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安步当车 [ ān bù dàng chē ]
释义:安:安详,不慌忙;安步:缓缓步行。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晚食以当肉,安步以当车,无罪以当贵,清静贞正以自虞。”
2、跋山涉水 [ bá shān shè shuǐ ]
释义:跋山:翻过山岭;涉水,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。翻山越岭,趟水过河。形容走远路的艰苦。
出处:《诗经·鄘风·载驰》:“大夫跋涉,我心则忧。”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跋山涉水,蒙犯霜露。”
3、步履维艰 [ bù lǚ wéi jiān ]
释义: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。
出处:明·邵景瞻《觅灯因话·桂迁梦感录》:“念见刘,颈荷欠徽,手交木叶,颜色枯槁,步履艰难。”
4、步人后尘 [ bù rén hòu chén ]
释义:后尘:走路或行车时后面扬起的尘土。指跟在人家后面走。比喻追随模仿,学人家的样子,没有创造性。
出处:唐·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诗:“窃攀屈宋宜方驾,恐与齐梁作后尘。”
5、藏踪蹑迹 [ cáng zōng niè jī ]
释义:蹑:轻步行走的样子。隐秘行踪,悄悄行动。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四回:“且说张横将引三二百人,从芦苇中间,藏踪蹑迹,直到寨边,拨开鹿角,径奔中军。”
6、东倒西歪 [ dōng dǎo xī wāi ]
释义:指行走不稳,身不由主。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。
出处:元·曾瑞卿《留鞋记》第二折:“哎,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。”
7、东踅西倒 [ dōng xué xī dǎo ]
释义:形容行走艰难。
出处:明·冯惟敏《新水令·庚午春试笔》套曲:“看俺这曲脊是腰,手颤头摇,言语刁骚,衣履鏖糟,行动处东踅西倒,一步低一步高。”
8、匪匪翼翼 [ féi féi yì yì ]
释义:匪匪:马行走不停的样子;翼翼:有次序的样子。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、威武。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四牡》:“四牡匪匪。”《诗经·小雅·采芑》:“四骐翼翼。”《礼记·少仪》:“车马之美,匪匪翼翼。”
9、高步云衢 [ gāo bù yún qú ]
释义:步:行走;衢:大路;云衢:云中大路,比喻显位。原指官居显位。后也指科举登第。
出处:《晋书·郤诜传论》:“郤诜工韫价州里,褎然应召,对扬天问,高步云衢,求之前哲,亦足称矣。”
10、干净利索 [ gàn jìng lì suǒ ]
释义:快速彻底,不拖泥带水。
出处: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:“青布棉袍子上罩一件蓝布大褂,干净利索,标致好看。”
11、邯郸学步 [ hán dān xué bù ]
释义:邯郸:战国时赵国的都城;学步:学习走路。比喻模仿人不到家,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。
出处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
12、缓步代车 [ huǎn bù dài chē ]
释义:缓:舒缓不急切。慢步行走以代乘车。
出处:唐·魏徴《隋书·刘炫传自赞》:“玩文史以恰神,阅鱼鸟以散虑,观省野物,登临园沼,缓步代车,无事为责。”
13、举步生风 [ jǔ bù shēng fēng ]
释义: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。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二:“相见了,便觉得分外高兴,说话处,脾胃多燥,行事时,举步生风,是这二种人与他说得活着。”
14、举止言谈 [ jǔ zhǐ yán tán ]
释义: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。指人的外在风度。
出处:唐·杜牧《罪言》:“山东之人,叛且三五世矣,今之后生所见,言语举止,无非叛也,以为事理正当如此,沈酣入骨髓,无以为非者。”
15、矩步方行 [ jǔ bù fāng xíng ]
释义: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。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。
出处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二回:“这样先生,渐不能矩步方行,不过东家西席,聊存名目而已。”
16、扭扭捏捏 [ niǔ niǔ niē niē ]
释义:行走时身体故意左右扭动摇摆。形容举止言谈不爽快,不大方或故做姿态和。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四回:“那般娇娇啻啻,扭扭捏捏,就象那老怪的行动。”
17、平步青云 [ píng bù qīng yún ]
