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蚕头燕尾 [ cán tóu yàn wěi ]
释义:形容书法起笔凝重,结笔轻疾。
出处:宋·赵佶《宣和画谱·颜真卿》“惟其忠贯白日,识高天下,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,特立而兼括。……后之俗学,乃求其形似之末,以谓蚕头燕尾,仅乃得之。”
3、沉著痛快 [ chén zhù tòng kuài ]
释义:坚劲而流利,遒劲而酣畅。形容诗文、书法遒劲流利。
出处:《法书要录》卷一引南朝·宋·羊欣《采古来能书人名》:“吴人皇象能草,世称沉著痛快。”
4、沉着痛快 [ chén zhuó tòng kuài ]
释义:坚劲而流利,遒劲而酣畅。形容诗文、书法遒劲流利。
出处: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辩》:“其大概有二,曰优游不迫,曰沉着痛快。”
5、大气磅礴 [ dà qì páng bó ]
释义:形容气势浩大。
出处:荀况《荀子 性恶》:“杂能旁魄而无用。”
6、丰筋多力 [ fēng jēn duō lì ]
释义:丰:丰满,丰实;筋: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;多:多余。书法有筋骨,笔力雄健。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,笔力强劲有余。
出处:宋·无名氏《宣和书谱》:“三国之初,字学缺然不讲,繇于是为一家法,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,有云游雨骤之势。”
7、锋芒不露 [ fēng máng bù lù ]
释义:锋芒:刀剑的尖端,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或心机;露:显露。有才干或心机却不外露。形容满腹才干或心机,表面上看不出来。
出处: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补》:“宋寇准拜相时,朝廷所下诏书有:‘能断大事,不拘小节;有干将之器,不露锋芒,怀照物之明,而能包纳。”
8、凤泊鸾漂 [ fèng bó luán piāo ]
释义:飘、泊:随流飘荡。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,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峋嵝山》诗:“科斗拳身薤倒披,鸾飘凤泊拏虎螭。”
9、刚柔相济 [ gāng róu xiāng jì ]
释义: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。
出处:《周易·蒙》:“刚柔节也。”
10、酣畅淋漓 [ hān chàng lín lí ]
释义:酣畅:畅饮,引伸为舒适、畅快;淋漓:畅快的样子。形容非常畅快。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释秘演诗集序》:“无所放其意,则往往从布衣野老,酣嬉淋漓,颠倒而不厌。”
13、家鸡野鹜 [ jiā jī yě wù ]
释义:比喻不同的书法风格。也比喻人喜爱新奇,而厌弃平常的事物。
出处:晋·何法盛《晋中兴书》卷七:“小儿辈厌家鸡,爱野雉,皆学逸少书。”
14、剑拔弩张 [ jiàn bá nǔ zhāng ]
释义:剑拔出来了,弓张开了。形容气势逼人,或形势紧张,一触即发。
出处:南朝梁·袁昂《古今书评》:“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,剑拔驽张。”
15、矫若惊龙 [ jiǎo ruò jīng lóng ]
释义:矫:矫健。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,或舞姿婀娜。
出处: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尤善隶书,为古今之冠,论者称其笔势,以为飘若浮云,矫若惊龙。”
16、柳骨颜筋 [ jiǔ gǔ yán jīn ]
释义:唐·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,结构劲紧;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,气势开张。后因以之称其书法的字体和法度。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二折:“这的堪为字史,当为款识,有柳骨颜筋,张旭张颠,羲之献之。”
17、力透纸背 [ lì tòu zhǐ bèi ]
释义:形容书法刚劲有力,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。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,词语精练。
出处:唐·颜真卿《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》:“当其用锋,常欲使其透过纸背,此成功之极也。”
18、临池学书 [ lín chí xué shū ]
释义:临:靠近,挨着。指刻苦练习书法。
