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巴山蜀水 [ bā shān shǔ shuǐ ]
释义:巴、蜀指四川一带。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。
2、百川归海 [ bǎi chuān guī hǎi ]
释义:川:江河。许多江河流入大海。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。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百川异源,而皆归于海。”
3、半壁江山 [ bàn bì jiāng shān ]
释义:半壁:半边;江山:比喻国家疆土。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。
出处:清·蒋士诠《冬青树·提纲》:“半壁江山,比五季朝廷尤小。”
4、本性难移 [ běn xìng nán yí ]
释义:移:改变。本质难于改变。
出处:元·尚仲贤《柳毅传书》楔子:“想他每无恩义,本性难移,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。”
5、本性难移 [ běn xìng nán yí ]
释义:移:改变。本质难于改变。
出处:元·尚仲贤《柳毅传书》楔子:“想他每无恩义,本性难移,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。”
6、波光粼粼 [ bō guāng lín lín ]
释义:波光: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。粼粼:形容水石明净。波光明净。
出处:阿来《尘埃落定》第七章:“月亮升起来,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。”
7、波涛汹涌 [ bō tāo xiōng yǒng ]
释义:汹涌:水势腾涌的样子。形容波浪又大又急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:“是岁地连震”注引《吴录》:“是冬魏文帝至广陵,临江观兵……帝见波涛汹涌,叹曰:‘嗟乎!固天所以隔南北也。’”
8、不废江河 [ bù fèi jiāng hé ]
释义: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。
出处:唐·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之二:“王杨卢骆当时体,轻薄为文哂未休。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。”
9、澄江如练 [ chéng jiāng rú liàn ]
释义:澄:清澈,明净。练:洁白的熟绢。清澈的江水,像一条白练一样。多指对江景的鸟瞰。
出处:晋·谢朓《晚登三山还望景邑》:“余霞散成绮,澄江净如练。”
10、楚界汉河 [ chǔ jiè hàn hé ]
释义:楚、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。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。
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6回:“霎时间烟焰冲霄……仿佛枪林弹雨,依稀楚界汉河。”
11、川流不息 [ chuān liú bù xī ]
释义:川:河流。形容行人、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。
出处:南朝梁·周兴嗣《千字文》:“川流不息,渊澄取映。”
12、川壅必溃 [ chuān yōng bì kuì ]
释义:壅:堵塞。溃:决口,堤岸崩坏。堵塞河流,会招致决口之害。比喻办事要因势利导,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。
出处: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邵公曰:‘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必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,是故为川者,决之使导,为民者,宣之使言。”
13、闯荡江湖 [ chuǎng dàng jiāng hú ]
释义:指奔走四方,在外谋生。
出处: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60回:“老英雄马元章在外面闯荡江湖数十年,永远不跟绿林人搭过伴。”
14、船到江心补漏迟 [ chuán dào jiāng xīn bǔ lòu chí ]
释义:船到江心才补漏洞。比喻补救不及时,对事情毫无帮助。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一折:“恁时节,船到江心补漏迟,烦恼怨他谁。事要前思,免劳后悔。”
15、长江后浪推前浪 [ cháng jiāng hòu làng tuī qián làng ]
释义: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。
出处: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长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则一片西飞一片东,岁月匆匆。”
16、川泽纳污 [ chuān zé nà wū ]
释义: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。比喻人有涵养,能包容所有的善恶、毁誉。
出处: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’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
17、大江南北 [ dà jiāng nán běi ]
释义: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。
出处: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5回:“目今大江南北,盗贼蜂起,江淮之地,十去其五;河南、河北,或复或失,不得安宁。”
18、地大物博 [ dì dà wù bó ]
释义:博:丰富。指国家疆土辽阔,资源丰富。
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又因江南地大物博,差使很多,大非别省可比。”
19、东南半壁 [ dōng nán bàn bì ]
释义:半壁:半边。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、以南的半边江山。
出处:元·施君美《幽闺记·虎狼扰乱》:“金朝那解番狼将,血溅东南半壁天。”
20、滴水成河 [ dī shuǐ chéng hé ]
释义:比喻积少成多。
出处:周立波《山乡世变》上一:“几年过去,聚少成多,滴水成河,手里以有几块花边了。”
21、翻江倒海 [ fān jiāng dǎo hǎi ]
释义:原形容雨势大,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。
出处:宋·陆游《夜宿阳山矶》诗:“五更颠风吹急雨,倒海翻江洗残暑。”
22、泛滥成灾 [ fàn làn chéng zāi ]
释义:江河湖泊的水溢出,造成灾害。比喻不好的文章或思想到处传播,影响极坏。
出处: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洪水横流,泛滥于天下。”
24、风平浪静 [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]
释义:指没有风浪。比喻平静无事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七:“僧问:‘风恬浪静时如何?’师曰:‘吹倒南墙。’”
25、负石赴河 [ fù shí fù hé ]
释义:河:这里指黄河。背着石头跳进黄河。比喻人以死明志。亦作“负石赴渊”。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盗跖》:“申徒狄谏而不听,负石自投于河,为鱼鳖所食。”
26、过河卒子 [ guò hé zú zǐ ]
释义:象棋规则中卒子只能向前,不能后退,过了河之后可以横着走,威力更大。比喻只能前进,不能后退。
出处:张友鸾《秦淮粉墨图》第62回:“这是‘做了过河卒子,只有拼命向前’的时候呀!”
