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知去向 [ bù zhī qù xiàng ]
释义:向:方向。不知道哪里去了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回:“宣王问曰:‘如今红衣小儿何在?’答曰:‘自教歌之后,不知去向。’”
2、藏踪蹑迹 [ cáng zōng niè jī ]
释义:蹑:轻步行走的样子。隐秘行踪,悄悄行动。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四回:“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,从芦苇中间,藏踪蹑迹,直到寨边,拨开鹿角,径奔中军。”
4、出头露面 [ chū tóu lù miàn ]
释义:指在公开场合出现。也指出风头。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四回:“众僧们听说认亲,就把他圈子阵围将上来,一个个出头露面,咳嗽打响,巴不得要认出去。”
5、楚弓楚得 [ chǔ gōng chǔ dé ]
释义:楚国人丢失弓,拾到的仍是楚国人。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丢了,拾到它的人并不是外人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至公》:“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,左右请求之。共王曰:‘止!楚人遗弓,楚人得之,又何求焉?’”《孔子世家·好生》:“楚人失弓,楚人得之,又何求焉?”
6、撮盐入火 [ cuō yán rù huǒ ]
释义:撮:以指取物。盐一放在火里就爆裂。比喻性情急躁。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三本二折:“待去呵,小姐性儿撮盐入火。”
7、楚得楚弓 [ chǔ dé chǔ gōng ]
释义:楚国人丢失弓,拾到的仍是楚国人。比喻虽有所失,而利未外溢。
出处:见“楚弓楚得”。
8、荡然无存 [ dàng rán wú cún ]
释义:形容东西完全失去,一点没有留下。
出处:唐 白居易《议碑碣词赋》:“著诚去伪,小疵小弊,荡然无遗矣。”
9、道不拾遗 [ dào bù shí yí ]
释义:遗:失物。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国无盗贼,道不拾遗。”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道不拾遗,民不妄取。”
10、电光石火 [ diàn guāng shí huǒ ]
释义:闪电的光,燧石的火。原为佛家语,比喻事物瞬息即逝。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此事如击石火,似闪电光。”
11、丢三落四 [ diū sān là sì ]
释义:形容做事马虎粗心,不是丢了这个,就是忘了那个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七回:“咱们家没人,俗语说的‘夯雀儿先飞’,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,令人笑话。”
12、东山再起 [ dōng shān zài qǐ ]
释义:指再度出任要职。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。
出处:《晋书·谢安传》
13、遁迹潜形 [ dùn jì qián xíng ]
释义:遁、潜:隐藏。迹、形:踪迹,形迹。指隐藏踪迹和身形。
出处:明·张景《飞丸记·园中落穽》:“若要行刺呵,要隐。当遁迹潜形,翦蔓除根才事稳。”
14、遁名匿迹 [ dùn míng nì jì ]
释义:遁:隐藏;匿:藏匿。隐姓埋名,不让人闻知。
出处:宋·苏舜钦《粹隐堂记》:“一不与细合,则飒然远举,遁名匿迹,惟恐有闻于人也。”
15、道不掇遗 [ dào bù duō yí ]
释义: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同“道不拾遗”。
出处:《新唐书·东夷传·高丽》:“降、败、杀人及剽动者斩,盗者十倍取偿,杀牛马者没为奴婢,故道不掇遗。”
16、风卷残云 [ fēng juǎn cán yún ]
释义:大风把残云卷走。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二折:“自从把家私分开了,好似那汤泼瑞雪,风卷残云,都使的光光荡荡了。”
17、风吹云散 [ fēng chuī yún sàn ]
释义:比喻事物的消失、完结。
出处:康濯《春种秋收》:“这事儿是风吹云散,往后谁也不许提啦!”
18、过眼烟云 [ guò yǎn yān yún ]
释义:从眼前飘过的云烟。原比喻身外之物,不必重视。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宝绘堂记》:“见可喜者,虽时复蓄之,然为人取去,亦不复惜也。譬之烟云之过眼,百鸟之感耳,岂不欣然接之,然去而不复念也。”
19、高飞远遁 [ gāo fēi yuǎn dùn ]
释义:制摆脱不利的环境,躲避到远防去。同“高飞远走”。
出处: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辞院》:“事不宜迟,趁早高飞远遁,不要连累别人。”
20、高飞远走 [ gāo fēi yuǎn zǒu ]
释义:形容离开某地,逃避到远处去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卓茂传》:“汝独不欲修之,宁能高飞远走,不在人间邪?”