释义:平:平稳;步:行走;青云:高空。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。
出处:《史记·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须贾顿首言死罪,曰:‘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。’”
18、身不由主 [ shēn bù yóu zhǔ ]
释义:身体不由自己作主。
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2回:“‘哎哟’了一声,就身不由主睡下了。”
19、绳趋尺步 [ shéng qū chǐ mù ]
释义:绳、尺:木工校曲直、量长短的工具,引伸为法度;趋:快走;步:行走。指举动符合规矩,毫不随便。
出处:《宋史·朱熹传》:“方是时,士之绳趋尺步,稍以儒名者,无所容其身。”
20、三步两脚 [ sān bù liǎng jiǎo ]
释义:快速行走的样子。
出处:周立波《民兵》:“她靸着鞋子,三步两脚赶到侧铺的跟前。”
21、霜行草宿 [ shuāng xíng cǎo xiǔ ]
释义:指在霜露中行走,草野中息宿。形容奔波劳苦。
出处:《宋书·孝义传·孙法宗》:“单身勤苦,霜行草宿,营办棺惇,造立冢墓,葬送母兄,俭而有礼。”
22、无胫而行 [ wú jìng ér xíng ]
释义:胫:小腿。没有腿而能行走。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,能迅速传播。
出处:汉·孔融《论盛孝章书》:“珠玉无胫而自至者,以人好之也。”
23、小心谨慎 [ xiǎo xīn jǐn shèn ]
释义:形容言行慎重,不敢疏忽。
出处: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出入禁闼二十余年,小心谨慎,未尝有过。”
24、行不由径 [ xíng bù yóu jìng ]
释义:径:小路,引伸为邪路。从来不走邪路。比喻行动正大光明。
出处:《论语·雍也》:“有澹台灭明者,行不由径,非公事,未尝至于偃之室也。”
25、行步如飞 [ xíng bù rú fēi ]
释义:走路的步子轻快如飞。亦作“行步如风”、“行疾如飞”、“行走如飞”。
出处:宋·洪迈《夷坚丁志·李茇遇仙》:“至寺门下,觉身轻神逸,行步如飞,洎归舍,不复饮食。”
26、行号卧泣 [ xíng háo wò qì ]
释义:行走或躺卧时都在号呼哭泣。形容悲痛之极。
出处:南朝·陈·徐陵《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》:“自皇家祸乱,亟积寒暄,九州万国之人,蟠本流沙之地,莫不行号卧泣,想望休平。”
27、行色匆匆 [ xíng sè cōng cōng ]
释义:行色:出发前后的神态。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。
出处:唐·牟融《送客之杭》:“西风吹冷透貂裘,行色匆匆不暂留。”
28、行者让路 [ xíng zhě ràng lù ]
释义:行走的人相互让路。指大家都谦逊有礼。
出处:《孔子家语·好生》:“入其境,则耕者让畔,行者让路。”
29、行色怱怱 [ xíng sè cōng cōng ]
释义: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。同“行色匆匆”。
30、信步而行 [ xìn bù ér xíng ]
释义:信:随意。无目的地随意行走。
出处:宋·陆游《龟堂杂兴》诗:“曳杖东冈信步行,夕阳偏向竹间明。”
徒步爱好者的成语来形容(60个)
••阅读 2254
徒步爱好者的词语来形容(3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描写徒步的心情的成语
巴山越岭,跋山涉水,步履艰难,步履维艰,藏踪蹑迹,蹿房越脊,单步负笈,东倒西歪,东踅西倒,匪匪翼翼,高步云衢,缓步代车,急急忙忙,举止言谈,矩步方行,扭扭捏捏,爬山越岭,平步青云,青云之上,如蹈汤火,如赴汤火,三步两脚,身不由主,身轻体健,…
形容滑雪爱好者的成语
江河日下,每况愈下,一往无前,一泻千里,突飞猛进,一步登天,一落千丈
形容徒步优美的成语
步履蹒跚,干净利索,邯郸学步,举步生风,踉踉跄跄,歪歪斜斜,歪歪倒倒,步人后尘,一瘸一拐
形容徒步高手的成语
巴山越岭,跋山涉水,步履艰难,步履维艰,藏踪蹑迹,蹿房越脊,单步负笈,东倒西歪,东踅西倒,匪匪翼翼,高步云衢,缓步代车,急急忙忙,举止言谈,矩步方行,扭扭捏捏,爬山越岭,平步青云,青云之上,如蹈汤火,如赴汤火,三步两脚,身不由主,身轻体健,…
形容徒步方阵的成语
巴山越岭,跋山涉水,步履艰难,步履维艰,藏踪蹑迹,蹿房越脊,单步负笈,东倒西歪,东踅西倒,匪匪翼翼,高步云衢,缓步代车,急急忙忙,举止言谈,矩步方行,扭扭捏捏,爬山越岭,平步青云,青云之上,如蹈汤火,如赴汤火,三步两脚,身不由主,身轻体健,…
形容京剧爱好者的成语
出将入相,粉墨登场,刚柔相济,活灵活现,见棱见角,锣鼓喧天,耐人寻味,南腔北调,平步青云,生旦净丑,惟妙惟肖,行云流水,意味深长,有板有眼,有模有样,余音绕梁,字正腔圆,唱念做打,喜闻乐见,荒腔走板
形容书法爱好者字写得好成语
笔底春风,笔墨横姿,笔精墨妙,笔底龙蛇,笔老墨秀,笔扫千军,笔酣墨饱,不衫不履,蚕头燕尾,沉着痛快,沉著痛快,初学涂鸦,初写黄庭,春蚓秋蛇,大气磅礴,丁真楷草,丁真永草,飞龙舞凤,丰筋多力,凤泊鸾漂,凤翥鸾回,刚柔相济,古肥今瘠,胡肥钟瘦,…
形容徒步爬山的成语
巴山越岭,跋涉长途,长途跋涉,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,登山涉水,连绵不断,爬山越岭,涉水登山,涉海登山,梯山航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