出处:《晋书·卫恒传》:“弘农张伯英者,因而转精甚巧。凡家之衣帛,必书而后练之。临池学书,池水尽墨。下笔必为楷则,号葱葱不暇草书。”
19、龙飞凤翥 [ lóng fēi fèng zhù ]
释义:形容笔势雄奇飞动。
出处: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补遗·玩具·秦玺始末》:“其文龙飞凤翥,不足拟其势。”
20、龙盘凤翥 [ lóng pán fèng zhù ]
释义:比喻山势雄壮蜿蜒。指王者的气象。亦比喻书法笔势飞动。
出处:后晋·沈昫《旧唐书·玄宗纪》:“初,上皇亲拜五陵,至桥陵,见金粟山有龙盘凤翥之势。”
21、龙蛇飞舞 [ lóng shé fēi wǔ ]
释义: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。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十八回:“闺臣听了,把神凝了一凝,只得打起精神,举起笔来,刷、刷、刷如龙蛇飞舞一般,一连写了几句。”
22、龙伸蠖屈 [ lóng shēn huò qū ]
释义:形容笔势飞动,书法高超。
出处:南朝·陈·徐陵《玉台新咏》序:“三台妙迹,龙伸蠖屈之书;五色华笺,河北胶东之纸。”
23、龙威虎震 [ lóng wēi hǔ zhèn ]
释义:形容气势奔放雄壮。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,灵活舒展。
出处:宋·赵与时《宾退录》第二卷:“梁鹄书,如龙威虎震,剑拔弩张。”
24、龙骧豹变 [ lóng xiāng bào biàn ]
释义:比喻书法气势壮盛而善于变化。
出处:唐·张怀瓘《书断·神品》:“尤善章草,书出诸杜度,故崔瑗云:龙骧豹变,青出于蓝。”
25、龙翔凤舞 [ lóng xiáng fèng wǔ ]
释义:犹言龙飞凤舞。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,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,灵活舒展。
出处:宋·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第三卷:“山势自西北来,如龙翔凤舞,掀腾而下,至凤凰山止。”
26、龙翔凤跃 [ lóng xiáng fèng yuè ]
释义: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,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,灵活舒展。同“龙翔凤舞”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告文宣王文》:“诡然如龙翔凤跃。纯乎玉振而金声。”
27、恰到好处 [ qià dào hǎo chù ]
释义: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。
出处:清 王士禛《带经常诗话》:“元倡如初写黄庭,恰到好处;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。”
28、巧夺天工 [ qiǎo duó tiān gōng ]
释义:夺:胜过。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。形容技艺十分巧妙。
出处:元·赵孟頫《赠放烟火者》诗:“人间巧艺夺天工,炼药燃灯清昼同。。”
29、汪洋恣肆 [ wāng yáng zī sì ]
释义:形容文章、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,潇洒自如。同“汪洋自肆”。
出处:唐·柳宗元《直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》:“凡为文,去藻饰之华靡,汪洋自肆,以适己为用。” 明·归有光《与潘子实书》:“听其言汪洋恣肆,而实无所折衷,此今世之通患也。”
30、汪洋闳肆 [ wāng yáng hóng sì ]
释义:形容文章、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,潇洒自如。同“汪洋自肆”。
出处:宋·汪藻《鲍吏部集序》:“钦止少从王氏学,又尝见眉山苏公,故其文汪洋闳肆,粹然一本于经,而笔力豪放。”
形容书法老师的字写得好的词语(9个)
- 丁真永草南朝梁丁觇善隶书,陈智永善草书,当时人称“丁真永草”。后用以赞人书法之工妙。
- 人生识字忧患始忧患:忧愁,苦难。人的一生忧愁苦难是从识字开始的。指一个人识字以后,从书中增长了见识,对周围事物就不会无动于衷。
- 初学涂鸦涂鸦:比喻书法拙劣或写作水平不高,涂抹修改的地方很多。形容刚开始研究学问。
- 只字片纸不多的几句话,极少的几个字。指零碎的文字材料。
- 妙在心手巧妙在于心和手。指擅长书法,能得心应手。
- 烟霏露结烟雾迷蒙集结的样子。
- 笔精墨妙笔触精到,着墨巧妙。形容书法、绘画、诗文等的技法巧妙,笔意精微。
- 胡肥钟瘦胡:三国时的胡昭;钟:三国时的钟繇。胡昭的字体肥,钟繇的字体瘦。形容书法各擅其美。
- 龙威虎振形容气势奔放雄壮。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,灵活舒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