27、过河拆桥 [ guò hé chāi qiáo ]
释义:自己过了河,便把桥拆掉。比喻达到目的后,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。
出处:元·康进之《李逵负棘》第三折:“你休得顺水推船,偏不许我过河拆桥。”
28、海晏河清 [ hǎi yàn hé qīng ]
释义:黄河水清了,大海没有浪了。比喻天下太平。
出处:唐·郑锡《日中有王子赋》:“河清海晏,时和岁丰。”
29、海纳百川 [ hǎi nà bǎi chuān ]
释义:纳:容纳,包容。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。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,而且数量很大。
出处:晋·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形器不存,方寸海纳。”李周翰注:“方寸之心,如海之纳百川也,言其包含广也。”
30、浩浩荡荡 [ hào hào dàng dàng ]
释义: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。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,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。
出处:《尚书·尧典》:“汤汤洪水方割,荡荡怀山襄陵,浩浩滔天。”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浩浩荡荡,横夫际涯。”
形容河水的成语大全河(144个)
••阅读 523
形容河水的词语大全河(1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描写河水很急的成语
波光鳞鳞,飞流直下,奔流不息,涓涓细流
描写夏天河水的成语
波光粼粼,波光鳞鳞,波涛汹涌,飞流直下,一片汪洋,涓涓细流
描写河水在流的成语
波光鳞鳞,波涛汹涌,川流不息,泛滥成灾,飞流直下,洪水猛兽,一泻千里,高山流水,弯弯曲曲,奔流不息,涓涓细流
描写河水景色的成语
波光粼粼,波光鳞鳞,川流不息,飞流直下,黄河水清,鸥水相依,奇山异水,青山绿水,山寒水冷,山清水秀,山锐则不高,逝者如斯,水天一色,水广鱼大,水径不深,水波不兴,水清石见,水阔山高,一去不返,蜿蜒曲折,冷冷清清,水静鹅飞,涓涓细流,潺潺流水…
描写河水傍晚的成语
波光粼粼,波涛汹涌,风平浪静,九曲回肠,水涨船高,水漫金山,水落石出,汹涌澎湃,一望无际,一泻千里,细水长流,涓涓细流
关于河水清澈的成语
碧波荡漾,碧海青天,波光粼粼,波涛汹涌,飞流直下,风平浪静,浩浩荡荡,惊涛骇浪,镜花水月,青山绿水,山清水秀,山高水长,水天一色,水波不兴,随波逐流,汪洋大海,烟波浩淼,饮水思源,有仙则名,有龙则灵,波澜壮阔,细水长流,碧波浩渺,涓涓细流
形容河水流动的唯美成语
浩浩荡荡,悄无声息,汹涌澎湃,一泻千里
形容清晨河水的成语
碧波荡漾,碧海青天,波光粼粼,波涛汹涌,车水马龙,风平浪静,风起浪涌,浩浩荡荡,湖光山色,惊涛骇浪,镜花水月,水中捞月,水天一色,水木清华,水波不兴,水石清华,随波逐流,汪洋大海,波澜壮阔,碧波浩渺,涓涓细流,潺潺流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