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安居乐业 [ ān jū lè yè ]
释义:安:安定;乐:喜爱,愉快;业:职业。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。
出处:《老子》:“民各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俗,乐其业,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”《汉书·货殖列传》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2、安国富民 [ ān guó fù mín ]
释义:使国家安定,使人民富裕。
出处:《汉书·汲黯传》:“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,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,安国富民,使囹圄空虚。”
3、安土重居 [ ān tǔ zhòng jū ]
释义:犹安土重迁。指留恋故乡,不愿轻易迁居异地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杨终传》:“传曰:‘安土重居,谓之众庶。’”
4、辨物居方 [ biàn wù jū fāng ]
释义:辨别众物的性质、条件等因素,使之各得其所。
出处:《易·未济》:“君子以慎辨物居方。”孔颖达疏:“辨别众物,各居其方,使皆得安其所。”
5、鹑居鷇食 [ chún jū kòu shí ]
释义:鷇:待母哺食的幼鸟,它不挑拣食物。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,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。比喻生活俭朴,不求享受。
出处: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夫圣人鹑居而鷇食,鸟行而无彰。”
6、辞富居贫 [ cí fù jū pín ]
释义:辞:推辞,推却。原指拒绝厚禄,只受薄俸。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,甘于清贫的生活。
出处: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仕非为贫也,而有时乎为贫;娶妻非为养也,而有时乎为养。为贫者,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。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,恶乎宜乎?抱关击柝。”
7、耻居人下 [ chǐ jū rén xià ]
释义:以地位在人之下为耻。
出处:宋陈亮《谢曾察院启》:“伏念某本无他长,耻居人下。常想英豪之行事,堕乃尘凡;颇知圣贤之用心,杂之泥滓。”
8、耻居王后 [ chǐ jū wáng hòu ]
释义:指在文名上耻于处在不及己者之后。
出处:《新唐书·文艺传上·王勃》:“勃与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,天下称‘王、杨、卢、骆’,号‘四杰’。炯尝曰:‘吾愧在卢前,耻居王后。’
9、处尊居显 [ chǔ zūn jū xiǎn ]
释义:显:显要,显赫。指有声望有地位。形容职位高,权势大。
出处:东汉·王充《论衡·逢遇》:“处尊居显,未必贤,遇也。”
10、动荡不安 [ dòng dàng bù ān ]
释义: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
出处:欧阳山《三家巷》第十八章:“他和陈文婷谈起,两人都觉得纵然社会上动荡不安,革命的前途还是光明的,乐观的。”
11、蠹居棊处 [ dù jū què chǔ ]
释义:蠹居:像蛀虫一样,深居在蛀坏的器物里。棊:同“棋”。像蛀虫一样深居,像棋子一样密布。形容坏人隐蔽很深,散布在各个要害地方。
12、凫居雁聚 [ fú jū yàn jù ]
释义:指群聚一处。
出处:宋·王安石《上五事书》:“然而天下之人,凫居雁聚,散而之四方而无禁也者,数千百年矣。”
13、覆盂之安 [ fù yú zhī ān ]
释义:像覆置的盂那样安稳。比喻稳固,不可动摇。亦作“覆盂之固”。
出处: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九卷:“君子之居也,绥如安裘,晏如覆盂。”
14、甘居人后 [ gān jū rén hòu ]
释义:甘:自愿;居:在(某种位置)。指甘心落在他人之后。
出处:明·张岱《自为墓志铭》:“夺利争名,甘居人后,观场游戏,肯让人先。”
15、苟且偷安 [ gǒu qiě tōu ān ]
释义:苟且:得过且过;偷安:只图眼前的安逸。只顾眼前的安逸,不顾将来。
出处:清·张春帆《宦海》第二十回:“做大员的这样苟且偷安,做属吏的又是那般逢迎得意。”
16、国富民安 [ guó fù mín ān ]
释义:国家富强,人民安定。
出处: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至齐桓公任用管仲而国富民安。”
17、高居深拱 [ gāo jū shēn gǒng ]
释义:指高居帝位,垂拱而治。
出处:《新唐书·张玄素传》:“若上贤右能,使百司善职,则高居深拱,畴敢犯之?”
