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拨草寻蛇 [ bō cǎo xún shé ]
释义:比喻招惹恶人,自找麻烦。
出处: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 回生》:“咳,柳郎真信人也。亏杀你拨草寻蛇,亏杀你守株待兔。”
2、不弃草昧 [ bù qì cǎo mèi ]
释义:草昧:原始,未开化。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。用作谦词。
出处:《周易·屯》:“天造草昧,宜建侯而不宁。”
3、白草黄云 [ bái cǎo huáng yún ]
释义: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。
出处:唐·权德舆《赠老将》诗:“白草黄云塞上秋,曾随骠骑出并州。”
4、拨草瞻风 [ bō cǎo zhān fēng ]
释义:比喻善于观察事物。
出处:《五灯会元·云岩晟禅法嗣·洞山良价禅师》:“沩曰:‘此去澧陵攸县,石室相连,有云岩道人,若能拨草瞻风,必为子之所重。’”
5、草间求活 [ cǎo jiān qiú huó ]
释义:草间:草野之中。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。
出处:《晋书·周顗传》:“吾备位大臣,朝廷丧败,宁可复草间求活,外投胡越邪!”
6、草菅人命 [ cǎo jiān rén mìng ]
释义:草菅:野草。把人命看作野草。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。
出处: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其视杀人,若艾草菅然。”
7、草满囹圄 [ cǎo mǎn líng yǔ ]
释义:监狱里长满了草。比喻政治清明,犯罪的人极少。
出处:《隋书·刘旷传》:“在职七年,风教大洽,狱中无系囚,争讼绝息,囹圄尽皆生草,庭可张罗。”
8、草草了事 [ cǎo cǎo liǎo shì ]
释义:草草:形容草率、马虎;了:办完,结束。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。
出处:明·朱国桢《涌幢小品·实录》:“陈文端请修正史,分各志二十八,务于详备,一志多至四五十万余言。未几,文端薨,各志草草了事。”
9、草草收兵 [ cǎo cǎo shōu bīng ]
释义: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。比喻工作不负责任,不细致,不慎重。
出处:欧阳山《苦斗》:“张发奎刚占领了那个地方,要管也管不了许多,正是咱们的人活动的好机会,——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?象一个赤卫队员么?”
10、草创未就 [ cǎo chuàng wèi jiù ]
释义:草创:开始创办或创立;就:完成。刚开始做,尚未完成。
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亦欲以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草创未就,会遭此祸,惜其不成,以就极刑而无愠色。”
11、草船借箭 [ cǎo chuǎn jiè jiàn ]
释义:运用智谋,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出处:用奇谋孔明借箭,献密计黄盖受刑。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6回回目
12、打草惊蛇 [ dǎ cǎo jīng shé ]
释义:原比喻惩甲菟乙。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,反使对方有所戒备。
出处: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》卷二十四:“打草惊蛇,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,日营资产,部人诉主簿贪污,鲁曰:‘汝虽打草,吾已惊蛇。’”
13、风吹草动 [ fēng chuī cǎo dòng ]
释义:风稍一吹,草就摇晃。比喻微小的变动。
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·伍子胥变文》:“偷踪窃道,饮气吐声。风吹草动,即便藏形。”
14、风行草偃 [ fēng xíng cǎo yǎn ]
释义:偃:倒伏。风一吹草就倒下。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。
出处: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,必偃。”
15、浮皮潦草 [ fú pí liáo cǎo ]
释义:形容不扎实,不仔细。
出处:徐贵祥《历史的天空》第八章:“这么大的事情,影响极坏,可是我们仅仅只浮皮潦草地警告一下就完事了。”
16、积草屯粮 [ jī cǎo tún liáng ]
释义:储存粮食和草料。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一百五回:“立竖招军旗号,买马招军,积草屯粮。”
17、疾风知劲草 [ jí fēng zhī jìn cǎo ]
释义:在猛烈的大风中,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。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,才知道谁真正坚强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王霸传》:“颍川从我者皆逝,而子独留努力,疾风知尽草。”
18、剪草除根 [ jiǎn cǎo chú gēn ]
释义:除草时要连根除掉,使草不能生长。比喻除去祸根,以免后患。
出处: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,如农夫之务去草焉,芟夷蕰崇之,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。”
19、结草衔环 [ jié cǎo xián huán ]
释义:旧时比喻感恩报德,至死不忘。