21、过眼云烟 [ guò yǎn yún yān ]
释义:从眼前飘过的云烟。原比喻身外之物,不必重视。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宝绘堂记》:“见可喜者,虽时复蓄之,然为人取去,亦不复惜也。譬之烟云之过眼,百鸟之感耳,岂不欣然接之,然去而不复念也。”
22、化为乌有 [ huà wéi wū yǒu ]
释义:乌有:哪有,何有。变得什么都没有。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。
出处:汉·司马相如作《子虚赋》:“楚使子虚使于齐,王悉发车骑,与使者出畋。畋罢,子虚过姹乌有先生,亡是公存焉。”
23、灰飞烟灭 [ huī fēi yān miè ]
释义:比喻事物消失净尽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词:“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”
25、九霄云外 [ jiǔ xiāo yún wài ]
释义:在九重天的外面。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二折:“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,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。”
26、匿迹销声 [ nì jì xiāo shēng ]
释义:指隐藏进来或不公开露面。
出处: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十一:“家生避地,亦到锦江,然畏颖川知之,遂旅游资中郡,销声匿迹,惟恐人知。”
27、七零八落 [ qī líng bā luò ]
释义: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。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。
出处:宋·惟白《建中靖国续灯录》卷六:“无味之谈,七零八落。”
28、潜形匿迹 [ qián xíng nì jì ]
释义:隐蔽形迹,不露真相。
出处: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豪爽》:“狡吏奸豪,潜形匿迹。”
29、稍纵即逝 [ shāo zòng jí shì ]
释义:纵:放;逝:消失。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。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》:“振笔直遂,以追其所见,如兔起鹘落,少纵则逝矣。”
30、身外之物 [ shēn wài zhī wù ]
释义:指财物等身体以外的东西,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。
出处:元·蒋子正《山房随笔》引刘改之(过)诗:“拔毫已付管城子,烂首曾封关内候。死后不知身外物,也随尊酒伴风流。”
形容突然间丢失的成语(63个)
••阅读 4799
形容突然间丢失的词语(1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东西突然丢失了又找到了的成语
不知去向,不翼而飞,杳无音信,拍案惊奇,七零八落,无根而固,无翼而飞,毋翼而飞,原封不动,转瞬即逝
形容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成语
拔剑论功,班功行赏,不世之功,称德度功,尺寸之功,酬功给效,带罪立功,阿保之劳,阿保之功,伐功矜能,丰功伟绩,功劳汗马,功成弗居,功标青史,功盖天下,功高不赏,功高望重,功高盖世,功高震主,功薄蝉翼,汗马功劳,汗马之劳,赫赫之功,横草之功,…
形容工作要丢失的成语
不务正业,不知去向,不翼而飞,补牢顾犬,楚得楚弓,楚弓楚得,怠惰因循,道不举遗,道不掇遗,多歧亡羊,饭来张口,好吃懒做,路不拾遗,慢弛之阙,歧路亡羊,前功尽弃,人多手杂,若无其事,扫地以尽,石沉大海,贪吃懒做,偷闲躲静,亡羊补牢,亡羊歧路,…
形容突然间很醒悟的成语
晨钟暮鼓,大喝一声,大彻大悟,大梦初醒,大梦方醒,大澈大悟,当头棒喝,毒药苦口,发人深省,翻然改悟,翻然悔悟,恍然大悟,恍然自失,豁然大悟,豁然贯通,豁然开朗,豁然顿悟,金篦刮目,临危自省,茅塞顿开,暮鼓晨钟,暮鼓朝钟,启聩振聋,如梦初醒,…
形容突然间明白的成语
百思不得其解,百思莫解,炳如观火,博物通达,不愤不启,不明事理,不明底蕴,不明真相,不清不白,不甚了了,不言而谕,不通时宜,大彻大悟,大惑不解,达地知根,惇信明义,耳聪目明,罕譬而喻,恍然大悟,豁然大悟,豁然贯通,豁然开朗,豁然顿悟,豁然省…
形容东西突然丢失打一成语
冰消瓦解,不知去向,不翼而飞,化为乌有,灰飞烟灭,卷土重来,杳无音信,拍案惊奇,七零八落,无根而固,无翼而飞,毋翼而飞,烟消云散,原封不动,转眼之间,东山再起,死灰复燃,转瞬即逝
形容突然间消失不见的成语
黯晦消沉,百念皆灰,冰散瓦解,冰消气化,冰消云散,冰消瓦解,冰消冻解,冰消雪释,冰消雾散,冰销叶散,冰销雾散,冰解云散,不可磨灭,不知去向,不翼而飞,藏踪蹑迹,藏形匿影,铲迹销声,重振旗鼓,出头露面,撮盐入火,大呼小叫,大张旗鼓,大来小往,…
形容突然间明白过来的成语
百思不得其解,百思莫解,炳如观火,博物通达,不愤不启,不明事理,不明底蕴,不明真相,不清不白,不甚了了,不言而谕,不通时宜,大彻大悟,大惑不解,达地知根,惇信明义,耳聪目明,罕譬而喻,恍然大悟,豁然大悟,豁然贯通,豁然开朗,豁然顿悟,豁然省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