才能;备:具备。既有好的思想品质,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娶小乔》第一折:“江东有一故友,乃鲁子敬,此人才德兼备。”
19、登峰造极 [ dēng fēng zào jí ]
释义:登:上;峰:山顶;造:到达;极:最高点。比喻学问、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?然陶练之功,尚不可诬。”
20、登高能赋 [ dēng gāo néng fù ]
释义:赋:写作。登得高,看得远,能够描绘形状,铺陈事势。指国家的有用人才。
出处:《诗经·鄘风·定之方中》:“终然允臧。”毛亨传:“升高能赋……可以为大夫。”
21、噩噩浑浑 [ è è hún hún ]
释义:指质朴忠厚的样子。指上古之世。
出处:清·魏源《序》:“于是天文地理,皆定位于高高下下之中;孔思周情,各呈露于噩噩浑浑之际。”
22、管窥筐举 [ guǎn kuī kuāng jǔ ]
释义:比喻学识浅陋,见闻不广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书·?正传》:“子虽光丽,既美且绝艳,管窥筐举,守厥所见。”
23、浑浑噩噩 [ hún hún è è ]
释义:浑浑:深厚的样子;噩噩:严肃的样子。原意是浑厚而严正。现形容糊里糊涂,愚昧无知。
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问神》:“虞夏之书浑浑尔,商书灏灏尔,周书噩噩尔。”
24、糊里糊涂 [ hú lǐ hú tú ]
释义:认识模糊,不明事理。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
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?”
25、经天纬地 [ jīng tiān wěi dì ]
释义:规划天地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。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经纬天地曰文。”《国语·周语》:“天六地五,数之常也。经之以天,纬之以地。”
26、举世无双 [ jǔ shì wú shuāng ]
释义: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。
出处:汉·东方朔《答客难》:“自以为智能,海内无双。”
27、口耳之学 [ kǒu ěr zhī xué ]
释义: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,而没有真正的学识。
出处: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小人之学耳也,入乎耳,出乎口;口耳之间则四寸耳,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?”
28、口齿伶俐 [ kǒu chǐ líng lì ]
释义:口齿:说话、言谈;伶俐:聪明,灵活。谈吐麻利,应付自如。形容口才好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三回:“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,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,恨不得也身亡命殒。”
29、碌碌无能 [ lù lù wú néng ]
释义:碌碌:平庸、无能的。平平庸庸,没有能力。
出处: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公等録録(碌碌),所谓因人成事者也。”
30、能说会道 [ néng shuō huì dào ]
释义:形容很会讲话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四回:“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,又长了一张巧嘴,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,在人跟前能说惯道,抓尖要强。”
形容人文化水平低的词语(1个)
- 不明事理明:明白,懂得。不懂得事物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