出处: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及辅氏之役,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,杜回踬而颠,故获之。”唐·白居易《赎鸡》诗:“莫学衔环雀,崎岖谩报恩。”
20、藉草枕块 [ jiè cǎo zhěn kuài ]
释义:藉:垫衬。古时居父母之丧,坐卧在草垫上,枕着土块。形容悲痛欲绝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4回:“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,不免在灵旁藉草枕块,恨苦居丧。”
21、惊蛇入草 [ jīng shé rù cǎo ]
释义: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。
出处:《宣和书谱·草书七》:“若飞鸟出林,惊蛇入草。”
22、拈花惹草 [ niān huā rě cǎo ]
释义:比喻到处留情,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。
出处:三国志无过说些战伐,也不希咤,终少些团香弄玉,惹草粘花。 元·杨立斋《哨遍》
23、奇花异草 [ qí huā yì cǎo ]
释义: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。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。
出处:《西京杂记》卷三:“奇树异草,靡不具植。”
24、琪花瑶草 [ qí huā yáo cǎo ]
释义:琪、瑶:美玉。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。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。
出处:王轂《梦仙谣》:“前程渐觉风光好,琪花片片粘瑶草。”
25、十步芳草 [ shí bù fāng cǎo ]
释义:芳草:香草。比喻处处都有人才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十步之泽,必有香草;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。”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实贡》:“夫十步之间,必有茂草;十室之邑,必有俊士。”
26、十步香草 [ shí bù xiāng cǎo ]
释义:比喻处处都有人才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十步之泽,必有香草,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。”
27、视如草芥 [ shì rú cǎo jiè ]
释义:芥:小草。看作象泥土,小草一般轻贱。比喻极端轻视。
出处: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。”
28、野草闲花 [ yě cǎo xián huā ]
释义:野生的花草。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楔子:“将军战马今何在?野草闲花满地愁。”元·无名氏《渔樵记》第三折:“他和那青松翠柏为交友,野草闲花作近邻。”
29、依草附木 [ yī cǎo fù mù ]
释义:原指鬼神有所依凭,擅作威福。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,为非作歹。也比喻不能自立,依靠别人。
出处:五代·王周《巫庙》诗:“日既恃威福,岁久为精灵,依草与附木,诬诡殊不经。”
30、一草一木 [ yī cǎo yī mù ]
释义:比喻极微小的东西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应劭传》:“春一草枯则为灾,秋一木华亦为异。”
形容野草的成语贬义词(47个)
••阅读 4883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草一诗中写野草长势茂盛的成语是
别具一格,春风化雨,大地春回,打成一片,民不聊生,生气勃勃,生生不已,水到渠成,现实主义,意味深长,卓绝千古,醉吟先生
形容高的成语贬义词
笨嘴拙舌,称王称霸,吹毛求疵,刁钻古怪,恶语伤人,阿谀奉承,恩将仇报,诡计多端,厚颜无耻,狐假虎威,荒淫无耻,假仁假义,口蜜腹剑,狼子野心,冷酷无情,目中无人,奴颜婢膝,欺上瞒下,禽兽不如,人面兽心,丧尽天良,无恶不作,笑里藏刀,以怨报德,…
形容行为的成语贬义词
笨嘴拙舌,称王称霸,吹毛求疵,刁钻古怪,恶语伤人,阿谀奉承,恩将仇报,诡计多端,厚颜无耻,狐假虎威,荒淫无耻,假仁假义,口蜜腹剑,狼子野心,冷酷无情,目中无人,奴颜婢膝,欺上瞒下,禽兽不如,人面兽心,丧尽天良,无恶不作,笑里藏刀,以怨报德,…
形容野草的两字成语
白藋同心,碧草如茵,拨草寻蛇,草头天子,草创未就,草船借箭,草菅人命,草莽英雄,草草了事,草长莺飞,草薙禽狝,草行露宿,长林丰草,寸草不生,寸草春晖,打草惊蛇,刀耕火耨,风吹草动,风行草偃,浮皮潦草,结草衔环,惊蛇入草,柳门竹巷,拈花惹草,…
用成语形容自己贬义词
按图索骥,暗送秋波,卑鄙无耻,笨嘴拙舌,财迷心窍,称王称霸,处心积虑,吹毛求疵,刁钻古怪,独善其身,恶语伤人,阿谀奉承,恩将仇报,粉墨登场,勾心斗角,规行矩步,诡计多端,好吃懒做,厚颜无耻,狐假虎威,荒淫无耻,假仁假义,见利忘义,口是心非,…
形容人牛的成语贬义词
按图索骥,暗送秋波,卑鄙无耻,笨嘴拙舌,财迷心窍,称王称霸,处心积虑,吹毛求疵,刁钻古怪,独善其身,恶语伤人,阿谀奉承,恩将仇报,粉墨登场,勾心斗角,规行矩步,诡计多端,好吃懒做,厚颜无耻,狐假虎威,荒淫无耻,假仁假义,见利忘义,口是心非,…
贬义词形容品质成语
卑鄙无耻,杯弓蛇影,背信弃义,笨嘴拙舌,冰清玉洁,不劳而获,称王称霸,持之以恒,魑魅魍魉,吹毛求疵,大义灭亲,道貌岸然,刁钻古怪,恶语伤人,阿谀奉承,恩将仇报,废寝忘食,奉公守法,风声鹤唳,大公无私,狗眼看人低,狗眼看人,诡计多端,横冲直闯…
形容自己的成语贬义词
按图索骥,暗送秋波,卑鄙无耻,笨嘴拙舌,财迷心窍,称王称霸,处心积虑,吹毛求疵,刁钻古怪,独善其身,恶语伤人,阿谀奉承,恩将仇报,粉墨登场,勾心斗角,规行矩步,诡计多端,好吃懒做,厚颜无耻,狐假虎威,荒淫无耻,假仁假义,见利忘义,口是心非,…