18、后来居上 [ hòu lái jū shàng ]
释义:后来的超过先前的。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。
出处: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汲黯对汉武帝说:“陛下用群臣,如积薪耳,后来者居上。”
19、惶恐不安 [ huáng kǒng bù ān ]
释义:内心害怕,十分不安。
出处: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人民正营,无所措手足。”唐·颜师古注:“正营,惶恐不安之意也。”
20、居安思危 [ jū ān sī wēi ]
释义: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,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。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。
出处:《左传·襄公十一年》:“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”
21、居安资深 [ jū ān zī shēn ]
释义:形容安心学习,造诣很深。
出处: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孟子曰:‘君子深造之以道,欲其自得之也。自得之,则居之安。居之安,则资之深,资之深,则取之左右逢其原。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。’”
22、居不重席 [ jū bù chóng xí ]
释义:坐卧处不铺两层垫子。比喻节俭。
出处: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“昔阖庐食不二味,居不重席,室不崇坛,器不彤镂,宫室不观,舟车不饰,衣服财用,择不取费。”
23、居高临下 [ jū gāo lín xià ]
释义:占据高处,俯视下面。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登高临下,无失所秉。”
24、居功自傲 [ jū gōng zì ào ]
释义:自以为有功劳,觉得了不起。
出处:李六如《六十年的变迁》第十章:“然而毛润之不但毫无居功自傲的表情,而且异常谦逊地说:‘这算什么功。”
25、居官守法 [ jū guān shǒu fǎ ]
释义:旧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规。
出处: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常人安于故俗,学者溺于所闻,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,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。”
26、居心险恶 [ jū xīn xiǎn è ]
释义:居心:存心;险:阴险;恶:恶毒。心地阴险恶毒。
27、居停主人 [ jū tíng zhǔ rén ]
释义:居停:寄居之处。寄居之处的主人。指房东。
出处:《宋史·丁谓传》:“帝意欲谪(寇)准江淮间,谓退,除道州司马。同列不敢言,独王曾以帝语质之。谓顾曰:‘居停主人勿复言。’盖指曾以第舍假准也。”
28、居心不良 [ jū xīn bù liáng ]
释义:居心:存心;良:善。存心不善。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卿居心不净,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。”
29、居之不疑 [ jū zhī bù yí ]
释义:对自己所处的地位,毫不怀疑。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五十五回:“且说秦凤梧跟了张露竹洋行里那班人,天天闹在一起,吃喝顽笑,大家知道他是个有钱的财主,恭维他观察长,观察短,秦凤梧也居之不疑。”
30、居心叵测 [ jū xīn pǒ cè ]
释义:居心:存心;叵:不可;测:推测。指存心险恶,不可推测。
出处:都是这一个狗才设计骗将出来,以为自己富贵之地,是以吾阁部为奇货,居心叵测,天理不容。 清·洪楝园《县嶴猿·归神》
安什么居什么的词语(10个)
- 乘高居险居:占据。占据高峻、险要的地势。
- 守约居穷守约:保持节俭;居穷:处于穷困状态。指过着贫困简朴的生活。
- 安居乐俗居住舒适安逸,习俗称心乐意。
- 居常之安指人安于现状,不思进取。
- 居常虑变居常:平时。平安无事时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故。
- 居徒四壁徒:只,仅仅。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。形容十分贫困,一无所有。
- 平居无事平居:时常,平素。时常没有事。
- 平居有思平居:时常,经常。指对平常的小事都想得很周到。
- 日居衡茅晶:每天;衡茅:用衡木做门的茅草屋。每天居住在简陋的茅草屋中,不知天下大事。
- 木居海处木居:依树而居。指外族或少数民族居住在深山海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